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音减震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47104发布日期:2019-10-12 23:54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音减震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隔音减震门。



背景技术:

门是各家各户都需要的建筑,是最常见的建筑材料之一,同时也是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但是,人们常常在关门时用力过度,使门与门框之间造成巨大的冲击力,不仅会产生过大的噪音,同时导致门与门框遭受损伤,降低门和门框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减缓冲击力度的隔音减震门。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隔音减震门,包括门体和门框,所述门体位于门框的左侧,所述门体包括两个压块、第一吸铁石、第一弹簧槽、门面、隔音层和加强板,所述两个压块的背面分别与门体正面左侧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吸铁石的背面与门体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槽开设在门体正面右侧的中央,所述门框包括两个对接槽、第二弹簧槽、第二吸铁石和两个橡胶垫,两个所述对接槽分别开设在门框正面右侧的顶部和底部,所述对接槽包括第一弹簧、第一活动板和弧形顶块,所述第一弹簧的背端与对接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前端与第一活动板的背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板的正面与弧形顶块的背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橡胶垫的背面分别与门框正面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槽开设在门框正面左侧的中央,所述第二弹簧槽包括第二活动板和两个限位块,所述第二活动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第二弹簧槽的顶部和底部滑动连接,两个所述限位块相背的一端分别与第二弹簧槽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板的正面通过第二弹簧与第一弹簧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吸铁石的背面与门框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门面位于门体的背面,所述门面的正面与隔音层的背侧固定连接,所述隔音层的正面与加强板的背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限位块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弹簧的高度,两个所述限位块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活动板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弹簧槽的内壁和第二活动板的正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压块的正面与弧形顶块的正面相对应,所述压块的正面设置成弧形,且压块的正面与弧形顶块正面的弧形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动板的上下两侧分别与卡接槽内壁的上下两侧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门体的右侧与门框的左侧直接通过两个铰链铰接,两个所述铰链以第一弹簧槽的中线对称设置。

1、该隔音减震门,通过设置了压块、第一弹簧槽、对接槽、第一弹簧、第一活动板、弧形顶块、第二弹簧槽、第二活动板、限位块和第二弹簧,当人们在使劲关门时,给门提供了一股朝向门框的冲击力,门体在接触门框前,压块首先接触到弧形顶块,通过第一弹簧的弹性,从而降低门体对门框的冲击力度,然后门体接触到门框,通过门框上的橡胶垫再次对门体的冲击力进行消除,有效的缓解了门体与门框之间的冲击,提高了门体与门框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消除了门体与门框之间因为冲击力造成的噪音污染。

2、该隔音减震门,通过设置了第一弹簧槽、第二弹簧、第二活动板、限位板和第二弹簧槽,在人们需要开门时,通过推开门体,门体带动第二弹簧向外拉伸,第二活动板跟随第二弹簧移动,当门打开,人们通过门进入或者出去后,松开门体,通过第二弹簧的弹性,拉动门体自动回缩,已完成自动关门,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关门措施,防止人们忘记关门而造成了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关门时侧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1中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门体的侧面剖视图。

图中:1门体、11压块、12第一吸铁石、13第一弹簧槽、14门面、15隔音层、16加强板、2门框、21对接槽、211第一弹簧、212第一活动板、213弧形顶块、22第二弹簧槽、221第二活动板、222限位块、23第二吸铁石、24橡胶垫、3铰链、4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隔音减震门,如图1-4所示,包括门体1和门框2,门体1位于门框2的左侧,门体1包括两个压块11、第一吸铁石12、第一弹簧槽13、门面14、隔音层15和加强板16,门面14位于门体1的背面,门面14的正面与隔音层15的背侧固定连接,隔音层15的正面与加强板16的背侧固定连接,门体1的右侧与门框2的左侧直接通过两个铰链3铰接,两个铰链3以第一弹簧槽13的中线对称设置,两个压块11的背面分别与门体1正面左侧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压块11的正面与弧形顶块213的正面相对应,压块11的正面设置成弧形,且压块11的正面与弧形顶块213正面的弧形相适配,第一吸铁石12的背面与门体1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吸铁石12与第二吸铁石23相互配合,在门没有关紧时,通过相互的吸引力,将门关紧,第一弹簧槽13开设在门体1正面右侧的中央,门框2包括两个对接槽21、第二弹簧槽22、第二吸铁石23和两个橡胶垫24,两个对接槽21分别开设在门框2正面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对接槽21包括第一弹簧211、第一活动板212和弧形顶块213,第一弹簧211的背端与对接槽21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弹簧211的前端与第一活动板212的背侧固定连接,第一活动板212的正面与弧形顶块213的背端固定连接,第一活动板212的上下两侧分别与卡接槽21内壁的上下两侧滑动连接,两个橡胶垫24的背面分别与门框2正面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第二弹簧槽22开设在门框2正面左侧的中央,第二弹簧槽22包括第二活动板221和两个限位块222,第二活动板22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第二弹簧槽22的顶部和底部滑动连接,两个限位块222相背的一端分别与第二弹簧槽22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两个限位块222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弹簧4的高度,两个限位块222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活动板221的高度,限位块222限制了第二活动板221移动的位置,防止第二活动板221从第二弹簧槽22的内部脱出,第二活动板221的正面通过第二弹簧4与第一弹簧槽13的内壁活动连接,第二弹簧4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弹簧槽13的内壁和第二活动板221的正面固定连接,第二吸铁石23的背面与门框2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该隔音减震门,通过设置了压块11、第一弹簧槽13、对接槽21、第一弹簧211、第一活动板212、弧形顶块213、第二弹簧槽22、第二活动板221、限位块222和第二弹簧4,当人们在使劲关门时,给门提供了一股朝向门框2的冲击力,门体1在接触门框2前,压块11首先接触到弧形顶块213,通过第一弹簧211的弹性,从而降低门体1对门框2的冲击力度,然后门体1接触到门框2,通过门框2上的橡胶垫24再次对门体1的冲击力进行消除,有效的缓解了门体1与门框2之间的冲击,提高了门体1与门框2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消除了门体1与门框2之间因为冲击力造成的噪音污染,该隔音减震门,通过设置了第一弹簧槽、第二弹簧、第二活动板、限位板和第二弹簧槽,在人们需要开门时,通过推开门体1,门体1带动第二弹簧4向外拉伸,第二活动板221跟随第二弹簧4移动,当门打开,人们通过门进入或者出去后,松开门体1,通过第二弹簧4的弹性,拉动门体1自动回缩,已完成自动关门,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关门措施,防止人们忘记关门而造成了损失。

该隔音减震门,在人们需要开门时,通过推开门体1,门体1带动第二弹簧4向外拉伸,第二活动板221跟随第二弹簧4移动,当门打开,人们通过门进入或者出去后,松开门体1,通过第二弹簧4的弹性,拉动门体1自动回缩,已完成自动关门,当人们在使劲关门时,给门提供了一股朝向门框2的冲击力,门体1在接触门框2前,压块11首先接触到弧形顶块213,通过第一弹簧211的弹性,从而降低门体1对门框2的冲击力度,然后门体1接触到门框2,通过门框2上的橡胶垫24再次对门体的冲击力进行消除。

并且,1、该隔音减震门,通过设置了压块11、第一弹簧槽13、对接槽21、第一弹簧211、第一活动板212、弧形顶块213、第二弹簧槽22、第二活动板221、限位块222和第二弹簧4,当人们在使劲关门时,给门提供了一股朝向门框2的冲击力,门体1在接触门框2前,压块11首先接触到弧形顶块213,通过第一弹簧211的弹性,从而降低门体1对门框2的冲击力度,然后门体1接触到门框2,通过门框2上的橡胶垫24再次对门体1的冲击力进行消除,有效的缓解了门体1与门框2之间的冲击,提高了门体1与门框2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消除了门体1与门框2之间因为冲击力造成的噪音污染。

2、在人们需要开门时,通过推开门体1,门体1带动第二弹簧4向外拉伸,第二活动板221跟随第二弹簧4移动,当门打开,人们通过门进入或者出去后,松开门体1,通过第二弹簧4的弹性,拉动门体1自动回缩,已完成自动关门,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关门措施,防止人们忘记关门而造成了损失。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