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置滤网且防滑的真空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93769发布日期:2020-01-14 23:28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设置滤网且防滑的真空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设置滤网且防滑的真空壶。



背景技术:

真空壶是由不锈钢加上真空层作成盛水的容器,顶部有盖,密封严实,真空绝热层能使装在内部的水等液体延缓散热,以达到保温的目的。现有真空壶一般不设置茶滤网,使用茶壶泡茶叶或枸杞、花茶时,一般都是把茶叶或枸杞、花茶直接放入壶中,也有设置茶滤网的真空壶,一般采用茶滤网杯口外沿与真空壶的壶口凹槽连接,或者螺纹连接,直接在真空壶的壶口设置凹槽或者螺纹,增加工艺难度,提高生产成本,使用时冲泡物品会随着汤水倒入盛水容器中或者残留在壶内或者开关内,清洗和使用都不方便。现有保温杯的塑胶底一般都是加热、加力强行压入的保温杯或者保温壶的底部,塑胶底有些还要滴胶固定底座。塑胶底受到环境温度等影响会变小从而脱落,这些都是塑胶底行业的老大难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设置滤网且防滑的真空壶的技术方案,其在盖子底部设置卡扣与茶滤网的顶部边沿对应设置的卡孔卡接配合,使用简单方便,冲泡物与冲泡汤水分离方便饮用;将塑胶底压入杯底中,然后用卡圈与杯底的摩擦力把塑胶底牢固锁紧在底部,塑胶底受到环境问题变化不会脱落,且装配工艺简单,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及产品的使用寿命。

所述的一种设置滤网且防滑的真空壶,包括盖子及杯体,其特征在于盖子底部配合设置一组卡扣,盖子下部配合设置茶滤网,茶滤网顶部边沿对应设置卡孔,卡扣卡入卡孔后转动与茶滤网顶部边沿挡接配合。

所述的一种设置滤网且防滑的真空壶,其特征在于盖子底部配合设置盖子雨伞座,卡扣设置在盖子雨伞座底部,卡扣、盖子雨伞座为一体式结构;卡扣为l形扣,其朝向设置一致。

所述的一种设置滤网且防滑的真空壶,其特征在于盖子底部为圆形结构,其均布设置-个卡扣。

所述的一种设置滤网且防滑的真空壶,其特征在于茶滤网壁体及底部均设置通孔。

所述的一种设置滤网且防滑的真空壶,其特征在于杯体底部配合设置杯底,杯底底部设置用于装配的杯底凹部,杯底凹部内配合设置塑胶底,杯底凹部侧面和塑胶底外圈之间卡入紧配设置卡圈。

所述的一种设置滤网且防滑的真空壶,其特征在于塑胶底外圈侧壁设置塑胶底挡圈,卡圈卡紧后其内端面与塑胶底挡圈挡接配合;所述的卡圈截面为l形结构,塑胶底外圈侧壁对应设置塑胶底凸台圈,卡圈的l形折弯部位与塑胶底凸台圈挡接配合。

所述的一种设置滤网且防滑的真空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杯底、卡圈均采用不锈钢制成,杯底的杯底凹部侧面与卡圈外圈相互触接面均为不光滑表面。

上述一种设置滤网且防滑的真空壶,其在盖子底部设置卡扣与茶滤网的顶部边沿对应设置的卡孔卡接配合,使用简单方便,冲泡物与冲泡汤水分离方便饮用;方便清洗;将塑胶底压入杯底中,然后用卡圈与杯底的摩擦力把塑胶底牢固锁紧在底部,塑胶底受到环境问题变化不会脱落,且装配工艺简单,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将塑胶底压入杯底中,然后用卡圈与杯底的摩擦力把塑胶底牢固锁紧在底部,塑胶底受到环境问题变化不会脱落,且装配工艺简单,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滤网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滑底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滑底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防滑底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塑胶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卡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图中:1-盖子、101-盖子雨伞座、102-卡扣、2-茶滤网、201-卡孔、202-通孔;3-杯体、4-杯底、401-杯底凹部、5-卡圈、501-l形折弯部位、6-塑胶底、601-塑胶底挡圈、602-塑胶底凸台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该设置滤网且防滑的真空壶,包括盖子1及杯体3,盖子1底部配合设置一组卡扣102,盖子1下部配合设置茶滤网2,茶滤网2顶部边沿对应设置卡孔201,卡扣102卡入卡孔201后转动与茶滤网2顶部边沿挡接配合,使用方便,加工工艺简单,降低了制造成本,提升了产品品质。

进一步,盖子1底部配合设置盖子雨伞座101,卡扣102设置在盖子雨伞座101底部,卡扣102、盖子雨伞座101为一体式结构,一般采用塑料制成。真空壶的盖子雨伞座101及其与盖子1配合结构均为现有常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卡扣102为l形扣,其朝向设置一致,方便卡扣102卡入卡孔201后转动与茶滤网2顶部边沿挡接配合。盖子1底部为圆形结构,其均布设置2-4个卡扣102,优选4个卡扣102,结构稳定。

进一步,茶滤网2壁体及底部均设置通孔202,茶滤网2中可以放置茶叶、枸杞、花茶等。使用时将茶叶等冲泡物放入茶滤网2,对准卡扣102旋上茶滤网2,将壶中装入热水,将盖子1扣上,对冲泡物进行充分冲泡后,倒出汤水即可饮用,取出盖子1填加热水;需要更换冲泡物时,将盖子1取出,反方向旋转茶滤网2,使茶滤网2从卡扣102中脱离,倒掉冲泡物,放入新的茶叶等冲泡物重复以上操作。

进一步,杯体3底部配合设置杯底4,杯底4底部设置用于装配的杯底凹部401,杯底凹部401内配合设置塑胶底6,杯底凹部401侧面和塑胶底6外圈之间卡入紧配设置卡圈5,通过卡圈5和杯底凹部401侧面之间的摩擦力把塑胶底6牢固的锁定。塑胶底6防滑、耐磨损。塑胶底6外圈侧壁设置塑胶底挡圈601,卡圈5卡紧后其内端面与塑胶底挡圈601挡接配合,通过卡圈5内端面将塑胶底6紧紧固定在杯底4。所述的卡圈5截面为l形结构,塑胶底6外圈侧壁对应设置塑胶底凸台圈602,卡圈5的l形折弯部位501与塑胶底凸台圈602挡接配合,通过挡接配合防止塑胶底6脱落。所述的杯底4、卡圈5均采用不锈钢制成,杯底4的杯底凹部401侧面与卡圈5外圈相互触接面均为不光滑表面,增加卡紧时相互之间的摩擦力。安装时,卡圈5套在塑胶底6上,卡圈5的l形折弯部位501包住塑胶底6,再将卡圈5、塑胶底6一起压入杯底4,通过卡圈5与杯底凹部401侧面的过盈配合产生的摩擦力将塑胶底6固定在杯底4,其外形美观,有效保护塑胶底6不脱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