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保温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14591发布日期:2020-10-30 21:29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品保温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设备领域,具体的是一种食品保温设备。



背景技术:

食品保温设备为防止食物发潮及发凉,于将食物存放设备内保温烘热,即类似冰箱保鲜,但随着食物存放时间过长,保温仓内部食品发酵产生微生物,并且气味遗留于保温柜内,再二次存放食品,即两种食材味道混合,即影响食用口感,同时又加剧食物发霉速度,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食品保温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食品保温设备,其结构包括箱体、保温仓、分隔层、散热通风口、控制面板、电源接口、移轮,所述保温仓设有十六个并设置于箱体内部,所述分隔层位于保温仓之间的间隙组成空间,所述控制面板嵌固连接于箱体左侧,所述散热通风口位于箱体左侧尾部,所述移轮固定于箱体底部四端。

所述置物板下部设有复位机关、扭簧,所述扭簧设有四个,所述扭簧固定于置物板四角底部外侧,并于保温仓底板连接,所述复位机关通过活动卡合置于保温仓底部,并于置物板中心对齐安装。

更进一步的,所述保温仓内部设有置物板、百叶通风口,所述置物板连接于保温仓内底部,所述百叶通风口装于保温仓内右墙,并于分隔层连通。

更进一步的,所述保温仓外部带有磁吸门,所述磁吸门通过铰链连接与保温仓相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内部设有导风管、电热装置、供热层,所述导风管连通每间保温仓旁的分隔层,并与散热通风口相连接,所述电热装置位于箱体尾部内侧,所述供热层嵌固安装于每间保温仓后侧。

更进一步的,所述分隔层内部设有抽气泵,所述抽气泵设于分隔层尾部,并与导风管相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保温仓于箱体内侧呈四行四列排列安装。

更进一步的,所述百叶通风口载有的叶片为铰链开闭式,当抽气泵运作时,百叶通风口开启。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食物存放保温仓后,于内部进行烘烤保温,当存放时间长可能遗留味道,此时将食物拿出保温仓,在机关触发下控制内部排气系统,将微生物及食品遗留味定时抽出仓外,本实用新型无需开门通风散味,保障二次存放食物的口味质量,并防止与前种食物存放、发酵形成的微生物混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食品保温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食品保温设备的俯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保温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箱体-1、保温仓-2、分隔层-3、散热通风口-4、控制面板-5、电源接口-6、导风管-11、电热装置-12、供热层-13、置物板-21、百叶通风口-22、磁吸门-23、抽气泵-31、复位机关-211、扭簧-2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食品保温设备,一种食品保温设备,其结构包括箱体1、保温仓2、分隔层3、散热通风口4、控制面板5、电源接口6、移轮7,所述保温仓2设有十六个并设置于箱体1内部,所述分隔层3位于保温仓2之间的间隙组成空间,所述控制面板5嵌固连接于箱体1左侧,所述散热通风口4位于箱体1左侧尾部,所述移轮7固定于箱体1底部四端,所述置物板21下部设有复位机关211、扭簧212,所述扭簧212设有四个,所述扭簧212固定于置物板21四角底部外侧,并于保温仓2底板连接,所述复位机关211通过活动卡合置于保温仓2底部,并于置物板21中心对齐安装,所述保温仓2内部设有置物板21、百叶通风口22,所述置物板21连接于保温仓2内底部,所述百叶通风口22装于保温仓2内右墙,并于分隔层3连通,所述保温仓2外部带有磁吸门23,所述磁吸门23通过铰链连接与保温仓2相连接,所述箱体1内部设有导风管11、电热装置12、供热层13,所述导风管11连通每间保温仓2旁的分隔层3,并与散热通风口4相连接,所述电热装置12位于箱体1尾部内侧,所述供热层13嵌固安装于每间保温仓2后侧,所述分隔层3内部设有抽气泵31所述抽气泵31设于分隔层3尾部,并与导风管11相连接,所述保温仓2于箱体1内侧呈四行四列排列安装,所述百叶通风口22载有的叶片为铰链开闭式,当抽气泵31运作时,百叶通风口22开启。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做如下说明:

食品存放操作需首先将磁吸门23向外打开,并将食物放置置物板21上,在保温仓2内部背侧的供热层13运行下,为保温仓2室内进行烘烤保温,扭簧212处于减震作用,当食物拿取后,位于置物板21下方的复位机关211弹起复位,并连接触发抽气泵31的定时运作,在风力产生吸力的作用下将百叶通风口22的铰链叶片抽开,形成保温仓2室内与分隔层3的通风构造,同时抽气泵31运作下使得保温仓2内部气味抽入导风管11内,最后由散热通风口4使得气味流通,于此之后抽气泵3在定时系统关闭后即停止运作,缺少风吸力的作用下百叶通风口22处于关闭状,为保温仓2室内二次存放食物的继续供热密封保存,排除前存放食物的细菌再生发霉,提供无味干净的存放环境。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食品保温设备,其结构包括箱体(1)、保温仓(2)、分隔层(3)、散热通风口(4)、控制面板(5)、电源接口(6)、移轮(7),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温仓(2)设有十六个并设置于箱体(1)内部,所述分隔层(3)位于保温仓(2)之间的间隙组成空间,所述控制面板(5)嵌固连接于箱体(1)左侧,所述散热通风口(4)位于箱体(1)左侧尾部,所述移轮(7)固定于箱体(1)底部四端,所述保温仓(2)内部设有置物板(21)、百叶通风口(22),所述置物板(21)下部设有复位机关(211)、扭簧(212),所述扭簧(212)设有四个,所述扭簧(212)固定于置物板(21)四角底部外侧,并于保温仓(2)底板连接,所述复位机关(211)通过活动卡合置于保温仓(2)底部,并于置物板(21)中心对齐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保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板(21)连接于保温仓(2)内底部,所述百叶通风口(22)装于保温仓(2)内右墙,并于分隔层(3)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品保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仓(2)外部带有磁吸门(23),所述磁吸门(23)通过铰链连接与保温仓(2)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保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部设有导风管(11)、电热装置(12)、供热层(13),所述导风管(11)连通每间保温仓(2)旁的分隔层(3),并与散热通风口(4)相连接,所述电热装置(12)位于箱体(1)尾部内侧,所述供热层(13)嵌固安装于每间保温仓(2)后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保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层(3)内部设有抽气泵(31),所述抽气泵(31)设于分隔层(3)尾部,并与导风管(11)相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品保温设备,其结构包括箱体、保温仓、分隔层、散热通风口、控制面板、电源接口、移轮,保温仓设有十六个并设置于箱体内部,分隔层位于保温仓之间的间隙组成空间,控制面板嵌固连接于箱体左侧,散热通风口位于箱体左侧尾部,移轮固定于箱体底部四端,食物存放保温仓后,于内部进行烘烤保温,当存放时间长可能遗留味道,此时将食物拿出保温仓,在机关触发下控制内部排气系统,将微生物及食品遗留味定时抽出仓外,本实用新型无需开门通风散味,保障二次存放食物的口味质量,并防止与前种食物存放、发酵形成的微生物混合。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安市商宏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13
技术公布日:2020.10.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