一种纱窗框架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69322阅读:5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纱窗框架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门窗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纱窗框架,具体涉及一种纱窗框架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纱窗是网状中间成方格有孔的网,起到阻挡蚊蝇虫的进入、过滤飞絮、毛絮等杂物、防掉落护栏等作用。

现有的纱窗大部分的还是老式的固定纱窗,四边框中间纱,成本低,结实耐用,但需要定期更换中间的纱窗网,现有的纱窗框架更换纱窗网非常不方便,切割多余的纱窗网是需要使用刀具,而刀具一旦操作不小心就会划破中间的纱窗网,只能重新更换,造成浪费,另外专业修理工人随声携带刀具也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能自行切断多余纱窗网的纱窗框架,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纱窗框架的使用方法,操作简单,可帮助人们自己更换纱窗网,无需专业修理工人的帮助,进一步节省使用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纱窗框架,包括框架本体,所述框架本体的纱窗网安装面一侧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中从内到外依次设有固定框、切断框和压紧框,所述固定框、切断框和压紧框为等高设置且不高于环形凹槽的深度,所述固定框、切断框和压紧框依次紧挨设于环形凹槽中且三者彼此之间以及三者与环形凹槽之间的结合面设有防滑结构,所述固定框的边框横截面为矩形结构,所述切断框的边框横截面为外侧带尖端的矩形结构且尖端稍高于矩形结构,所述压紧框的边框横截面为矩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环形凹槽的内侧距离框架本体内侧的间距为1~2cm。

优选的,所述环形凹槽的高度为框架本体高度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所述环形凹槽的宽度为框架本体边框宽度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优选的,所述压紧框采用橡胶制成。

优选的,所述环形凹槽为外侧壁外端稍向内倾斜设置的上窄下宽式结构。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纱窗框架的使用方法,依次取出压紧框、切断框和固定框,将纱窗网覆盖于框架本体的纱窗网安装面上,接着用固定框将纱窗网固定于环形凹槽中,接着将切断框安装于固定框外侧的环形凹槽中并通过切断框的外侧尖端用力压切断框将纱窗网切断,移走剩余的纱窗网,最后将压紧框安装于切断框外侧的环形凹槽中。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在纱窗框架的背面设置环形凹槽,在环形凹槽中从内到外依次设有固定框、切断框和压紧框,固定框用于将纱窗网固定于纱窗框架上,切断框用于切断多余的纱窗网,压紧框用于帮助固定框和切断框将更换好的纱窗网牢牢地固定于纱窗框架上,三者相互配合,无需外用刀具即可完成纱窗网的更换;

(2)本发明提供的纱窗框架的使用方法,操作简单,可帮助人们自己更换纱窗网,无需专业修理工人的帮助,进一步节省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2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环形凹槽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框架本体2、环形凹槽3、固定框4、切断框5、压紧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纱窗框架,包括框架本体1,现有的老式固定纱窗的框架本体1一般为铝合金材质,高度稍低于窗户高度,在框架本体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各开设有一凹槽,通过凹槽将纱窗框架固定于窗户上。框架本体1的纱窗网安装面一侧设有环形凹槽2,用于固定纱窗网。环形凹槽2中从内到外依次设有固定框3、切断框4和压紧框5,固定框3用于将纱窗网固定于环形凹槽2中,切断框4用于切断多余的纱窗网,压紧框5用于帮助固定框3和切断框4将更换好的纱窗网牢牢地固定于框架本体1上,三者相互配合,无需外用刀具即可完成纱窗网的更换。固定框3、切断框4和压紧框5为等高设置且不高于环形凹槽2的深度,美观好看,且方便框架本体1与窗户的安装与结合。固定框3、切断框4和压紧框5依次紧挨设于环形凹槽2中且三者彼此之间以及三者与环形凹槽2之间的结合面设有防滑结构,防滑结构使得三者结合更为牢固可靠,使用时间长。固定框3的边框横截面为矩形结构,切断框4的边框横截面为外侧带尖端的矩形结构且尖端稍高于矩形结构,切断框4的尖端用于切断多余的纱窗网,压紧框5的边框横截面为矩形结构。

优选的,环形凹槽2的内侧距离框架本体1内侧的间距为1~2cm。

优选的,环形凹槽2的高度为框架本体1高度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环形凹槽2的宽度为框架本体1边框宽度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优选的,压紧框5采用橡胶制成,橡胶具有弹性,压紧效果好,安装和拆卸方便。

优选的,环形凹槽2为外侧壁外端稍向内倾斜设置的上窄下宽式结构,进一步防止环形凹槽2中的固定框3、切断框4和压紧框5掉落和滑出,结构稳固,使用寿命长。

如图1所示,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纱窗框架的使用方法,依次取出压紧框5、切断框4和固定框3,将纱窗网覆盖于框架本体1的纱窗网安装面上,接着用固定框3将纱窗网固定于环形凹槽2中,接着将切断框4安装于固定框3外侧的环形凹槽2中并通过切断框4的外侧尖端用力压切断框4将纱窗网切断,移走剩余的纱窗网,最后将压紧框3安装于切断框4外侧的环形凹槽2中。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纱窗框架,包括框架本体,所述框架本体的纱窗网安装面一侧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中从内到外依次设有固定框、切断框和压紧框,所述固定框、切断框和压紧框为等高设置且不高于环形凹槽的深度,所述固定框、切断框和压紧框依次紧挨设于环形凹槽中且三者彼此之间以及三者与环形凹槽之间的结合面设有防滑结构,所述固定框的边框横截面为矩形结构,所述切断框的边框横截面为外侧带尖端的矩形结构且尖端稍高于矩形结构,所述压紧框的边框横截面为矩形结构,能自行切断多余纱窗网;本发明还公开了其使用方法,操作简单,可帮助人们自己更换纱窗网,无需专业修理工人的帮助,进一步节省使用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马倩;范文迪;张精祎;张靖博;李超锋;李晓娟;王小鹏;朱海滨;宋小梦;张恭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许昌市建安区第一实验学校
技术研发日:2017.08.29
技术公布日:2017.10.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