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可调通风型站台门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663061阅读:来源:国知局
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8]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轨道交通可调通风型站台门,如图1所示,包含用于分隔行车轨道与站台的固定门101 (实线表示)、可开启的对应地铁车厢门的活动门102 (虚线表示)、以及设置于站台两端的端头门103 (虚线表示)。图1从俯视角度示出了各类站台门与轨道的相对位置。
[0029]如图2和图3所不(图2为端头门,图3为固定丨]和活动门),在端头门103、固定门101和活动门102的上方、以及固定门101的下端部,分别设有通风口,通风口靠近轨道的一侧设置可启闭的条形风阀;在通风口靠近站台的一侧设置有圆形通风百叶窗104,通风百叶窗104的叶片105的截面呈弧形。(由于从正视角度通风口和风阀均位于通风百叶窗后面,被通风百叶窗覆盖,因此在图2和图3中未标示出通风口和风阀。)相对条形百叶窗,圆形通风百叶窗叶片结构受力更合理,叶片强度、刚度更好,在风力很大的情况下,不容易产生风箫声(即萧叫),且能更好过滤空气中的灰尘。
[0030]其中,端头门103、固定门101和活动门102上的条形风阀如图4所示。
[0031]在通风口靠近站台的一侧设置的圆形通风百叶窗104如图5所示(图5为图2图3中通风百叶窗的放大图)。圆形通风百叶窗的104叶片105的截面呈弧形,圆形通风百叶窗104的上半部分叶片的截面呈上旋弧形,下半部分叶片的截面呈下旋弧形,如图6所示。从而可以有效调整风向,防止活塞风正面对准乘客直吹,使风吹到候车乘客身上无不舒适感觉。
[0032]或者,也可以将设置于站台门上方的通风百叶窗的叶片的截面设计为上旋弧形,将设置于站台门下方的通风百叶窗的叶片的截面设计为下旋弧形。
[0033]从图1中可以看出,端头门位于轨交车站头尾两端,门体位置垂直于轨道,即端头门门体正面迎向列车行进方向,因此其所在位置所受到的活塞风风力最大,在端头门上方设置风阀和通风百叶窗,能够整体提升站台的进风量。在风阀的外侧安装圆形通风百叶,可以使换风效果达到最佳。在通风口外侧设置圆形通风百叶窗,相对条形百叶窗,其叶片结构受力更合理,叶片强度、刚度更好,在风力很大的情况下,不容易产生风箫声(即萧叫),且能更好过滤空气中的灰尘。
[0034]由于弧形叶片的结构牢固程度和稳定性高于板式叶片,因此在轨交车辆进站时产生巨大的活塞风的情况下,安装弧形叶片的站台门不容易产生震动和箫叫声音。且通过该弧形叶片,可以有效调整风向,上半部分风向朝上,下半部分风向朝下,使活塞风不会对着乘客直吹,确保风吹到候车乘客身上无不舒适感觉;且可以有利于阻止空气尘埃进入站台区域,保持站台清洁。
[0035]上述风阀的叶片可以在O度到180度的范围内调节定位。风阀的叶片调节至接近O度时(如O度-10度),风阀的各叶片之间相互重叠,从而封闭该风阀对应的通风口。使得站台处于封闭状态。有效避免站内空调风的外泄。在叶片调节至其他角度时,站台处于通风状态,此时可以有效地利用车辆进站时的活塞风对站台进行换气。
[0036]作为进一步改进,本实施方式中的风阀为电动风阀,如图4和图7所示,其中,图4为电动风阀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4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该电动风阀包含:驱动电机201、驱动曲柄202、连杆203、多个传动曲柄204、多个叶片轴205,和多个风阀叶片206,每个叶片轴205对应一片风阀叶片206。其中,驱动曲柄202与驱动电机201传动相连,相当于驱动电机的转动输出端,连杆203分别与驱动曲柄202和传动曲柄204传动相连,多个传动曲柄204沿连杆203等间隔分布,分别与连杆203传动相连,每个叶片轴205与一传动曲柄204传动相连,各风阀叶片206分别安装在各叶片轴205上。驱动电机201通电后提供一个旋转的扭矩,通过驱动曲柄202带动连杆203转动,连杆203又带动各传动曲柄204转动,各传动曲柄204带动各叶片轴205转动,各叶片轴205带动安装在该轴上的风阀叶片206转动一个角度,最终实现所有的风阀叶片的同步转动。采用该结构,通过一个驱动电机可以同步驱动各风阀叶片进行转动,且保证各风阀叶片转动角度的一致性。
[0037]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同样涉及一种轨道交通可调通风型站台门,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其区别在于,第一实施方式中,圆形通风百叶窗的叶片的截面呈弧形,而本实施方式中,圆形百叶窗为平板镂空结构,其截面如图8所示。
[0038]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同样涉及一种轨道交通可调通风型站台门,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其区别在于,第一实施方式中,风阀为条形风阀,通风百叶窗呈圆形。而本实施方式中,通风口为圆形通风口,风阀为圆形风阀,通风百叶窗呈圆形,圆形通风口和圆形风阀的位置与圆形百叶窗相对应,圆形风阀如图9所示。
[0039]虽然通过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主权项】
1.一种轨道交通可调通风型站台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站台门的上方和/或下方设有通风口,在所述通风口靠近轨道的一侧设置可启闭的风阀,在所述通风口靠近站台的一侧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圆形通风百叶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可调通风型站台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通风百叶窗的叶片的截面呈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交通可调通风型站台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通风百叶窗的上半部分叶片的截面呈上旋弧形,下半部分叶片的截面呈下旋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交通可调通风型站台门,其特征在于,设置于站台门上方的通风百叶窗的叶片的截面呈上旋弧形,设置于站台门下方的通风百叶窗的叶片的截面呈下旋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可调通风型站台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百叶窗为平板镂空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可调通风型站台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阀为条形风阀;或者 所述风阀为圆形风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可调通风型站台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阀的叶片在O度到180度的范围内调节定位; 所述风阀的叶片调节至接近O度时,风阀的各叶片之间相互重叠,封闭该风阀对应的通风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可调通风型站台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阀为电动风阀,包含:驱动电机、驱动曲柄、连杆、多个传动曲柄、多个叶片轴和多片风阀叶片,所述驱动曲柄与驱动电机传动相连,所述连杆与驱动曲柄传动相连,多个传动曲柄沿连杆等间隔分布,分别与连杆传动相连,多个叶片轴分别与各传动曲柄传动相连,所述各风阀叶片分别安装在各叶片轴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轨道交通可调通风型站台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台门至少包含设置于站台两端的端头门; 在所述端头门的上方设有通风口,在所述通风口靠近轨道的一侧设置可启闭的风阀,在所述通风口靠近站台的一侧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圆形通风百叶窗。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轨道交通可调通风型站台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台门至少包含:用于分隔行车轨道与站台的固定门、可开启的对应地铁车厢门的活动门; 在所述固定门和活动门的上方、和所述固定门的下端部,分别设有通风口,在所述通风口靠近轨道的一侧设置可启闭的风阀,在所述通风口靠近站台的一侧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圆形通风百叶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可调通风型站台门,在站台门的上方和/或下方设有通风口,通风口靠近轨道的一侧设置可启闭的风阀,在通风口靠近站台的一侧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圆形通风百叶窗。相对条形百叶窗,圆形通风百叶窗的叶片结构受力更合理,叶片强度、刚度更好,在风力很大的情况下,不容易产生风箫声(即萧叫),且能更好过滤空气中的灰尘。
【IPC分类】E06B7-02, E06B7-04, E06B7-08, B61B1-02
【公开号】CN204371053
【申请号】CN201420716557
【发明人】史和平, 尹显鳌
【申请人】上海嘉成轨道交通安全保障系统股份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2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