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座雨伞式婴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117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座雨伞式婴儿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座雨伞式婴儿车,尤指一种于习知可折收的雨伞式婴儿车上增设一前座,以构成具有双座之雨伞式婴儿车。
查习知婴儿车中,以轻便、体积小、易携带、易伸展折收、构造简单及价格低廉等因素,而最广为使用之婴儿车当属一般习知的可折收成束状之单座雨伞式婴儿车A(如图8所示),其座椅部1主要包括,一对设有脚轮的后倾状两侧前架杆2;一对枢结于两侧前架杆2间及设有脚轮之后部架杆3间向前上方斜伸的两侧座垫杆4;一对枢结于下部交叉杆5;一系挂于该两侧前架杆2与两侧座垫杆4之间的座椅形座套A;一个由左右臂杆61、62及挡止部63构成的锁止装置6,其设于车架后部于下部两侧之间仅可单向枢折,可保持车架展开及折收。
上述习知雨伞式婴儿车的不利之处,在于其仅能供一个婴儿乘座,对于许多家中有孪生儿或两位婴、幼儿之家庭而言,当大人欲同时携带两位婴幼儿外出时,则因该婴儿车仅能乘座一人,除非备两部婴儿车,否则无法同时携带二人,此对一般家庭而言将增加其负担,而且一人亦无法同时兼顾两台婴儿车或同时推着走,而不用时,又须占两个车位空间而极感不便,此为该种单座雨伞式婴儿车之缺点,实有予以改良创新之必要。又,习知双座婴儿车的车身构架极为复杂、笨重且形体甚大,而致制造成本甚高,推行、折收、携带及存放等都极为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座雨伞式婴儿车,系将一般习知单座雨伞式婴儿车的座椅部之两侧座垫管予以向前延长,于此延长的两侧座垫管上,另装设一个可伸展及折收的前座部,并令此前座部重心仍在前后轮范围内,以构成具有双座之雨伞式婴儿车,可供两位婴儿一前一后乘坐,其使用极为便利且构造精简、轻便,以致其制造成本低廉,携带、存放及使用皆甚便利。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特点及功效,可依照附图及就实施例构造之说明,而获得更进一步了解。


图1系本实用新型的双座雨伞式婴儿车之第一实施例构造,呈伸展而可供使用状态的侧视图;图2系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构造,呈折收状态的侧视图;图3系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构造之前座椅的透视图;图4系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构造之前座椅的枢折部及展开用卡掣的透视图;图5系本实用新型前座之横撑杆呈伸展及折收时的示意正视图;图6系本实用新型前座椅部之下撑杆张合状态的示意侧视图;图7系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之前座椅部的透视图;图8系习知单座雨伞式婴儿车的透视图。
首先,就本实用新型双座雨伞式婴儿车的第一实施例详细说明之。
本实用新型双座雨伞式婴儿车的第一实施例构造如
图1至图6所示,其包括一主要于两侧前车架杆2及两侧座垫杆4间设有一座椅部1的单座雨伞式婴儿车A(请参照图7),及一连设于此婴儿车A座椅部1之前方的前座椅部B。
上述单座雨伞式婴儿车A之大部分构造,因属习知而不予赘述。于此仅就有关本实用新型主要特征的前座椅部B说明之。
上述前座椅部B如
图1至图5所示,主要包括一对连设于该两侧座垫杆4前端适量向前延长之前座垫杆41,即此系将上述两侧座垫杆4自其与两侧前架杆2枢接之部位向前延长相当长度,以构成前座垫杆41;一对下端枢结于此对前垫杆41上,且于两侧之间设有平行枢结之背支撑杆件71的前座椅背杆7;一对由上、下杆部81、82构成的扶手杆8,其两端枢结于前座椅背杆7与前座垫杆41前端之间,且中间端枢结一起;一对自扶手杆8下杆部82下端向下延长连设供跨装一带状踏垫84的脚踏杆83;一可系装于前座背杆7与座垫杆41之间座椅形可折叠的座套9;一设于前座垫杆41前端与扶手杆8下杆部82之间控制前座张合用卡掣10;一跨设于两侧前座垫杆41之间伸展角度略小于180°可单向弯折的横撑杆20一对跨设于两侧前座垫杆41与两侧前架杆2下段之间伸展角度略大于180°可单向弯折的前座支撑杆30。

图1、3、4所示,上述前座椅部B张合用卡掣10系包括有一枢设于前座垫杆41前端于枢点前方底部设有一卡合凹部102的卡合板101;一固定于邻近扶手杆8下方杆82下部的卡合突销103;及一可使卡合板101弹性复位的弹簧104;当前座椅部B展开后,张合用卡掣10之卡合板101可自动卡止于对应的卡合突销103上,而无法向前折收逐能保持展开状态。另一方面,扶手杆8下部82于下端枢点略上方部位是卡抵于后方的前座垫杆41前端上缘42,从而可保持一定的后倾角度,亦即可达成构架的一定形体的展开。而且,当欲折收此前座椅部B时,只要藉卡掣10之操作部105扳起卡合板101,即可解脱其与卡合突销103之间卡止关系,而向前枢动折收呈图2所示收合状态,即其椅背杆7、扶手杆8之上、下杆部81、82及前座垫杆41系构成四连杆机构,而在整体车身于展开状态下,此前座椅部B可单独枢动展开及折收,则可视需要予以张合使用。
上述横撑杆20如图3、4、5所示,其包括有左、右撑杆201、202及一以两端枢结于左、右撑杆201、202之间的中间端防止反折用接头203,按此横撑杆20两端枢点a、d与中间端枢点b、c的连线下方夹角θ1(如图5所示)须小于180°,亦即其伸展角度须小于180°,以利配合后述整体车身折收为束状的动作,又因其不致向上反折,而于承受负荷时,能支撑于两侧座垫杆41之间,增加前座椅部B的稳固性。
上述前座支撑杆30亦为藉上、下撑杆301、302中间枢结一起仅可单向弯折的构造,借以一邻近中间枢点303处的挡止边304挡止;另外,尚设有一弹簧305可限制其弯折伸展的角度,本例前座支撑杆30于展开时呈夹角θ2略大于180°之略反折状态,当其枢动折收时,则如图2所示及图6虚线所示呈收合状态,按此座部支撑杆30展开如
图1所示之略反折状态时,可有效支撑前座椅部B,使构架更为稳固而耐负荷,其配合整体车身展开及折收时的张合动作及操作详述如下。
按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双座雨伞式婴儿车,当使用时,首先仍如同习知单座雨伞式婴儿车予以展开而呈
图1及图3所示,接着在此车身展开状态可踩下锁止装置6而锁定车身,因该锁止装置6为久已习知的构造故不予赘述。此时,上述前座支撑杆30如
图1虚线所示,呈伸展夹角θ2略小于180°的弯折状态,随后,使用者可以双手稍用力向后方(如
图1中箭头C方向)压迫座部撑杆30的中间部分,使其于强迫前座垫杆41及下节前架杆2略为向上下方(如
图1中箭头D之方向)弹性迫开的状态下,迫使其中间部分枢动越过上、下枢点e、f之连线后方,而呈夹角θ2略大于180°之略反折状的卡止状态,则可支撑前座椅部B之负荷而使前座椅部B更为稳固;又,此一状态下的前座支撑杆30是可受到弹簧305的拉力而不易前屈解脱,而其最主要是藉前座垫杆41及前架杆2的弹性恢复原形体,而使前座支撑杆30绝不致受到震动等轻易前屈解脱其反折卡止状态,而自然确保安全;另一方面,在此对前座支撑杆30未解脱反折卡止之前,即使锁止装置6被意外解脱时,车身亦无法折合,进一步增加车体的安全性,故配合此撑杆30可使车身双重锁止,更能防止车身意外折合夹伤婴儿之事故,益增其安全性。
接着,即可依前述方法展开前座椅B,其间,背支撑杆71及横撑杆20亦可自动随之横向展开,且张合用卡掣10可自动卡止前座椅部B的构架,即可供两位婴儿一前一后乘坐。
当不使用婴儿车时,可先扳起该卡掣10的卡合板101以解脱其与卡合突销103间的卡止,而解脱前座椅部B构架的卡止,接着,将前座椅背7向前枢动即可折合前座椅部B(如图2所示)。随后,再依前述相反的步骤及动作以双手将前座支撑杆30略用力向前扳动,即可使之恢复如
图1虚线所示前屈状态,此状态下弹簧305的力量设定为无法使前座垫杆41与前架杆2间迫开的较小力量,不致于将前屈的前座支撑杆30向后拉回,而无碍后续的车身折收操作。
最后,如同习知雨伞式婴儿车的折收操作,以脚尖扳起后下方之车身张合用锁止装置6,即可解脱其锁止而行整体车身之折合,其间,前座椅部B的背支撑杆件71,横撑杆20及前座支撑杆30等皆可随之一体自动折合,而使车身折收成为束状(如图2所示),且折收后之前座椅部B呈夹于前架杆2上段与下段之间,而仍维持束状之甚小形体,以利于携带及存放。
其次,就本实用新型双座雨伞式婴儿车的第二实施例构造说明之。
如图7所示,本例与第一实施例构造大部分相同,其中唯一不同之处在于本例之前座椅部B′构造,即本例之前座椅部B′是仅以一具有座椅形状可折叠的座套9′,直接藉其周边安装部91及螺丝10固定于两侧前架杆2之间,以构成前座椅部B′而更简化构造,唯其间仍装有前一实施例的前座支撑杆30及横撑杆20。
按上述本实用新型双座雨伞式婴儿车,因其是于习知的最为便利及价廉的雨伞式婴儿车连设一可配合整体车身伸展及折收的前座椅部,其构造简单、成本低廉,且可供两位婴儿一前一后乘坐,携带及使用上皆极为便利,另一方面,藉其锁止装置可有效防止车身的意外折收,故本实用新型堪称新颖而实用。
权利要求1.一种双座雨伞式婴儿车,尤指一种于习知可折收成束状的单座雨伞式婴儿车增设一座位,以构成具有双座之雨伞式婴儿车,其特征在于上述雨伞式婴儿车前伸之两侧座垫杆,系自其与两侧前架杆枢接处向前延伸适量长度,而于此延长为前座垫杆之两侧座垫杆上装设有一可伸展及折收的前座椅部而构成具有双座雨伞式婴儿车。
2.依权利要求1所述双座雨伞式婴儿车,其特征在于上述前座椅部主要包括一对连设于该两侧座垫杆前端适量向前延长之前座垫杆,即此系将上述两侧座垫杆自其两侧前架杆枢接之部位向前延长相当长度,以构成前座垫杆;一对下端枢结于此前座垫杆上,且于两侧之间设有平行枢结之背支撑杆件的前座椅背杆;一对由上、下杆部构成的扶手杆,其两端枢结于前座椅背杆与前座垫杆之间,且中间端枢结一起;一对自扶手杆下杆部下端向下延长连设供跨装一带状踏垫的脚踏杆;一可系装于前座椅背杆与座垫杆之间座椅形可折叠的座套;一设于前座垫杆前端与扶手杆下杆部之间控制前座张合用卡掣;一跨设于两侧前座垫杆之间伸展角度小于180°可单向弯折的横撑杆;一对跨设于两侧前座垫杆与两侧前架杆下段之间伸展角度略大于180°可单向弯折的前座支撑杆。
3.依权利要求1所述双座雨伞式婴儿车其特征在于上述前座椅部B可为仅以一具有座椅形状可折叠的座套,直接藉其周边安装部及螺丝固定于两侧前架杆之间,以构成前座椅部。
专利摘要一种双座雨伞式婴儿车,尤指一种于习知可折收成束状的单座雨伞式婴儿车上增设一前座位的双座雨伞式婴儿车。其特征在于上述雨伞式婴儿车为座椅部前伸之两则座垫杆,系自其与两侧前架杆枢接处向前延伸适量长度,而于此延长的两侧座垫杆上装设一可伸展及折收的前座椅部,以构成具有双座之雨伞式婴儿车。
文档编号A47D13/02GK2047141SQ8920718
公开日1989年11月8日 申请日期1989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1989年5月10日
发明者彭世正 申请人:彭世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