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锅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31567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智能锅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锅盖。



背景技术:

随着家用电器智能化程度的提高,电磁炉由于具有热效率高、无油烟、可移动、方便简洁的特点,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如何准确监测电磁用锅具或者锅具内食物温度的变化是在保证电磁炉使用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电磁炉热效率的关键。

目前,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是申请号为201520880966.9的采用NTC热敏电阻作为温度传感器测温的智能锅盖,该智能锅盖包括盖体以及温度传感器和数显温控仪,该温度传感器固设于盖体顶部,并通过导线与数显温控仪电连接,所述数显温控仪固设于盖体外表面,所述温度传感器为NTC热敏电阻,所述NTC热敏电阻与一温度控制电路连接。该智能锅盖采用NTC热敏电阻作为温度传感器在蒸煮食物的过程中对食物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其能够使人们的饮食更健康,符合现代人对家居智能化的需求,因而也可进一步提高电磁炉的热效率。

然而,当上述智能锅盖处于潮湿环境中时,固设在盖体外表面的数显温控仪的显示状态易受影响,致使显示状态不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锅盖,通过将测温模块和状态指示单元设置在空腔内,并通过在锅盖本体上设置透视窗,在获知测量模块工作状态的基础上,避免了状态指示单元受潮,显示状态准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锅盖,包括:锅盖本体,其中,所述锅盖本体内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电连接的测温模块和状态指示单元,所述锅盖本体上还开设有透视窗,所述透视窗与所述状态指示单元的位置相对应,用于透视所述状态指示单元所处的状态,以指示所述测温模块的工作状态。

该智能锅盖通过将电连接的测温模块和状态指示单元均置于锅盖本体的空腔内,这样可避免测温模块和状态指示单元因处于潮湿环境而致使的测温或状态显示不准确的问题,而且通过在锅盖本体上开设与状态指示单元位置相对应的透视窗,这样用户可通过透视窗投射的状态指示单元的状态确定出测温模块的工作状态,从而提高了测温模块的测温准确性,为提高电磁炉的热效率奠定了基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状态指示单元包括指示灯,所述指示灯用于指示所述测温模块的工作状态。

该测温模块的工作状态与指示灯所处的状态具有对应的关系,这样指示灯能够指示测温模块的工作状态,用户通过透视窗透射的指示灯的状态确定出测温模块的工作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状态指示单元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用于指示所述测温模块的工作状态。

在智能锅盖中,状态指示单元的显示屏与测温模块电连接,且测温模块的工作状态与显示屏的显示状态具有对应的关系。这样显示屏同样能够指示测温模块的工作状态,用户也能够通过透视窗透射的显示屏的显示状态确定出测温模块的工作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锅盖本体顶部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内设置有与所述锅盖本体铰接的提手。

这样在智能锅盖使用的过程中,使提手垂直于锅盖上部设置,从而方便用户对智能锅盖的拿取,而在智能锅盖不被使用时,通过翻转提手使提手恰好卡合在该圆形凹槽内,从而降低提手的占用空间,方便智能锅盖的存放。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中,所述锅盖本体包括上下固定连接的锅盖上部和锅盖下部,所述锅盖上部和所述锅盖下部形成的空间区域为所述空腔。

通过将将测温模块和上述状态指示单元设置在该空腔中,这样既可以合理利用智能锅盖本体上形成的空间,而且通过设置测温模块各组成部分和状态指示单元的具体位置,也能够快速、精确的感知锅内的温度变化,提高温控精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中,所述锅盖上部和所述锅盖下部通过螺钉结构固定连接。

由于螺钉连接的方式简单、容易操作,这样为后续通过拆卸锅盖本体来维护或更换测温模块提供了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测温模块包括电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和电路板;

所述温度传感器套设在所述锅盖本体下部开设的贯穿孔中,用于检测与所述锅盖本体配套使用的锅具内食物的温度,所述电路板固定在所述空腔内,用于对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信号进行处理并发送给电磁炉。

利用套设在锅盖本体下部贯穿孔中的温度传感器检测与锅盖本体配套使用的锅具内食物的温度,利用电路板对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信号进行处理并发送给电磁炉,能够使得智能锅能够快速、精确的感知锅内的温度变化并发送给电磁炉,温控精度高,安全性好,电磁炉的热效率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空腔内还设置有电路板安装座和电路板安装盒;

所述电路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电路板安装座上,所述电路板安装盒套设在所述电路板的外侧并与所述电路板胶接固定在一起。

这样能够利用电路板安装盒将电路板与智能锅盖隔离开来,可以有效的隔绝电路板上的元器件与水蒸气的接触,进而可避免电路板受潮的现象,保证了电路板干燥的工作环境,提高了电路板上各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空腔内还设置有电池容纳腔,所述电池容纳腔内设置有用于安装电池的电池座,所述电池容纳腔的底部开设有卡位孔,所述电池座底部的卡位件卡设在所述卡位孔内。

通过将电池座底部的卡位件卡设在卡位孔内,即将电池座的卡位件勾嵌在卡位孔内,能够起到固定电池座的作用,进而能够保证电池与电路板始终处于电连接状态,为测温模块正常工作提供了前提条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容纳腔上设有电池安装盖,所述电池安装盖的结构与所述电池容纳腔的结构相匹配,所述透视窗开设在所述电池安装盖上,所述透视窗上设置有月牙形凹槽。

这样可使得安装在电路板安装座上的电池与空腔内的其他器件隔离开,保证电池不会发生位移,通过将上述透视窗开设在该电池安装盖,且透视窗上有月牙形凹槽,这样既可以保证状态显示单元的透视效果,又能方便开合电池安装盖,达到更换电池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容纳腔的侧壁上间隔分布有卡槽,所述电池安装盖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槽匹配的卡勾,所述卡勾的数量与所述卡槽的数量一致。

通过卡勾和卡槽的配合作用,电池安装盖能够与电池容纳腔卡合连接在一起,提高了电池安装盖与电池容纳腔的连接牢固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安装座、所述电池容纳腔与所述锅盖上部一体注塑成型。

这样能够提高电路板安装座与电池容纳腔之间、电池容纳腔与锅盖上部之间连接牢固性,从而能够保证电池在锅盖上部与锅盖下部形成的空腔内时的位移不会发生变化。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实用新型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锅盖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智能锅盖的立体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锅盖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锅盖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锅盖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实施例中电池容纳腔的安装示意图一;

图7为图5所示实施例中电池容纳腔的安装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

1:锅盖本体; 13:空腔; 2:测温模块;

3:状态指示单元; 6:透视窗; 7:圆形凹槽;

71:提手; 11:锅盖上部; 12:锅盖下部;

21:温度传感器; 22:电路板; 31:电路板安装座;

32:电路板安装盒; 14:螺钉结构; 41:电池容纳腔;

42:电池座; 43:卡位孔; 44:卡位件;

45:电池安装盖; 61:月牙形凹槽; 411:卡槽;

451:卡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锅盖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智能锅盖的立体外观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锅盖,包括:锅盖本体1,其中,锅盖本体1内开设有空腔13,该空腔13内设置有电连接的测温模块2和状态指示单元3,该锅盖本体1上还开设有透视窗6,该透视窗6与状态指示单元3的位置相对应,用于透视状态指示单元3所处的状态,以指示测温模块2的工作状态。

具体的,参照图1和图2所示,锅盖本体1内可开设一空腔13,将用于测量锅具内食物的测温模块2设置在该空腔13内。进一步的,该智能锅盖还包括与测温模块2电连接的状态指示单元3,该状态指示单元3所处的状态与测温模块2的工作状态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比如,测温模块2的正常工作状态与状态指示单元3的第一状态相对应,测温模块2的异常工作状态与状态指示单元3的第二状态相对应。因而,在测温模块2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该状态指示单元3处于第一状态,在测温模块2处于异常工作状态时,该状态指示单元3处于第二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该锅盖本体1上还开设有透视窗6,该透视窗6与上述状态指示单元3的位置相对应,这样用户通过透视窗6可以观察到状态指示单元3所处的状态,进而根据该状态指示单元3所处的状态确定出测温模块2的工作状态,以确保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锅盖在使用时测温模块2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锅盖,包括锅盖本体,且该锅盖本体内开设有空腔,该空腔内设置有电连接的测温模块和状态指示单元,且锅盖本体上还开设有透视窗,该透视窗与状态指示单元的位置相对应,用于透视状态指示单元所处的状态,以指示测温模块的工作状态。该智能锅盖通过将电连接的测温模块和状态指示单元均置于锅盖本体的空腔内,这样可避免测温模块和状态指示单元因处于潮湿环境而致使的测温或状态显示不准确的问题,而且通过在锅盖本体上开设与状态指示单元位置相对应的透视窗,这样用户可通过透视窗投射的状态指示单元的状态确定出测温模块的工作状态,从而提高了测温模块的测温准确性,为提高电磁炉的热效率奠定了基础。

作为一种示例,在上述实施例中,上述状态指示单元3包括指示灯,该指示灯用于指示测温模块2的工作状态。

具体的,在智能锅盖中,状态指示单元3的指示灯与测温模块2电连接,且测温模块2的工作状态与指示灯所处的状态具有对应的关系。例如,测温模块2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该指示灯处于常亮状态,而测温模块2处于异常工作状态时,该指示灯处于灭的状态,因而,该指示灯能够指示测温模块2的工作状态,因而,用户通过透视窗6透射的指示灯的状态确定出测温模块2的工作状态。

例如,在指示灯处于灭的状态时,表明测温模块2处于异常工作状态,而测温模块2异常工作时,一种情况可能是电池电量不足,此时用户可通过更换电池判断是否是电池电量不足的问题,待电池更换后,继续通过透视窗6观察指示灯的状态,从而确定出测温模块2异常工作是否为电池原因,并在非电池原因时,及时对智能锅盖的测温模块2进行维修,以确保测温模块2在智能锅盖使用时始终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进而确保智能锅盖的温度测量性能,提高了温控精度。

作为另一种示例,在上述实施例中,上述状态指示单元3包括显示屏(未示出),该显示屏用于指示测温模块2的工作状态。

具体的,当状态指示单元3包括显示屏时,其与状态指示单元3包括指示灯的情况类似。即在智能锅盖中,状态指示单元3的显示屏与测温模块2电连接,且测温模块2的工作状态与显示屏的显示状态具有对应的关系。例如,测温模块2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该显示屏的显示状态为锅具内食物的实际温度,而测温模块2处于异常工作状态时,该显示屏上无任何数值,或者显示表示错误的乱码。所以,该显示屏同样能够指示测温模块2的工作状态,因而,用户也能够通过透视窗6透射的显示屏的显示状态确定出测温模块2的工作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状态指示单元3的显示屏也可确保测温模块2在智能锅盖使用时始终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保证了智能锅盖的温度测量性能,提高了温控精度。

值得说明的是,作为再一种示例,可以将本实施例中的状态指示单元3替换为发声装置,并将该发声装置的发出声音与测温模块2的工作状态相对应。

例如,在测温模块2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该发声装置不会发出声音,而在测温模块2处于异常工作状态时,该发声装置发出声音。作为一种示例,该发声装置可选为蜂鸣器等。再比如,在测温模块2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发声装置会发出第一种声音,而在测温模块2处于异常工作状态时,该发声装置发出异于第一种声音的第二种声音,这样用户通过发声装置发出的不同声音也可确定测温模块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锅盖本体1顶部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圆形凹槽7,该圆形凹槽7内设置有与上述锅盖本体1铰接的提手71。

在本实施例中,该提手71是由耐电磁加热材料制成的,且该提手71具有绝缘、隔热的特点。通过在锅盖本体1顶部的中心位置开设圆形凹槽7,可将提手71通过铰接的方式固定在该圆形凹槽7内,这样在智能锅盖使用的过程中,使提手71垂直于锅盖本体1设置,从而方便用户对智能锅盖的拿取,而在智能锅盖不使用时,通过翻转提手71使提手71恰好卡合在该圆形凹槽7内,从而降低提手71的占用空间,方便智能锅盖的存放。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锅盖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锅盖本体1包括上下固定连接的锅盖上部11和锅盖下部12,该锅盖上部11和锅盖下部12形成的空间区域为上述空腔13。

在本实施例中,锅盖本体1由锅盖上部11和锅盖下部12两部分组成,且锅盖下部12的中心位置向内凹陷,因而将锅盖上部11和锅盖下部12组装在一起时,锅盖上部11和锅盖下部12会形成一个空腔13。作为一种示例,可以将测温模块2和上述状态指示单元3设置在该空腔13中,这样既可以合理利用智能锅盖本体1上形成的空间,而且通过设置测温模块2各组成部分和状态指示单元3的具体位置,也能够快速、精确的感知锅内的温度变化,提高温控精度。

参照图3所示,上述测温模块2包括电连接的温度传感器21和电路板22,该温度传感器21套设在锅盖本体1下部开设的贯穿孔(未示出)中,用于检测与锅盖本体1配套使用的锅具内食物的温度,该电路板22固定在上述空腔13内,用于对温度传感器21检测到的温度信号进行处理并发送给电磁炉。

在本实施例中,测温模块2的温度传感器21和电路板22可拆卸组装在一起。锅盖本体1下部的中间部位开设有一贯穿孔,该贯穿孔的孔径大小与温度传感器21的尺寸相匹配,该温度传感器21恰好可以套设在该贯穿孔中,并且在温度传感器21安装完毕后,温度传感器21的测温探头伸出锅盖本体1下部一预设长度。可选的,该温度传感器21与贯穿孔之间设置有密封胶圈,该密封胶圈能够保证温度传感器21牢固的安装在该贯穿孔中,避免了温度传感器21出现松动、滑落的现象。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当将智能锅盖组装完毕时,温度传感器21的测温探头伸出锅盖下部12一部分,恰好位于与该智能锅盖配套使用的锅具内。在该锅具放置在电磁炉上后,电磁炉的加热线圈中通电后会产生磁场,磁力线会切割锅具,使锅具发热,相应的,锅具内的食物温度升高,因而温度传感器21的测温探头便能够检测到锅具内的温度信号,进而将其传输给电路板22,以使电路板22执行处理、发送等操作。

具体的,测温模块2的电路板22是智能锅盖上温度检测的控制单元,该电路板22可直接与锅盖本体1固定在一起,比如,电路板22通过螺钉与锅盖本体1紧固在一起,或者通过在锅盖本体1内设置卡扣,利用该卡扣将电路板22卡接固定到锅盖本体1上。

在本实施例中,该电路板22上安装有各种元器件,例如,控制器、处理器、发送器等等。电路板22上的各元器件用于在温度传感器21检测到锅具温度或锅具内食物的温度时,获取温度信号、并对该温度信号进行处理,以及将处理后的温度信号发送电磁炉,以使电磁炉根据锅具的温度对电磁炉中加热线圈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举例来说,当锅具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阈值时,电磁炉停止给加热线圈通电、或者根据锅具的温度调节加热线圈中电流大小或频率等。

值得说明的是,电磁炉内设置有与上述测温模块2中发送器相匹配的接收器,电磁炉利用该接收器接收智能锅盖发送的锅具的温度,进而根据该温度控制电磁炉的工作状态,进而可精确控制锅具内食物的温度状态,从而满足不同的烹饪需求。

作为一种示例,测温模块2的发送器发送和电磁炉内接收器接收温度信号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蓝牙等,对于温度信号的发送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例并不对其进行限制。

此外,在一实施例中,锅盖本体1上还设置有排气孔(未示出),该排气孔能够将与该锅盖本体1配套使用的锅具内的水蒸气排出,有效降低了锅具的压力,避免了由于锅具内压力过大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锅盖中,测温模块包括电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和电路板,该温度传感器套设在锅盖本体下部开设的贯穿孔中,用于检测与锅盖本体配套使用的锅具内食物的温度,电路板固定在上述空腔内,用于对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信号进行处理并发送给电磁炉。该智能锅盖的设计使得其能够快速、精确的感知锅内的温度变化并发送给电磁炉,温控精度高,安全性好,从而提高了电磁炉的热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锅盖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空腔13内还设置有电路板安装座31和电路板安装盒32。

其中,电路板22固定安装在电路板安装座31上,电路板安装盒32套设在电路板22的外侧并与电路板22胶接固定在一起。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与智能锅盖配套使用锅具的蒸煮食物特性,锅盖本体1在受热时其外表面可能会出现凝露现象,若锅盖本体1表面的凝露不能及时蒸发,该凝露可能会流入锅盖上部11和锅盖下部12形成的空腔13内,使得该空腔13处于潮湿的状态,进而可能影响到测温模块2中电路板的工作环境,进而可能影响到安装在电路板上的用于获取、处理、发送等功能的各种元器件的正常使用。

针对该现象,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电路板首先安装在电路板安装座31上,进而将电路板安装盒32套设在电路板22的外侧并与电路板22胶接固定在一起,可选的,将电路板22与电路板安装盒32通过灌胶的方式固定在一起,鉴于灌胶具有隔离作用,使得电路板安装盒32能够将电路板与智能锅盖隔离开来,可以有效的隔绝电路板22上的元器件与水蒸气的接触,进而可避免电路板受潮的现象,保证了电路板干燥的工作环境,提高了电路板上各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锅盖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实施例中电池容纳腔的安装示意图一。图7为图5所示实施例中电池容纳腔的安装示意图二。其中,该图7也是图6所示的智能锅盖旋转90度后的结构示意图。

作为一种示例,如图5所示,锅盖上部11和锅盖下部12通过螺钉结构14固定连接。具体的,图5中以锅盖上部11和锅盖下部12通过3个螺钉结构14实现固定进行说明,螺钉连接的方式简单、容易操作,为后续通过拆卸锅盖本体1,维护或更换测温模块2提供了方便。

实际应用中,锅盖上部11和锅盖下部12还可通过卡扣的方式进行连接,因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锅盖上部11和锅盖下部12的固定连接方式,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进一步的,在将锅盖上部11和锅盖下部12固定连接的过程中,可在锅盖上部11和锅盖下部12之间设置有密封胶圈,这样能够提供两者连接的紧密性,不易漏气,间隔提高了电磁炉的热效率。

如图5-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空腔13内还设置有电池容纳腔41,该电池容纳腔41内设置有用于安装电池的电池座42,上述电池容纳腔41的底部开设有卡位孔43,该电池座42底部的卡位件44卡设在卡位孔43内。

在本实施例中,智能锅盖中测温模块2的正常工作需要外部电源为其供电,作为一种示例,该智能锅盖可采用电池供电。因而,为了保证智能锅盖在使用过程中正常工作,可通过在空腔13内设置有电池容纳腔41,在该电池容纳腔41内设置用于安装电池的电池座42,从而保证电池可以为测温模块2提供持续不断的电能供给。

此外,为了有效固定电池座42,通过在电池容纳腔41的底部开设卡位孔43,相应的,电池座42的底部设置与卡位孔43数量相等的卡位件44,将电池座42底部的卡位件44卡设在卡位孔43内,即电池座42的卡位件44勾嵌在卡位孔43内,能够起到固定电池座42的作用,进而能够保证电池与电路板22始终处于电连接状态,即测温模块2的正常工作。在本实施例中,图3和图4以示出两个卡位孔43和两个卡位件44进行说明。

作为一种示例,电路板安装盒32和电池容纳腔41可以水平并排设置,这样不需要繁杂的线路设计,电路板安装盒32内的电路板22便能够利用电池容纳腔41内的电池进行供电,从而保证正常的工作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5-图7所示,上述电池容纳腔41上设有电池安装盖45,该电池安装盖45的结构与电池容纳腔41的结构相匹配,上述透视窗6开设在该电池安装盖45上,该透视窗6上设置有月牙形凹槽61。

作为一种示例,为了避免电池与其他器件直接接触,保证电池的正常工作,上述电池容纳腔41上可设置电池安装盖45,通过使该电池安装盖45的结构与电池容纳腔41的结构相匹配,这样可使得安装在电池座42上的电池与空腔13内的其他器件隔离开,保证电池不会发生位移。

例如,由于电池是圆柱形结构,因而在锅盖本体1的空腔13内设置的电池容纳腔41可选为一圆筒形结构,因此,该电池安装盖45的结构可选为与电池容纳腔41的缺口相匹配的圆弧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图7所示,上述锅盖本体1上开设有与空腔13连通的通孔,该通孔上安装有上述电池安装盖45。作为一种示例,该电池安装盖45为锅盖本体1开设的透视窗6,该透视窗6上设置有月牙形凹槽61。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通过在锅盖本体1上开设与空腔13连通的通孔能够将测温模块2和状态显示单元3安装在该空腔13内,其次通过在通孔上安装有上述电池安装盖45,且电池安装盖45的上表面与锅盖上部11的弧度需要保持一致,这样既能够提高智能锅盖的美观性,又能够合理利用电池容纳腔41的空间,最后通过将上述透视窗6开设在该电池安装盖45,且透视窗6上有月牙形凹槽61,这样既可以保证状态显示单元3的透视效果,又能方便开合电池安装盖45,达到更换电池的作用。

作为一种示例,该电池安装盖45与透视窗6可以组合使用,也可以通过模具二次注塑成型,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本实施例并不对其进行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参照图7所示,上述电池容纳腔41的侧壁上间隔分布有卡槽411,上述电池安装盖45上设置有与该卡槽411匹配的卡勾451,该卡勾451的数量与卡槽411的数量一致。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电池容纳腔41的侧壁向内凹形成一环状台阶,相应的,电池容纳腔41的侧壁上间隔分布有卡槽411,其中,该卡槽411可选为L型结构,通过在该卡槽411上作斜角处理,因而该卡槽411能够起到装配导向的作用。

相应的,电池安装盖45的侧壁上可间隔分布与上述卡槽411相匹配的卡勾451,该卡勾451与卡槽411匹配,因而该电池安装盖45能够与电池容纳腔41卡合连接在一起,为了提高电池安装盖45与电池容纳腔41的连接牢固性,电池安装盖45上卡勾451的数量与电池容纳腔41上卡槽411的数量相一致。

作为一种示例,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锅盖中,上述电路板安装座31、电池容纳腔41与锅盖上部11一体注塑成型。

具体的,通过将电路板安装座31、电池容纳腔41以及锅盖上部11一体注塑成型,这样能够提高电路板安装座31与电池容纳腔41之间、电池容纳腔41与锅盖上部11之间连接牢固性,从而能够保证电池在锅盖上部11与锅盖下部12形成的空腔13内时的位移不会发生变化,为电池为测温模块2提供持续不断的电量供应奠定了基础,间接提高了智能锅盖的温控精度,保证了使用安全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