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桌的升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9570阅读:60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升降桌的升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升降桌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升降桌的升降结构。



背景技术:

升降桌是一种可以调节高度的桌子,其应用比较广泛,是很重要的办公以及生活用品。

升降桌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根据每个人实际的需求来调节自身的高度,这样能够满足不同的人的工作需求。

目前的升降桌结构多种多样,例如申请号为200810062884.8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升降桌,升降桌包括桌面、中空的脚架,其特征在于:升降桌包括上支撑管、横梁、螺杆套、套管,两个中空的上支撑管对称设置在桌面底部的两侧,两者之间通过横梁相连,上支撑管的下端部活动插设在脚架的外管套中,在每个上支撑管的管内沿其轴向方向和横向方向各设有一个斜齿轮,每个上支撑管内的两个斜齿轮相互啮合,在任意一个横向设置斜齿轮的外侧设有联动机构,联动机构与斜齿轮构成旋转联动连接,在横梁内沿横向方向设有传动轴,传动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上支撑管内横向设置的斜齿轮上,套管下端固定在外管套的底部,套管上端部形成内螺纹,螺杆套沿轴向方向设在上支撑管的管内,其上端固定在沿轴向方向设置的斜齿轮上,螺杆套下端与套管上的内螺纹螺纹连接,构成升降桌的调节机构,上支撑管通过调节机构与脚架构成上下滑移活动连接。

但是上述的升降桌,虽然具有升降功能,但是总体来说,其升降结构是通过手动才能进行调节,所以在调节升降高度时比较麻烦,具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升降桌的升降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升降桌的升降结构,包括:升降支架以及驱动所述升降支架升降的驱动组件,所述升降支架包括外套管、内套管、支撑管、螺母套管、螺杆套以及丝杆,所述丝杆螺纹连接在所述螺杆套内并且所述丝杆与所述支撑管保持轴向固定,所述螺杆套螺纹连接在所述螺母套管内并且所述螺杆套与所述内套管保持轴向固定,所述螺母套管设置在所述支撑管内,所述支撑管设置在所述内套管中,所述内套管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外套管内,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丝杆联动连接。

较佳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丝杆联动连接,所述螺杆套设置有内螺纹与外螺纹,所述丝杆与所述内螺纹连接,所述外螺纹与所述螺母套管连接。

较佳的,所述升降支架的数量以及所述驱动组件的数量均为两个并且一一对应设置,两个所述升降支架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两个所述升降支架间距的伸缩支架。

较佳的,所述伸缩支架包括两个外支架以及一个内支架,两个所述外支架套接在所述内支架的两端。

较佳的,所述外支架上设置有安装盒,所述螺杆套的顶端穿设在所述安装盒内,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安装盒内与所述螺杆套啮合。

较佳的,所述螺母套管内固定设置有螺母。

较佳的,所述外套管与所述内套管之间以及所述内套管与所述支撑管之间均设置有用于保持同轴设置的限位套。

较佳的,所述内套管的底端一体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的端面与所述支撑管以及所述螺母套管抵触连接。

较佳的,所述外套管的底端固定有长条形的桌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具有升降功能,能自动进行调节,所以在调节升降高度时比较方便。

2、升降结构由于比较合理巧妙,所以能够升降范围比较大。

3、螺杆套的结构比较巧妙,具有内外螺纹,所以不仅能够与丝杆产生轴向移动的效果,还能被丝杆带动旋转。

4、升降支架优选为两个,伸缩支架能够调节两个升降支架之间的间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桌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支架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和与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升降支架;110、外套管;120、内套管;130、支撑管;140、螺母套管;150、螺杆套;160、丝杆;200、电机;300、安装盒;400、伸缩支架;410、外支架;420、内支架;500、桌脚。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升降桌的升降结构,包括:升降支架100以及驱动所述升降支架100升降的驱动组件,升降支架100实际上就是升降桌的桌腿,用以支撑桌面,并且进一步来说,本升降结构的作用就是用来调整桌面的高度;驱动组件就是驱动升降支架100进行升降的元件,通过两者的结合,实现自动控制升降桌升降,并且还具有方便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

所述升降支架100包括外套管110、内套管120、支撑管130、螺母套管140、螺杆套150以及丝杆160,简单来说,外套管110、内套管120、支撑管130、螺母套管140、螺杆套150以及丝杆160从外到内依次设置,也就是说,后者位于前者的内部,并且优选为同轴设置。

此处值得说明的是,丝杆160具有外螺纹,螺杆套150具有与丝杆160适配的内螺纹以及与螺母套管140适配的外螺纹,螺母套管140上设置有内螺纹。

所述丝杆160螺纹连接在所述螺杆套150内并且所述丝杆160与所述支撑管130保持轴向固定,所述螺杆套150螺纹连接在所述螺母套管140内并且所述螺杆套150与所述内套管120保持轴向固定,所述螺母套管140设置在所述支撑管130内,所述支撑管130设置在所述内套管120中,所述内套管120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外套管110内,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丝杆160联动连接。

丝杆160能够转动,从而带动螺杆套150转动的同时,两者发生轴向相对运动,直观的来说,就是丝杆160转动时,丝杆160套会在丝杆160外沿轴向移动;并且丝杆160与支撑管130保持固定,当丝杆160转动时,支撑管130会在内管中滑动,更确切的说,当丝杆160时,由于螺纹连接的关系,支撑管130会伸出或者缩回内套管120中,从而达到升降的效果。

由于丝杆160在转动时,会带动螺杆套150转动,螺杆套150与螺母套管140之间是螺纹连接,所以会发生轴向的相对移动,又因为螺杆套150与内套管120保持轴向固定,一旦螺杆套150发生轴向移动,内套管120也会跟着发生相对移动,直观的来说,就是内套管120会在外套管110上伸出或者缩回,从而实现升降的效果。

上述的结构,实现二段式升降,并且能自动进行调节,所以在调节升降高度时比较方便;此处还值得指出的是,上述升降结构由于比较合理巧妙,所以能够升降范围比较大。

如图2、图4所示,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200,所述电机200与所述丝杆160联动连接,所述螺杆套150设置有内螺纹与外螺纹,所述丝杆160与所述内螺纹连接,所述外螺纹与所述螺母套管140连接。

螺杆套150的结构比较巧妙,具有内外螺纹,所以不仅能够与丝杆160产生轴向移动的效果,还能被丝杆160带动旋转,而电机200控制起来比较方便,不需要人工操作就能够实现升降。

如图1所示,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升降支架100的数量以及所述驱动组件的数量均为两个并且一一对应设置,两个所述升降支架100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两个所述升降支架100间距的伸缩支架400。

升降支架100也就是升降桌的桌腿,其优选为两个,这样的话,升降时比较稳定可靠,并且伸缩支架400还能够调节两个升降支架100之间的间距,使整个升降桌可以根据需要来调整;此处还值得指出的是,伸缩支架400还可以为驱动组件提供安装的位置。

如图1所示,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伸缩支架400包括两个外支架410以及一个内支架420,两个所述外支架410套接在所述内支架420的两端,由外支架410与内支架420组成的伸缩结构,不仅结构简单可靠,而且还很实用。

此处值得指出的是,外支架410具有两条平行的边以及两条边之间的横梁,结构类似于梯子,这样的外支架410受力效果更好。

如图1、图2、图3所示,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外支架410上设置有安装盒300,所述螺杆套150的顶端穿设在所述安装盒300内,所述电机200设置在所述安装盒300内与所述螺杆套150啮合。

外支架410就是类似于梯形,所以其两条横边之内可以安装一个安装盒300,安装盒300具有受力以及提供电机200固定位置的功能;简单来说,由于电机200是固定在安装盒300中的,并且螺杆套150穿过安装盒300与螺杆套150啮合,所以会驱动伸缩支架400上移,从而带动伸缩支架400上的桌面。

如图1、图2、图4所示,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螺母套管140内固定设置有螺母(图中未标出),螺杆套150实际上就是穿设在螺母内,从而使螺杆套150在转动时,能够与螺母套管140产生相对的轴向移动。

如图4所示,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外套管110与所述内套管120之间以及所述内套管120与所述支撑管130之间均设置有用于保持同轴设置的限位套(图中未标出),限位套能够使外套管110与内套管120之间以及内套管120与支撑管130之间保持同轴度,从而使上述管体在滑动时更加流畅,不易产生干涉,并且确保是轴向滑动。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内套管120的底端一体设置有端盖(图中未标出),所述端盖的端面与所述支撑管130以及所述螺母套管140抵触连接,这样能够使整体结构更加合理,并且端盖能够起到受力与连接的作用。

如图1所示,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外套管110的底端固定有长条形的桌脚500。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