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自旋转智能门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34527阅读:5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向自旋转智能门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门禁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以双向同时进行开关操作的、带有一定独立性保护空间的自旋转智能门禁。



背景技术:

一般门禁系统都是为多个客户通过使用,而且只能单向开关,操作相对复杂,且缺乏独立的保护功能。并且,在某些需要对用户提供独立无人的自助服务领域或者分批次服务领域,因为普通进出门禁系统开门和关门操作在时间顺序上是串联关系,中间空隙时间长短具有不确定性,故而存在着被人恶意跟随进入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向自旋转智能门禁,通过采用圆形结构的底座安装左侧旋转门与右侧旋转门,通过左侧旋转门与右侧旋转门同时作用同时实现内部和外部两个方向上的开门和关门操作,实现门禁无论如何开关操作都可保证安装此门禁的内部房间或无人售货服务空间处于一个封闭状态,从而实现单批次人员或单人进入房间或服务空间的功能,以有效避免他人恶意跟随进入的风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所述的双向自旋转智能门禁包括底座1、左侧旋转门2、右侧旋转门3、左侧电动液压控制杆4、右侧电动液压控制杆5、转轴6、左侧旋转门受力杆7、右侧旋转门受力杆8、站人平台9,所述的底座1呈环形结构,底座1的外缘上安装有左侧旋转门2与右侧旋转门3,底座1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一根转轴6,所述的左侧旋转门受力杆7的一端转动安装在转轴6上,另一端固定在左侧旋转门2上,左侧电动液压控制杆4以可绕固定点转动的方式安装在左侧旋转门受力杆7后侧的底座1上,其伸缩端与左侧旋转门受力杆7的中部铰接连接;所述的右侧旋转门受力杆8的一端转动安装在转轴6上,另一端固定在右侧旋转门3上,右侧电动液压控制杆5的以可绕固定点转动的方式安装在右侧旋转门受力杆8后侧的底座1上,其伸缩端与右侧旋转门受力杆8的中部铰接连接;所述的底座1上方设置有站人平台9。

进一步,所述的双向自旋转智能门禁还包括服务器10、移动通信设备11、电动液压杆控制器12,左侧电动液压控制杆4、右侧电动液压控制杆5均与电动液压杆控制器12连接,电动液压杆控制器12与服务器10连接,具有二维码扫描功能的移动通信设备11通过无线网络与服务器10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无线网络为GPRS网络、4G网络、WiFi网络或蓝牙网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圆形结构的底座安装左侧旋转门与右侧旋转门,通过左侧旋转门与右侧旋转门同时作用同时实现内部和外部两个方向上的开门和关门操作,实现门禁无论如何开关操作都可保证安装此门禁的内部房间或无人售货服务空间处于一个封闭状态,从而实现单批次人员或单人进入房间或服务空间的功能,以有效避免他人恶意跟随进入的风险。

2、本实用新型通过独立的具有二维码扫描功能的移动移动通信设备配合相应的服务器实现门禁的开闭,从而实现对服务对象的准确识别并对其进行独立服务,避免了因常规自动识别失误造成的错乱问题,为客户提供独立、简单、安全、方便的智能服务体验,同时,节约了管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部开门—内部关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部开门—外部关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门的智能控制框图。

图中,1-底座、2-左侧旋转门、3-右侧旋转门、4-左侧电动液压控制杆、5-右侧电动液压控制杆、6-转轴、7-左侧旋转门受力杆、8-右侧旋转门受力杆、9-站人平台、10-服务器、11-移动通信设备、12-电动液压杆控制器、13-左侧隔墙、14-右侧隔墙、15-二维码、16-继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如图1-3所示,所述的双向自旋转智能门禁包括底座1、左侧旋转门2、右侧旋转门3、左侧电动液压控制杆4、右侧电动液压控制杆5、转轴6、左侧旋转门受力杆7、右侧旋转门受力杆8、站人平台9。

所述的底座1呈环形结构,底座1的外缘上安装有左侧旋转门2与右侧旋转门3,底座1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一根转轴6,所述的左侧旋转门受力杆7的一端转动安装在转轴6上,另一端固定在左侧旋转门2上,左侧电动液压控制杆4以可绕固定点转动的方式安装在左侧旋转门受力杆7后侧的底座1上,其伸缩端与左侧旋转门受力杆7的中部铰接连接;所述的右侧旋转门受力杆8的一端转动安装在转轴6上,另一端固定在右侧旋转门3上,右侧电动液压控制杆5的以可绕固定点转动的方式安装在右侧旋转门受力杆8后侧的底座1上,其伸缩端与右侧旋转门受力杆8的中部铰接连接;所述的底座1上方设置有站人平台9。通过在呈环形结构的底座1的外缘上安装左侧旋转门2与右侧旋转门3,接通左侧电动液压控制杆4与右侧旋转门受力杆8的电源,在右侧旋转门受力杆8与左侧电动液压控制杆4配合下,右侧旋转门受力杆8与右侧电动液压控制杆5的配合作用下,使左侧旋转门2与右侧旋转门3沿着呈环形结构的底座1外缘两侧运动,从而实现门禁的在开门的同时实现关门;实现门禁无论如何开关操作都可保证安装此门禁的内部房间或无人售货服务空间处于一个封闭状态,从而实现单批次人员或单人进入房间或服务空间的功能,以有效避免他人恶意跟随进入的风险。

如图4所示,所述的双向自旋转智能门禁还包括服务器10、移动通信设备11、电动液压杆控制器12,左侧电动液压控制杆4、右侧电动液压控制杆5均与电动液压杆控制器12连接,电动液压杆控制器12与服务器10连接,具有二维码扫描功能的移动通信设备11通过无线网络与服务器10连接,所述的无线网络为GPRS网络、4G网络、WiFi网络或蓝牙网络。通过具有二维码扫描功能的移动通信设备11扫描粘贴在左侧旋转门2或右侧旋转门3上的二维码15,识别二维码信息后将信息传递给与该信息功能匹配的服务器10,由服务器10远程控制与其连接的电动液压杆控制器12,通过电动液压杆控制器12控制继电器16接通左侧电动液压控制杆4、右侧电动液压控制杆5的电源,从而通过左侧电动液压控制杆4、右侧电动液压控制杆5推动或拉动左侧旋转门受力杆7、右侧旋转门受力杆8,同时实现门禁的开闭,为客户提供门禁的智能化开闭。实现了服务对象的准确识别并对其进行独立服务,避免了因常规自动识别失误造成的错乱问题,为客户提供独立、简单、安全、方便的智能服务体验,同时,节约了管理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将此门禁安装在左侧隔墙13与右侧隔墙14之间,人需要进入内部房间或服务空间内时,人站在站人平台9上,通过移动通信设备11扫描粘贴在左侧旋转门2或右侧旋转门3上的二维码15,识别二维码信息后将信息传递给与该信息功能匹配的服务器10,由服务器10远程控制与其连接的电动液压杆控制器12,通过电动液压杆控制器12控制继电器16接通左侧电动液压控制杆4、右侧电动液压控制杆5的电源,此时,左侧电动液压控制杆4、右侧电动液压控制杆5推动分别与其铰接的左侧旋转门受力杆7与右侧旋转门受力杆8,左侧旋转门受力杆7与右侧旋转门受力杆8围绕转轴6旋转,从而实现从而左侧旋转门2与右侧旋转门3往相反方向沿底座1转动,使左侧旋转门2与右侧旋转门3与底座1之间形成底座1内侧开门-外侧关门的状态,然后人可进入到内部房间或服务空间内。当人需要从内部房间或服务空间内出来时,人先站在站人平台9上,通过移动通信设备11将信号传递给服务器10,由服务器10远程控制与其连接的电动液压杆控制器12,通过电动液压杆控制器12控制继电器16接通左侧电动液压控制杆4、右侧电动液压控制杆5的电源,此时,左侧电动液压控制杆4、右侧电动液压控制杆5拉动分别与其铰接的左侧旋转门受力杆7与右侧旋转门受力杆8,左侧旋转门受力杆7与右侧旋转门受力杆8围绕转轴6旋转,从而实现从而左侧旋转门2与右侧旋转门3往相反方向沿底座1转动,使左侧旋转门2与右侧旋转门3与底座1之间形成底座1外侧开门-内侧关门的状态,然后人即可从内部房间或服务空间内出来。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圆形结构的底座安装左侧旋转门与右侧旋转门,通过左侧旋转门与右侧旋转门同时作用同时实现内部和外部两个方向上的开门和关门操作,实现门禁无论如何开关操作都可保证安装此门禁的内部房间或无人售货服务空间处于一个封闭状态,从而实现单批次人员或单人进入房间或服务空间的功能,以有效避免他人恶意跟随进入的风险。本实用新型通过独立的具有二维码扫描功能的移动移动通信设备配合相应的服务器实现门禁的开闭,从而实现对服务对象的准确识别并对其进行独立服务,避免了因常规自动识别失误造成的错乱问题,为客户提供独立、简单、安全、方便的智能服务体验,同时,节约了管理成本。

本实用新型特别适合用于无人自助的单人服务空间,服务器联网并与个人移动通信设备实时连接,扫描二维码后,只有经过实名认证并经过相应许可操作的程序才能通过开启门禁,并且只有进入的人员出来之后才允许下一个客户进入,从而有效避免了他人恶意跟随进入等风险;无需手动进行开关门操作,简化了客户操作流程。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