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桥复合铝门窗型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98915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断桥复合铝门窗型材,属于铝合金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小区、住宅等建筑物中铝合金窗的使用非常广泛,在目前的铝合金窗的使用中,关闭铝合金窗的时候边框与光企的接触中声音一般都比较大,密封性以及气密性都不好,而且在开启时,占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断桥复合铝门窗型材,通过设置尼龙隔热体,在安装时,尼龙隔热体两侧的燕尾槽挤压点在所述窗框型材A以及窗扇型材B上的固定槽上下滑动,从而使得安装更为便捷,在安装后,并通过密封胶密封,同时在尼龙隔热体的内部固定有起到支撑作用的多腔隔热支柱,将尼龙隔热体内部分割成多个空腔,能够起到隔音,保温的作用,且单侧轨道侧拉的设计,开启不占用空间,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断桥复合铝门窗型材,包括窗框型材A和窗框型材B,所述窗框型材A的一端固定有固定点以及燕尾槽挤压点,且所述窗框型材A上设有单侧轨道,所述固定点与燕尾槽挤压点之间形成了一个固定槽,且在该固定槽的内部用于放置所述尼龙隔热体一侧的燕尾槽挤压点,并与所述燕尾槽挤压点相互配合使用,所述尼龙隔热体的内部固定有起到支撑作用的多腔隔热支柱,在所述尼龙隔热体的上部固定有密封槽口,在所述尼龙隔热体的两侧均设有燕尾槽挤压点,且该燕尾槽挤压点与所述窗框型材B一侧的固定槽相互配合使用,在安装时,所述尼龙隔热体两侧的燕尾槽挤压点在所述窗框型材 A以及窗框型材B上的固定槽上下滑动。

优选的,所述窗框型材B的一侧设有密封条槽口。

优选的,所述窗框型材B的一端设有外金刚纱窗固定槽口。

优选的,安装后,所述窗框型材A和窗框型材B上的燕尾槽挤压点与所述尼龙隔热体之间的缝隙通过密封胶密封。

优选的,所述窗框型材A的一侧固定有锁点固定槽。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尼龙隔热体,在安装时,尼龙隔热体两侧的燕尾槽挤压点在所述窗框型材A以及窗扇型材B上的固定槽上下滑动,从而使得安装更为便捷,在安装后,并通过密封胶密封;

2.同时在尼龙隔热体的内部固定有起到支撑作用的多腔隔热支柱,将尼龙隔热体内部分割成多个空腔,能够起到隔音,保温的作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断桥复合铝门窗型材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窗框型材A;2、单侧轨道;3、固定点;4、固定槽;5、密封槽口;6、多腔隔热支柱;7、尼龙隔热体;8、外金刚纱窗固定槽口;9、窗框型材B;10、密封条槽口;11、燕尾槽挤压点; 12、锁点固定槽;13、组装固定角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断桥复合铝门窗型材,包括窗框型材A1和窗框型材B9,所述窗框型材A1的一侧固定有锁点固定槽12,所述窗框型材A1的一端固定有固定点3以及燕尾槽挤压点11,且所述窗框型材A1上设有单侧轨道2,所述固定点3与燕尾槽挤压点11之间形成了一个固定槽4,且在该固定槽4的内部用于放置所述尼龙隔热体7一侧的燕尾槽挤压点11,并与所述燕尾槽挤压点11相互配合使用,所述尼龙隔热体7的内部固定有起到支撑作用的多腔隔热支柱6,将尼龙隔热体7的内部分割成多个隔热空腔,可以起到隔热以及静音的作用,在所述尼龙隔热体7的上部固定有密封槽口5,在所述尼龙隔热体7的两侧均设有燕尾槽挤压点11,且该燕尾槽挤压点11与所述窗框型材B9一侧的固定槽4相互配合使用,在安装时,所述尼龙隔热体7两侧的燕尾槽挤压点11在所述窗框型材A1以及窗框型材B9上的固定槽4上下滑动,所述窗框型材B9的一侧设有密封条槽口10,,且在该密封条槽口10的一侧设有组装固定角片13,所述窗框型材B9的一端设有外金刚纱窗固定槽口8,安装后,所述窗框型材A1和窗框型材B9上的燕尾槽挤压点11与所述尼龙隔热体7之间的缝隙通过密封胶密封,可以起到密封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断桥复合铝门窗型材,工作时,通过设置尼龙隔热体,在安装时,尼龙隔热体两侧的燕尾槽挤压点在所述窗框型材A以及窗扇型材B上的固定槽上下滑动,从而使得安装更为便捷,在安装后,并通过密封胶密封;同时在尼龙隔热体的内部固定有起到支撑作用的多腔隔热支柱,将尼龙隔热体内部分割成多个空腔,能够起到隔音,保温的作用,且单侧轨道侧拉的设计,开启不占用空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