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式多功能婴儿保健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2128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座椅式多功能婴儿保健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保健车,更具体地说,是一种能变换使用方式如婴儿床、车等的婴儿保健车。
现有技术中婴儿车虽然种类繁多,也不乏能变换使用方式,但共同存在的问题是作为在车和床之间变换使用的婴儿车,宽度不适,作床太窄、作车又太宽;此外,迄今还没有一种能变换成自行车小儿座椅的婴儿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变换车体宽度、并能变换成自行车小儿座椅的婴儿车,以改善使用效果、提高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框架分段铰接,其特征是a、采用由内框和外框构成的双层框架,管状内框横担一侧有一沿其轴向的槽;外框由分体的左、右框构成,左、右外框横担插入在内框横担内,端部连接可沿槽滑动并伸出槽的挡头,左、右外框横担之间设置弹簧,在外框横担的根部有一卡槽,相应处的内框外侧有一可卡入卡槽的卡牙;b、在外框的尾部和中部分别固定可收折的前支腿和后支腿,支腿底部安装脚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一物多用,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变换成床、推车、和小儿自行车座椅,使得物尽其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同时还在于根据不同的需要,其车身或宽或窄,如作床,采用宽车身,为婴儿提供宽松舒适的卧具;作推车,采用窄车身;作自行车小儿座椅时,其收窄的车身使整车结构紧凑,使用安全。


图1为本实用新型框架结构示意图图2为婴儿推车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为婴儿床使用状态示意图以下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参见
图1,整车框架采用双层结构,包括内框1和外框2,其中外框2分为左右外框。内框横担3为管状;一侧沿其轴向开有槽4,在内框横担3的管内放置弹簧6,左、右外框的横担分别自内框横担3的两侧插入,并抵住弹簧6。在外框横担5的端部固定连接挡头7,挡头7可在内框横担3的槽4中滑动,并伸出槽4。外框横担5的根部有一卡槽8,相应位置的内框外侧有一卡牙9,可卡入在卡槽8中,各处的卡牙9由卡牙连杆联动。
拉动连杆,卡牙9退出卡槽8,由于弹簧6的弹力,外框2被弹出,挡头7用以抵挡外框不至被弹出脱离内框1,这样,车身即被展宽;反之,用力向内压入外框2,并将卡牙9卡入卡槽8,车身即被收窄。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整体车架为分段铰接式,在外框2的尾部和中部分别固定可收折的前支腿12和后支腿13,支腿底部安装脚轮。将前支腿12和后支腿落下,框架前段折起作靠背即成推车。本实施例同时设置活页式左右护腿,分别由两活页构成,外侧活页10分别连接在两只前支腿12上,内侧活页11与外侧活页10铰接。当将其作为自行车小儿座椅时,该护腿可保护小儿腿脚不至被自行车擦伤。
图3所示为婴儿晃床。将整体车架包括框架前段14和前支腿12展平即成床体。其晃脚15两段铰接构成,晃脚前撑16套在车架外框上,晃脚后撑17撑顶在车架前段的外框上。晃脚收折后成为图3所示推车中的扶手。
权利要求1.座椅式多功能婴儿保健车,其框架分段铰接其特征在于a、采用由内框(1)和外框(2)构成的双层框架,管状内框横担(3)一侧有一沿其轴向的槽(4);外框由分体的左、右框构成,左、右外框横担(5)插入在内框横担(3)内,端部连接可沿槽(4)滑动并伸出槽(4)的挡头(7),左、右外框横担(5)之间设置弹簧(6),在外框横担的根部有一卡槽(8),相应处的内框外侧有一可卡入卡槽(8)的卡牙(9);b、在外框(2)的尾部和中部分别固定可收折的前支腿(12)和后支腿(13),支腿底部安装脚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保健车,其特征在于设置活页式左右护腿,分别由两活页构成,外侧活页(10)分别连接在两只前支腿(12)上,内侧活页(11)与外侧活页(10)铰接。
专利摘要座椅式多功能婴儿保健车,其框架分段铰接,特征是采用由内外框构成的双层框架,管状内框横担有一轴向槽;外框由分体的左、右框构成,外框横担插入在内框模担内,端部连接挡头,在左右外框横担之间设置弹簧,在外框横担根部有一卡槽,相应处的内框外侧有一可卡入卡槽的卡牙。同时在外框的尾部和中部固定可收折的前后支腿,支腿底部安装脚轮。本实用新型可作婴儿推车、晃床、自行车小儿座椅等,一物多用,且床身宽度可以宽窄调节。
文档编号A47D1/00GK2214773SQ94249030
公开日1995年12月13日 申请日期1994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1994年12月29日
发明者王晓辉 申请人:王晓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