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底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2130阅读:686来源:国知局
平底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平底锅。



背景技术:

平底锅是一种用来煎煮食物,低锅边并且向外倾斜的铁制平底煮食用器具。现在厂商普遍改用比较轻的铝作为制造物料。平底锅适合作为焙、烘、蒸、烤或炒海鲜、肉类和家禽类佳肴,煮蔬菜或便于用手指取食的健康小吃。容易使用,只需短短几分钟,就能烹调出各式各样的佳肴。

然而,现有的平底锅大部分都需要外加盖体,从而在烹饪的过程中就需要经常性进行取盖锅盖的操作,这样大大提高增大了烹饪过程中多余的步骤,因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底锅,其自身带有盖体,能够省去盖体取放的步骤,减少了烹饪过程中热量的散失。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平底锅,包括锅体,所述锅体的两侧关于锅体的中心均设有一个把手,两所述把手的上表面均饺接有一半盖体,两所述半盖体盖合后成为一整体的盖体,所述半盖体于铰接处均一体设有一捏耳,所述半盖体的外表面与捏耳的两侧边缘中心处设有支撑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半盖体与锅体是连接在一起的,这样也就省去了将盖体取放的步骤,并且在烹饪时候,当需要盖合盖体时,则也需要将两个盖体向锅体中心翻合即可。而如果需要打开盖体的时候,则可以用食指的侧面贴合把手的下表面,而后用大拇指按下捏耳即可,从而大大提高了盖合的效率。而且,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只盖合一个半盖体,从而也就减少了热量的散失。并且,支撑杆能够对半盖体起到支撑作用,避免半盖体在打开过程中,由于速度过快,惯性过大,而造成向外弯曲形变或折断的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杆与半盖体边缘靠近锅体处相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能够更好地提高支撑杆对半盖体的支撑作用,从而也就能够进一步对半盖体起到保护作用。

作为优先,所述捏耳向锅体一侧倾斜设置,其与水平面成4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人们在顺利打开半盖体的同时,也能够避免烹饪过程中,锅铲受到半盖体的阻碍,从而也就大大提高了烹饪的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捏耳背离半盖体的一面设有缓冲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当捏耳被向把手方向捏合的时候,能够减少捏耳对把手的冲击,从而也就能够减少捏耳和把手的损坏。另外,也可以缓解捏耳在下捏的过程中不小心夹住手指的力度,降低了手指受伤的概率。

作为优选,两所述半盖体于彼此相接触的边缘均带有橡胶密封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能够保证盖体整体的密封性,减少了盖合盖体后热量的损失。

作为优选,所述半盖体与锅体接触的边缘处设有阶梯槽,所述阶梯槽的槽壁与锅体的内壁相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这样能够保证半盖体与锅体的边缘衔接更加紧密,密封性更好,从而也就能够减少热量的损失。

作为优选,其中一半盖体在面向另一半盖体的边缘延伸设有凸缘,所述凸缘的下表面与另一盖体的上表面相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也就能够进一步提高了半盖体之间的密封程度,而且也有利于水蒸气在凝结后回流至锅体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半盖体上设有隔热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能够避免半盖体在打开的时候,半盖体的外表面直接与烹饪者的手直接接触,从而对烹饪者的手起到了保护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把手的上表面设有防滑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平时通过把手在端锅体的时候,能够增大手指与锅体之间的摩擦,保证了锅体的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锅体的底部带有向外凸出的凸条,所述凸条成两排排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能够增大火焰与锅体底部的接触面积,从而也就有利于提高对火焰的利用率,减少了热量的散失。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两把手上各铰接一半盖体,其半盖体于铰接处均带有捏耳,这样大大提高了开盖盖体的效率,同时,也能够避免一时无法找盖体的麻烦;

2、在捏耳背离半盖体的一侧设有缓冲片,这样半盖体在被捏起的时候,能够减少捏耳与把手之间的撞击;

3、半盖体之间设有橡胶密封条,同时,半盖体与锅体之间设有阶梯槽,从而大大提高了整个锅的密封性,减少了烹饪过程中热量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平底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捏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二的平底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处放大图;

图5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锅体;2、把手;21、防滑凸起;3、半盖体;31、捏耳;311、缓冲垫;32、支撑杆;33、橡胶密封条;34、凸缘;35、阶梯槽;4、隔热片;5、凸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平底锅,包括长方形的锅体1,所述锅体1长度较短的两边缘设有把手2,两把手2关于锅体1的中心对称设置。同时,两个把手2靠近锅体1的边缘处均铰接有一个半盖体3,每个半盖体3均与锅体1相匹配,并且当两半盖体3在盖合后,它们于锅体1中心处上方相接触,形成一一个完整的盖体。由于半盖体3与锅体1是连接在一起的,这样也就省去了将盖体取放的步骤,并且在烹饪时候,当需要盖合盖体时,则也需要将两个盖体向锅体1中心翻合即可。而如果需要打开盖体的时候,则可以用食指的侧面贴合把手2的下表面,而后用大拇指按下捏耳31即可,从而大大提高了盖合的效率。

而且,整个盖体自周边向中心拱起。这样水汽凝结在盖体上的时候,就会顺着盖体流回到锅体1内部,从而在减少热量散失的同时,也减少了水的浪费。

同时,为了保证半盖体3在打开之后,不会对烹饪者操作锅铲、汤勺造成过大的阻碍。因此,此处捏耳31是向半盖体3方向倾斜设置的,并且,捏耳31与水平面的夹角成45°。

另外,为了降低捏耳31向把手2方向被捏动的过程中,捏耳31对把手2冲击力过大,而造成彼此的损坏,所以,此处捏耳31在背离盖体的一侧设有缓冲垫311,该缓冲垫311与捏耳31的尺寸相等,从而也就减少了捏耳31对把手2的冲击,有利于延长平底锅的使用寿命。

并且,每个半盖体3的外表面的两边缘靠近锅体1的位置均固定有一支撑杆32,且两支撑杆32的另一端分别与捏耳31的两侧边缘的中心处相连接。

实施例二、

如附图3和附图4所示,一种平底锅,基于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两半盖体3相接触的边缘上均设有设有橡胶密封条33。同时,其中一半盖体3在面向另一半盖体3的边缘上向另一半盖体3延伸形成凸缘34,且该凸缘34的下表面与另一半盖体3的上表面相接触,从而防止了水汽从两半盖体3之间的接触处散发出去。

另外,沿着半盖体3与锅体1接触的边缘还设有阶梯槽35,且阶梯槽35的槽底与锅体1的边缘相抵接,槽壁与锅体1的内壁相相抵接,从而也就进一步提供了整个锅体1的保温性能。

而且,为了避免烹饪过程中打开半盖体3时,半盖体3的外表面与烹饪者的手接触,而造成烹饪者的手被烫伤的危险。所以,在半盖体3的上表面还设有隔热片4,当打开半盖体3的时候,隔热片4刚好贴合在人手上,并且将半盖体3的基材与人手悬空,从而也就减少了烹饪者被烫伤 的可能性。

并且,为了烹饪者在端锅的时候,能够更好地保持锅体1的稳定,所以,把手2的上表面设有防滑凸起21,防滑凸起21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此处,每个把手2上均设有两个防滑凸起21,靠近锅体1一侧设有尺寸较小,远离锅体1一侧设有尺寸较大,这样更符合手掌的行为学原理,从而人在捏住把手2的时候也更加的舒适。

实施例三、

如附图5所示,一种平底锅,基于实施例一的基础上,锅体1的底部向外设有凸条5,此处,凸条5是成两排设置的,并且每排均设有十一条,具体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这样能够大大提高锅底与火焰的基础面积,从而更容易均匀地加热食物,提高食物烹饪的质量。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