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饮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47349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一种饮水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饮水机。



背景技术:

市场上的饮水机大致分两种:一种是带热罐的饮水机,这样的饮水机容易形成千滚水,对人体健康不利,属于淘汰产品;另一种为速热饮水机,这样的饮水机由于没有千滚水、节能等原因,受到大家的喜爱,但其取水速度慢,特别是在寒冷季节,出水流速让人往往无法忍受(接一杯水往往需要3分钟)。

为提高饮水机的出水流速,现有技术通过预热罐对水进行预加热,再通过速热体对预加热之后的水进行升温。但是,速热体加热功率较高,其散热也较快,另外人们使用速热加热的饮水机,频率较大,每次用水较少,导致饮水机的整体热效率较低。

综上所述,如何提高饮水机的整体热效率,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饮水机,以提高饮水机的整体热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饮水机,包括水箱,还包括:

用于将水加热至预热温度范围的预热装置,所述预热装置包括预热腔和预热体,所述预热腔的进水口与所述水箱的出水口连接;

用于将预热后的水加热至预设出水温度的速热装置,所述速热装置位于所述预热腔内,所述速热装置包括速热腔和速热体,所述速热腔具有热水出水口和与所述预热腔的出水口连接的进水口。

优选的,上述饮水机中,所述速热装置位于所述预热腔的中心位置。

优选的,上述饮水机中,所述热水出水口的高度高于所述水箱的水位,所述热水出水口的顶端与所述水箱的回流口连接,所述热水出水口的底端连接有热水接水管。

优选的,上述饮水机中,所述热水出水口的顶端通过溢流管与所述水箱的回流口连接。

优选的,上述饮水机中,所述水箱的出水口通过第一连接管与所述预热腔的进水口连接。

优选的,上述饮水机中,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设置有分支出水管,所述分支出水管具有温水出水口,所述分支出水管上还设置有开闭所述温水出水口的温水阀门。

优选的,上述饮水机中,所述水箱包括原水箱和位于所述原水箱上方的平衡水箱;其中:

所述平衡水箱的容积小于所述原水箱的容积,所述平衡水箱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平衡水箱的腔体分隔为储水腔和回流腔;

所述储水腔的进水口与所述原水箱的出水口通过第二连接管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设置有水泵;

所述回流腔的出水口通过回流管与所述原水箱的回水口连接。

优选的,上述饮水机中,所述预热温度范围为55-65℃。

优选的,上述饮水机中,所述预设出水温度为80℃或100℃。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饮水机包括水箱,用于将水加热至预热温度范围的预热装置和用于将预热后的水加热至预设出水温度的速热装置;其中,预热装置包括预热腔和预热体,预热腔的进水口与水箱的出水口连接;速热装置位于预热腔内,速热装置包括速热腔和速热体,速热腔具有热水出水口和与预热腔的出水口连接的进水口。

饮水机安装完毕后,水箱内的水首先充满预热装置的预热腔和速热装置的速热腔;然后利用预热体将水加热至预热温度范围;当需要热水时,启动速热体,迅速加热已经预热的热水,当水温达到预设出水温度时,水体汽化膨胀,热水从热水出水口流出。

本实用新型采用外部预热、内部速热加热的方式对水加热。由于速热装置位于预热腔内,即预热腔包裹在速热腔外部,故预热装置可以有效利用速热体加热之后的余热,从而提高了饮水机的整体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饮水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饮水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饮水机,提高了饮水机的整体热效率。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附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饮水机包括水箱5,用于将水加热至预热温度范围的预热装置1和用于将预热后的水加热至预设出水温度的速热装置2;其中,预热装置1包括预热腔和预热体,预热腔的进水口与水箱5的出水口连接;速热装置2位于预热腔内,速热装置2包括速热腔和速热体,速热腔具有热水出水口和与预热腔的出水口连接的进水口。

需要说明的是,预热装置1和速热装置2分别通过感温探头检测相应腔体内的水温,以控制预热体和速热体的开闭。

饮水机安装完毕后,水箱5内的水首先充满预热装置1的预热腔和速热装置2的速热腔;然后利用预热体将水加热至预热温度范围;当需要热水时,启动速热体,迅速加热已经预热的热水,当水温达到预设出水温度时,水体汽化膨胀,热水从热水出水口流出。

本实用新型采用外部预热、内部速热加热的方式对水加热。由于速热装置2位于预热腔内,即预热腔包裹在速热腔外部,故预热装置1可以有效利用速热体加热之后的余热,从而提高了饮水机的整体热效率。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饮水机节能、没有千滚水、出水量较大、家庭安装便利安全。

优选的,速热装置2位于预热腔的中心位置。速热腔可以为方形或菱柱形等。具体的,速热腔为圆柱形,这样预热腔形成环形腔,能够更有效地利用速热装置2的预热。上述速热装置2还可以偏离预热腔的中心位置。

为了简化结构,热水出水口的高度高于水箱5的水位,热水出水口的顶端与水箱5的回流口连接,热水出水口的底端连接有热水接水管3。速热体不工作时,根据平衡水位原理,速热腔的水位与水箱5的水位平齐,低于热水出水口;开启速热体后,当水温达到预设出水温度时,水体汽化膨胀,热水从热水出水口流经热水接水管3排出,产生的气体从顶部进入水箱5的回流口。

本实用新型利用水体的汽化膨胀控制热水的流出,无需使用控制阀,减少了部件个数。上述热水接水管3用于将热水集中,避免热水乱溅烫伤人体。当然,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设置上述热水接水管3,使热水直接从速热腔排出。上述热水出水口的高度也可以低于或等于水箱5的水位,利用控制阀实现同样的控制热水流出的效果。

具体的,热水出水口的顶端通过溢流管4与水箱5的回流口连接,如图1所示,速热腔产生的气体从顶部通过溢流管4进入水箱5,结构比较简单,便于装配。可替换的,上述热水出水口的顶端还可以通过通水槽与水箱5的回流口连接,如图2所示。

为了简化结构,水箱5的出水口通过第一连接管7与预热腔的进水口连接。水箱5内的水通过第一连接管7输入预热腔内。上述水箱5的出水口与预热腔的进水口还可以通过槽孔连接。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管7上设置有分支出水管6,分支出水管6具有温水出水口,分支出水管6上还设置有开闭温水出水口的温水阀门8。当需要温水时,打开温水阀门8,分支出水管6的温水出水口就可以流出一定流速的温水,满足人们对温水的需求,提高了功能性。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分支出水管6也可以连接制冷罐,实现人们对冷水的需求。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设置上述分支出水管6,仅实现对热水的供给。

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水箱5包括原水箱51和位于原水箱51上方的平衡水箱52;其中:平衡水箱52的容积小于原水箱51的容积,平衡水箱52内设置有隔板,隔板将平衡水箱52的腔体分隔为储水腔和回流腔;储水腔的进水口与原水箱51的出水口通过第二连接管9连接,第二连接管9上设置有水泵10;回流腔的出水口通过回流管11与原水箱51的回水口连接。

原水通过管线从进口输入原水箱51,原水箱51内的水由水泵10驱动,通过第一连接管7输入到平衡水箱52,再由平衡水箱52经第一连接管7输入到预热腔、速热腔内。

平衡水箱52的储水腔由水泵10供水,水泵10供水速度高于温水或热水出水速度,多余的水通过回流管11再回流入原水箱51,从而保证平衡水箱52内的水处于一个稳定的平衡水面,同时也保证出水流速的稳定性;由于设置了回流结构(回流腔和回流管11),系统对水泵10的流速要求降低。

当需要温水时,先启动水泵10,然后再打开温水阀门8,得到一定流速的温水。需要热水时,开启速热体,水体汽化膨胀,热水从热水出水口流经热水接水管3排出,产生的气体从顶部进入水箱5的回流口。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设置上述平衡水箱52,如图1的结构。

优选的,预热温度范围为55-65℃。预热体加热的过程中,当预热腔的水加热到65℃时停止加热,预热腔水温低于55℃时重新开始加热,如此反复,使预热腔水温始终保持在55-65℃之间。上述温度范围便于细菌的杀灭,减少热量的散失。当然,根据实际应用环境,上述预热温度范围还可以为其他范围,如45-55℃、55-60℃等,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预设出水温度为80℃或100℃。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冲咖啡时,将预设出水温度设置为80℃;在需要开水时,将预设出水温度设置为100℃,进一步提高了功能性。上述预热出水温度还可以为其他值,如85℃、90℃等。

当然本饮水机也可设置保护水位、机械浮球、单向阀、各种感温探头、水质探头等,但这属于饮水机的一般常识,不再表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