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多段平移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93066发布日期:2021-07-30 18:02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线多段平移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大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多段平移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电动平移大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单段结构的平移大门。如公开号为cn20222796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一种轻型悬臂平移门,包括移门支架、移动门、导轨、滚轮、滚轮支架、平衡轮、平衡轮支架及由齿轮传动机构和电机组成的驱动装置,所述滚轮支架和平衡轮支架相隔一定距离的固定在移门支架上,所述滚轮和平衡轮分别铰接在滚轮支架和平衡轮支架上,且滚轮和平衡轮置于所述导轨内,导轨连接在移动门下端,移动门通过导轨支承在滚轮和平衡轮上,所述驱动装置中的电机置于移门支架上,所述驱动装置中的齿轮传动机构置于滚轮支架内,齿轮传动机构的输入轴伸出导轨外通过联轴节与所述电机轴连接,齿轮传动机构的输出轴与所述滚轮连接。工作时,电机通过齿轮传动机构带动滚轮转动,利用滚轮与导轨之间的摩擦力带动导轨及移动门。如无电机带动,通过手推移动门来移动移动门。

当然,除了利用摩擦力来驱动移动门的方式外,还有一种驱动方式是利用齿轮齿条机构来驱动移动门,如公开号为cn106088905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所述。但无论采用哪种驱动方式,现有的这种单段式结构的平移大门存在的缺陷是:门体过长时,一时要求有足够的门体收缩地,二是远距离运输有限制,三是过长的门体需要现场安装,安装过程复杂。

另一种电动平移大门是多段结构的大门。如公开号为cn21134271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揭示一种分段平移门,包括若干滑动座,以及固定在各所述滑动座上可依次叠合收拢的门体,在位于端部的所述滑动座上设有用来驱使滑动座行走的机头;所述机头包括驱动装置、底板和设在所述底板上的行走轮组,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行走轮组传动连接。现有的这种多段结构的平移大门存在的缺陷是:1)电源通过门体内腔布电线,通过前置驱动来带动其余段门体运行。由于天气寒冷与电线的材质和弯曲半径所限,布置在门体内腔的电线存在破裂断线、门体漏电等安全隐患。2)现有的多段平移门只能满足2段运行或者多段有导向轨道运行,无法满足多段无导向轨道运行。3)现有的伸缩平移门存在噪音较大问题。4)现有的无线伸缩平移门,分段门体连接是采用的是两组内置式双轴对接,组装与维修困难。

另外一篇公开号为cn20787923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揭示一种分段平移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动门体、从动门体、连接带动主动门体移动的电机驱动装置、与主动门体对应的导向支架,主动门体与从动门体之间设置有互扣滑动机构和链驱滑动机构,链驱滑动机构包括设置在主动门体底部的门排轮座、设置在门排轮座上的主动门排轮、与主动门排轮的轮轴连接的变速传动机构、与变速传动机构的输出轴连接的链轮驱动机构,链轮驱动机构连接带动从动门体。该专利虽然可以通过一个电机驱动装置来带动多个门体运行,无需在门体内布置电线;但需要用到齿轮变速机构,精度要求高,也容易卡死。并且,受分段平移大门本身运行环境的影响,门排轮在运行过程中受路面颠簸、石子卡塞等诸多外界因素影响是非常容易发生卡死失效。当门排轮卡死失效不能转动时,从动门体也就不能收拢、展开,运行效果不理想。另外,当门体数量为三段、甚至更多段时,齿轮变速机构的变速比也不好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无需外置变速器、且门排的展开收拢不受门排轮卡死影响的无线多段平移门。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线多段平移门,包括:若干依次连接的门排,在各所述门排的头部设有行走架,前一门排滑动安装在后一门排的所述行走架上,在最尾端的所述门排上连接有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各所述门排的横梁内安装有循环转动的链条,在相邻两所述链条之间设有传动齿轮对,所述传动齿轮对的传动齿轮与后一门排上的所述链条啮合,所述传动齿轮对的主动齿轮与前一门排上的驱动齿条啮合,所述驱动装置通过相应的驱动轮与最尾端的所述门排上的所述链条、驱动齿条啮合;各所述驱动齿条与相应的所述门排固定。

更为优选的是,所述传动齿轮和所述主动齿轮分别固定在一连动轴的两端,构成同轴设置。

更为优选的是,所述传动齿轮为所述链条的导轮。

更为优选的是,所述驱动轮、所述传动齿轮和所述主动齿轮的齿距相同,所述驱动轮、所述传动齿轮和所述主动齿轮的齿数比为1:2:1。

更为优选的是,在所述横梁内设有容纳所述链条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包括两端连通的上槽体和下槽体,所述下槽体的底部承托所述链条。

更为优选的是,在所述上槽体和所述下槽体内分别设有相应的耐磨套,所述耐磨套将所述链条与相应的槽体隔开。

更为优选的是,所述行走架包括:底板,两立柱和顶梁,在所述底板设有行走轮和与各所述立柱对应的插接槽,各所述立柱的底端插接固定在所述插接槽内,所述顶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立柱的顶部固定。

更为优选的是,在各所述立柱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行走轮的轮轴对应的缺口。

更为优选的是,相邻两所述门排通过互扣滑动机构构成滑动连接,所述互扣滑动机构包括:对应设在相邻两所述门排上的互扣槽和两连接导向柱,所述连接导向柱的一端与相邻两所述门排中的一个固定,所述连接导向柱的另一端与相邻两所述门排中另一个上的所述互扣槽滑动扣接;两所述连接导向柱中的一个固定在所述门排的外端部。

更为优选的是,在相邻两所述门排之间设有若干滚轮组,所述滚轮组包括安装在所述门排上端的上导轮、压轮和安装在所述门排下端的下导轮、托轮,所述上导轮和所述下导轮抵靠在相邻两所述门排之间,所述压轮和所述托轮分别抵靠在前一门排的上侧和下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一、通过在各门排的横梁内设置循环转动的链条,并利用与链条传动的齿轮对和与齿轮对啮合的齿条来驱动下一门排,整个传动方式不依赖门排轮的运转情况,不仅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无需外置变速器,而且门排运行更加稳定、更加可靠,门排的展开收拢不受门排轮卡死影响;同时也可以十分方便的确保前一门排和后一门排的相对运动距离基本保持一致,实现不同门排的同步回收与展开。

二、通过在横梁内设置上槽体、下槽体和相应的耐磨套,不仅确保了链条的稳定运转,而且通过耐磨胶套的自润滑功能,还可以有效减少门体运行时产生的噪音。

三、通过在行走架的底板上开设插接槽,两立柱均是直接嵌进底板的底部,从而使立柱与底板的垂直度得以保证,进而能让门体保持无导向轨道辅助也能使门体直线运行。

四、由于互扣滑动机构的两连接导向柱中的一个固定在门排的外端部,当相邻两门排连接时,就可以采用一组内置式对接方式和一组外置式对接方式,有效提供相邻门排的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无线多段平移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相邻两门排的结构分解图。

图3所示为相邻两门排的连动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横梁的剖面示意图。

图5所示为横梁与链条的装配示意图。

图6所示为行走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为行走架的侧视图。

图8所示为相邻两门排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门排,2:行走架,3:驱动装置,4:横梁,5:链条,6:传动齿轮对,7:驱动齿条,8:驱动轮,9:耐磨套,10:互扣滑动机构,11:滚轮组。

2-1:底板,2-2:立柱,2-3:顶梁,2-4:行走轮,2-5:插接槽,2-6:缺口。

6-1:传动齿轮,6-2:主动齿轮。

8-1:上槽体,8-2:下槽体。

11-1:上导轮,11-2:压轮,11-3:下导轮,11-4:托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具体保护范围。

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描述中,“至少”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术语“组装”、“相连”、“连接”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相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的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发明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之下”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是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的高度。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之下”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说明书的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无线多段平移门,包括:若干依次连接的门排1,在各所述门排1的头部设有行走架2,前一门排滑动安装在后一门排的所述行走架2上,在最尾端的所述门排1上连接有驱动装置3;其特征在于,在各所述门排1的横梁4内安装有循环转动的链条5,在相邻两所述链条5之间设有传动齿轮对6,所述传动齿轮对6的传动齿轮6-1与后一门排上的所述链条5啮合,所述传动齿轮对6的主动齿轮6-2与前一门排上的驱动齿条7啮合,所述驱动装置3通过相应的驱动轮8与最尾端的所述门排1上的链条5、驱动齿条7啮合,各所述驱动齿条7与相应的所述门排1固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多段平移门,其工作原理为:当驱动装置3带动最尾端的所述门排1来回移动时,位于最尾端的所述门排1上的链条5就会发生相应的转动,进而传动齿轮对6带动相邻的所述门排1来回移动,实现门体的展开和收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多段平移门,由于相邻的门排1的联动方式不依赖门排轮的运转情况,不仅结构更加稳定、门排的展开收拢不受门排轮卡死影响;而且可确保前一门排和后一门排的相对运动距离基本保持一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传动齿轮对6的传动齿轮6-1和主动齿轮6-2分别固定在一连动轴的两端,构成同轴设置。为简化结构,所述传动齿轮6-1直接选为链条5的导轮,这样就无需另外设置传动齿轮。

特别地,由于受门排长度的影响,驱动轮8、传动齿轮6-1、主动齿轮6-2之间通常存在齿数差。本实施例中,驱动轮8、传动齿轮6-1和主动齿轮6-2的齿距相同,齿数比为1:2:1,这样能确保相邻门排展开、收拢的同步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轮8和所述主动齿轮6-2的齿数均为13,而传动齿轮6-1的齿数为26。显然,基于上述的一个传动原理,所述驱动轮8、所述主动齿轮6-2、所述传动齿轮6-1的齿数可以适当调整,一般而言,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齿数比>1。

本实施例中,横梁4优选为底梁。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的不同,横梁4也可以选择为门排1的顶梁,不限于本实施例。

结合图4、图5所示,在所述横梁4内设有容纳所述链条5的容置槽8。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容置槽8包括两端连通的上槽体8-1和下槽体8-2,所述下槽体8-2的底部承托循环链条。在这里,设置两个槽体的好处是,可以对链条5起到一个支撑作用,进而使链条5的循环运转更加稳定、可靠。

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上槽体8-1和所述下槽体8-2内还分别设有相应的耐磨胶套9,所述耐磨胶套9将所述链条5与相应的槽体隔开。这样,通过耐磨胶套的自润滑功能,还可以有效减少门体运行时产生的噪音。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耐磨胶套9为u形套。

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的不同,可以将容置槽8设置成单个槽体,这时,容置槽8的对循环链条上侧的承托作用就消失了,只是起到一个外防护作用和对循环链条下侧的承托作用。根据实际需要的不同,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采用其他材质的耐磨套代替耐磨胶套,所述耐磨胶套的形状也可以改为回形套等;不限于以上举例。

结合图6、图7所示,所述行走架2包括:底板2-1,两立柱2-2、顶梁2-3,在所述底板2-1设有行走轮2-4和与各所述立柱2-2对应的插接槽2-5,各所述立柱2-2的底端插接固定在所述插接槽2-5内,所述顶梁2-3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立柱2-2的顶部固定。

在这里,由于行走架2的两立柱2-2均是直接嵌进底板2-1的底部,从而使立柱2-2与底板2-1的垂直度得以保证,进而能让门体保持无导向轨道辅助也能使门体直线运行。特别地,为确保立柱2-2在底板2-1内有足够的嵌入深度,优选在各所述立柱2-2的底部还开设有与所述行走轮的轮轴对应的缺口2-6。当然,这个缺口2-6的设置除了能够保证立柱2-2的嵌入深度为,还可以对轮轴起到一个防护作用。

结合图8所示,相邻两所述门排1还通过互扣滑动机构10构成滑动连接,互扣滑动机构10用来进一步提供门排运行的稳定。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互扣滑动机构10包括:对应设在相邻两所述门排1上的互扣槽10-1和两连接导向柱10-2,所述连接导向柱10-2的一端与相邻两所述门排1中的一个固定,所述连接导向柱10-2的另一端与相邻两所述门排1中另一个上的所述互扣槽10-1滑动扣接。

本实施例中,优选两所述连接导向柱10-2中的一个固定在所述门排1的外端部。这样,相邻两门排1连接时就可以采用一组内置式对接方式和一组外置式对接方式,有效提供相邻门排的组装效率。

再结合图2所示,在相邻两所述门排1之间还设有若干滚轮组11,以确保相邻两所述门排1的顺畅运行。本实施例中,所述滚轮组11包括安装在所述门排11上端的上导轮11-1、压轮11-2和安装在所述门排1下端的下导轮11-3和托轮11-4,所述上导轮11-1和所述下导轮11-3抵靠在相邻两所述门排1之间,压轮11-2和托轮11-4分别抵靠在前一门排的上侧和下侧。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的不同,在前一门排上另外设置分别与所述压轮11-2和所述托轮11-4配合的凸边,能起到同样的限位效果;不限于本实施例。

通过上述的结构和原理的描述,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基础上采用本领域公知技术的改进和替代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项及其等同物限定之。具体实施方式中未阐述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或公知常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