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吸尘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759042阅读:来源:国知局
型的限制。
[00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及“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9]如图1至6所示,其是一种自动吸尘器,包括底壳1、端盖2、前顶板结构3、储料盒
4、吸尘电机5、过滤挡板14、复位结构、两个动轮结构、两个以上的微触动开关7、两个以上光感应开关8、转向轮结构、电源模块10及控制板13 ;其中在所述底壳I的上设有第一吸尘口 12,所述复位结构安装在底壳2上,
[0030]所述动轮结构安装在底壳I上从而带动吸尘器运动,所述转向轮结构安装在底壳I上从而控制吸尘器的转向,所述端盖2安装在底壳I上,在端盖2上设有插装口 21 ;
[0031]所述储料盒4位于插装口 21内,在储料盒4上设有第二吸尘口 41及吸风口 42,在储料盒4内位于第二吸尘口处41设有凸沿43,所述第二吸尘口 41与第一吸尘口 12连通,所述过滤挡板14设在储料盒4内,第二吸尘口 41与吸风口 42通过过滤挡板14连通;
[0032]所述吸尘电机5安装在端盖2内,吸尘电机5的吸气口 51与吸风口 42连通,吸尘电机5的排风口 52与端盖2外连通;
[0033]所述前顶板结构3包括U形板31及U形支撑架32,所述U形板31安装在U形支撑架32上,所述U形支撑架32活动的安装在底壳I的前端部,U形支撑架32可与复位结构配合从而使U形支撑架32复位;
[0034]所述微触动开关7安装在底壳I的前端,所述U形支撑架32可触动微触动开关7从而使微触动开关7导通,光感应开关8安装在底壳I的前端部;
[0035]所述电源模块10及控制板13均安装在底壳I上,所述控制板13控制吸尘风机5、动轮结构、微触动开关7、光电感应开关8及转向轮结构的工作,所述电源模块10为上述器件提供工作电压。
[0036]使用时,动轮结构及吸尘电机5开启,吸尘器前进,灰尘通过第一吸尘口 12吸入储料盒4中,当灰尘遇到挡尘板41时滑落进储料盒4内;当吸尘器前进遇到阻挡物时,顶板31受到挤压,带动U形支撑架32小幅度运动并触碰到微动触碰开关7,控制板13接受信号,然后控制转向轮结构旋转;当吸尘器悬空时,光感应开关8检测到悬空信号,控制板13接收信号,控制动轮结构及转向轮结构,使吸尘器后运行并旋转,从而避开悬空处。
[003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U形支撑架32上设有横杆322,在U形支撑架32前端部及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三个定位孔321,在底壳I上设有定位柱16,所述定位孔321与定位柱16间隙配合;在U形支撑架32的两端还设有复位弹簧323,所述复位弹簧323套装在定位柱16上,复位弹簧323的一端抵靠在前顶板31上,另一端设在底壳I上;在底壳I的前端部设有两个卡位11,所述复位结构包括两个第一复位弹簧15,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5安装在相应的卡位11上,U形支撑架32与第一复位弹簧15的端部相抵靠。使用时,横杆322可增强U形支撑架32的韧性,当前顶板31受挤压时,U形支撑架32反应更加灵敏,所述复位弹簧323可以防止前顶板受挤压时产生卡死现象,两个第一复位弹簧15使U形支撑架32与底壳I弹性配合。
[003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壳I的底部还设有挡板结构,所述挡板结构包括挡板17及第二复位弹簧18,所述挡板17安装在底壳I的底部,所述第二复位弹簧18 —端抵靠在挡板17上,另一端抵靠在底壳I的底部。
[003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动轮结构包括电机61及滚轮6,所述电机61安装在底壳I内,所述滚轮6与电机61轴连接从而带动吸尘器运动,所述控制板13控制电机61的工作,所述电源模块10为电机61提供工作电压。
[004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向轮结构包括转向轮9及转向控制器91,所述转向轮9安装在底壳I的底部,所述转向控制器91安装在底壳I内且与转向轮9连接从而控制吸尘器转向,所述控制板13控制转向控制器91,所述电源模块10为转向控制器91提供工作电压。
[0041]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8所示,在所述端盖2的插装口 21的底部安装有自动锁扣19,在所述储料盒4上设有插钩44,所述插钩44可插在自动锁扣19中从而将储料盒4定位在插装口 21中。
[004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在所述控制板13上设有第一至第十四三极管Q1-Q14、场效应管M0S、二极管D、第一至第二十七电阻R1-R27、控制芯片U1、稳压二极管ZD、电容C及电解电容EC ;其中所述一动轮结构的电机61 (即图9中的标号M2)的一端分别与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及第十三极管QlO的发射极电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九三极管Q9的发射极及第六三极管Q6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另一动轮结构的电机61 (即图9中的标号Ml)的一端分别与第七三极管Q7的集电极及第十二三极管Q12的发射极电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第十一三极管Qll的发射极及第八三极管Q8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l的型号为TM57PA40,控制芯片Ul的2脚通过第八电阻R8分别与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及第十三三极管13的集电极电连接,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分别接电源模块10 (即图9中的标号EMAI脚及第十电阻RlO的一端,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分别与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及第十电阻RlO的另一端电连接,第十三极管QlO的集电极接电源模块10 (即图9中的标号E)的3脚,第十三极管QlO的基极通过第九电阻R9与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九三极管Q9的集电极接电源模块10 (即图9中的标号3脚,第九三极管Q9的基极通过第十二电阻R12与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电连接;控制芯片Ul的4脚通过第十一电阻Rll与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电连接,第六三极管Q6的发射极分别与电源模块10 (即图9中的标号E)的I脚、第七电阻R7的一端及第十三三极管Q13的发射极电连接,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及第六三极管Q6的基极电连接,第十三三极管Q13的基极通过第十四电阻R14与控制芯片Ul的4脚电连接;控制芯片Ul的6脚通过第十三电阻R13与场效应管MOS的栅极电连接,场效应管MOS的源极接电源模块10 (即图9中的标号E)的I脚,场效应管MOS的漏极分别与二极管D的阳极及吸尘电机5 (即图9中的标号M3)的一端电连接,二极管D的阴极及吸尘电机5 (即图9中的标号M3)的另一端均与电源模块10 (即图9中的标号3脚电连接;所述第七三极管Q7的发射极与电源模块10(即图9中的标号E)的I脚及第四电阻R4的一端电连接,第七三极管Q7的基极分别与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及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十二三极管Q12的集电极接直流电源E的3脚,第十二三极管Q12的基极通过第三电阻R3与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分别与第八三极管的基极及第一电阻Rl的一端电连接,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分别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及第十四三极管Q14的集电极电连接,第一电阻Rl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十四三极管Q14的发射极、第八三极管Q8的发射极及电源模块10 (即图9中的标号I脚电连接,第十四三极管Q14的基极通过第十三电阻R13与控制芯片Ul的9脚电连接;所述第i^一三极管Qll的集电极接电源模块10 (即图9中的标号3脚,第十一三极管Qll的基极通过第六电阻R6与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第五电阻R5与控制芯片Ul的9脚电连接;所述第十八电阻R18的一端、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电解电容EC的负端、电容C的一端及稳压二极管ZD的正端与控制芯片Ul的10脚及电源模块10 (即图9中的标号I脚电连接,电解电容EC的正端、电容C的另一端、稳压二极管ZD的负端、第二十六电阻R26的一端、第二十七电阻R27的一端、第十九电阻R19的一端、第二十四电阻R24的一端、第二十五电阻R25的一端、第二十电阻R20的一端、第二十二电阻R22的一端及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与控制芯片Ul的11脚及12脚电连接,第二十六电阻R26的另一端、第二十七电阻R27的另一端及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与电源模块10 (即图9中的标号E)的3脚电连接;控制芯片Ul的13脚分别与两微触动开关7 (即图中的K1、K2)的一端电连接,两微触动开关Κ1、Κ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十八电阻R18的另一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