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摇摆水花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4974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动摇摆水花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卫浴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动摇摆水花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智能马桶的按摩冲洗功能只能由电机来驱动实现,喷头上的水自身只能直射出水,并不会实现按摩功能。一般的臀、妇洗的喷口出水冲力都比较大,对于有皮肤疾病的人来说,较强的水冲力会造成疼痛感,这类人群是无法来使用这样的冲洗功能。如,中国发明专利ZL94102468.7公开了一种清洗人体局部的卫生清洗装置,通过将其喷出清洗水的多个喷出孔的轴线设置成规定的倾斜角,以使其在清洗喷嘴的喷出端面至被清洗部之间相互交叉,再通过设置紊流生成装置,或者,再通过设置与各喷孔对应的两条流道,以及控制供应给这两条流道的流量比率的流量比控制阀,使同一喷嘴既可产生集中的清洗喷射流又可产生可进行适合人体局部清洗的广范围清洗的摆动喷射流,从而能提高清洗效率并满足使用者的各种不同清洗要求。上述发明的技术方案存在的不足即是喷头上的水自身只能直射出水,并不会实现按摩功能,而且喷口出水冲力都比较大,对于有皮肤疾病的人来说,较强的水冲力会造成疼痛感,这类人群是无法来使用这样的冲洗功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010500653.8公开了 一种卫生洗净装置,具备:喷嘴,形成有喷出洗净水的喷水孔;喷水装置,从所述喷水孔向所述女性使用者的局部作为中空圆锥状液体薄膜流喷射洗净水;粒状流生成装置,在所述液体薄膜流着水至所述局部之前,生成由粒化水团构成的断断续续的粒状流以充填所述液体薄膜的内部。该卫生洗净装置能够对比以往的下身洗净范围更广的洗净区域均等地着水而一次性迅速清洗该洗净区域,对于女性敏感部位的洗净不会给中心部位带来过度的强烈刺激感以及被擦拭感觉等不快感,而且可抑制洗净水飞散至希望洗净区域以外的区域。但其技术方案仍然是采用电机来驱动实现,喷头上的水自身只能直射出水,并不会实现按摩功能。同时,由于采用电机驱动,成本高、维护困难、装配工序复杂、不利于将马桶整体设计得更精致。国际申请号W002055795公开了一种吐水装置,通过水流冲击活动喷头,带动喷头作划圆运动,实现喷射水流方向的变化。但由于活动喷头在工作状态下始终处于被动运动中,容易损坏,而且结构复杂、组装工序多,维护成本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需电机驱动,可自身实现按摩功能,并且水花柔和、冲洗舒适、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维护方便的自动摇摆水花的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0011]一种自动摇摆水花的装置,包括喷头本体、喷头摇摆件,所述的喷头摇摆件安装在喷头本体内设有的型腔中,型腔设有喷口,喷头摇摆件喷射水通过所述的喷口喷出;喷头摇摆件设置有进水腔、流体回路通道、交叉出水结构,按水流流经顺序设置,依次为:进水腔、流体回路通道、交叉出水结构;流体回路通道对水流进行分路,呈交替分流,交叉出水结构为分路的水流的汇合处,并驱使分路的水流交叉喷出。作为优选,进水腔的出水口为上宽下窄的通道。作为优选,所述的出水口为锥形或漏斗形通道。作为优选,所述的进水腔还包括稳流腔,用于对进入流体回路通道的水流进行稳流;所述的稳流腔设置于进水腔的进水口与出水口间,为截面宽于进水口与出水口截面的腔体。作为优选,所述的稳流腔内设置有稳流组件,所述的稳流组件位于出水口处且不与出水口接触,用于阻挡水流直接流出出水口。作为优选,所述的稳流组件为至少一个以上的凸起件或柱体。作为优选,所述的流体回路通道为开口正对进水腔的出水口的U型壁,所述U型壁两端分别设有流体通道,连接至交叉出水结构;水流撞击U型壁后呈交替分流的方式从U型壁的两端随机地交替流出,进入流体通道。作为优选,所述的U型壁为左右对称结构,中心位置正对进水腔的出水口。作为优选,所述的流体回路通道为与进水腔的出水口相连的弧形通道,所述的弧形通道两端分别设有流体通道,连接至交叉出水结构;水流撞击弧形通道后呈交替分流的方式从弧形通道两端随机地交替流出,进入流体通道。作为优选,所述的弧形通道为左右对称结构,中心位置正对进水腔的出水口。作为优选,所述的交叉出水结构包括交叉喷射组件、交叉喷射口,所述的交叉喷射组件位于流体回路通道下方,保证分路的水流形成夹角交叉喷出;所述的交叉喷射口设置在喷头摇摆件边缘正对交叉喷射组件的位置。作为优选,喷头本体内设置有过水通路,且与型腔相通,并且连通至摇摆喷头的进水腔的进水口。作为优选,所述的喷头本体还包括下盖,所述的过水通路设置在下盖上,装配完成后,下盖上的过水通路与摇摆喷头的进水腔的进水口连通。作为优选,所述的喷头摇摆件与喷头本体内壁形成一个封壳,喷头本体内壁为喷头摇摆件的边界表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简单的机械结构即可实现来回摇摆喷水,不需要电机带动,不仅节约成本,而且更容易生产与装配,能够达到节省空间的效果,使用上更安全,故障率低;同时也不需要设置摇摆喷头,摇摆喷头结构较复杂,相较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置,零件结构复杂,较不易加工装配,而且工作时始终需要处于运动状态,损耗较大,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更容易出现故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置为交叉出水的工作方式,是利用流体力学的原理,创造出的一种流体回路,使得所述的装置在实现门交叉出水的同时,出水的喷射力量较小,水花柔和,实现自动按摩的功能。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喷头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喷头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喷头主体的立体图;图4是喷头主体的剖视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1的喷头摇摆件的立体图;图6是实施例1的喷头摇摆件的正视图;图7是实施例2的喷头摇摆件的立体图;图8是实施例2的喷头摇摆件的正视图;图9是实施例2的下盖的立体图;图10是实施例3的喷头摇摆件的立体图;图11是实施例3的喷头摇摆件的正视图;图12是实施例4的喷头摇摆件的正视图;图13是实施例5的喷头摇摆件的剖视图;图14是实施例5的喷头摇摆件的立体图;图15是实施例6的喷头摇摆件的正视图;图16是实施例7的喷头摇摆件的正视图;图中:I是喷头本体,2是型腔,3是喷口,4是喷头摇摆件,5是进水腔,51是进水口,52是出水口,53是稳流腔,54是稳流组件,6是流体回路通道,610是U型壁,611是弧形通道,62是流体通道,7是交叉出水结构,71是交叉喷射组件,72是交叉喷射口,8是下盖,81是过水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种自动摇摆水花的装置,包括喷头本体1、喷头摇摆件4,所述的喷头摇摆件4安装在喷头本体I内设有的型腔2中,型腔2设有喷口 3,喷头摇摆件4喷射水通过所述的喷口 3喷出;喷头摇摆件4设置有进水腔5、流体回路通道6、交叉出水结构7,按水流流经顺序设置,依次为:进水腔5、流体回路通道6、交叉出水结构7,流体回路通道6对水流进行分路,呈交替分流,交叉出水结构7为分路的水流的汇合处,并驱使分路的水流交叉喷出。分路的水流是随机地交替分流。所述的进水腔5包括进水口 51、出水口 52,出水口 52与流体回路通道6相连,流体回路通道6与交叉出水结构7相连。喷头本体I内设置有过水通路81,且与型腔2相通,并且连通至摇摆喷头的进水腔5的进水口 51。所述的喷头本体I还包括下盖8,所述的过水通路81设置在下盖8上,装配完成后,下盖8上的过水通路81与摇摆喷头的进水腔5的进水口 51连通。所述的喷头摇摆件4与喷头本体I内壁形成一个封壳,喷头本体I内壁为喷头摇摆件4的边界表面。[0051]所述的出水口 52为上宽下窄的通道。作为实施方式,所述的出水口 52为锥形或漏斗形通道。所述的进水腔5还包括稳流腔53,用于对进入流体回路通道的水流进行稳流。所述的稳流腔53设置于进水口 51、出水口 52间,为截面宽于进水口 51与出水口 52截面的腔体。所述的稳流腔53内设置有稳流组件54,用于阻挡水流直接流出出水口 52。所述的稳流组件54位于出水口 52处且不与出水口 52接触。所述的稳流组件54为至少一个以上的凸起件或柱体。所述的流体回路通道6为开口正对进水腔5的出水口 52的U型壁610,所述U型壁610两端分别设有流体通道62,连接至交叉出水结构7。水流撞击U型壁610后呈交替分流的方式从U型壁610的两端随机地交替流出,进入流体通道62。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所述的U型壁610为左右对称结构,中心位置正对进水腔5的出水口 52。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流体回路通道6为与进水腔5的出水口 52相连的弧形通道611,所述的弧形通道611两端分别设有流体通道62,连接至交叉出水结构7。水流撞击弧形通道611后呈交替分流的方式从弧形通道611两端随机地交替流出,进入流体通道62。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所述的弧形通道611为左右对称结构,中心位置正对进水腔5的出水口 52。所述的交叉出水结构7包括交叉喷射组件71、交叉喷射口 72,所述的交叉喷射组件71位于流体回路通道6下方,为上宽下窄结构,保证分路的水流形成夹角交叉喷出;所述的交叉喷射口 72设置在喷头摇摆件4边缘正对交叉喷射组件71的位置。实施例1组装完成的喷头如图1、图2所示,一种自动摇摆水花的装置,包括喷头本体1、喷头摇摆件4、下盖8。如图3、图4所示的喷头本体I内设有型腔2,型腔2设有喷口 3。所述的型腔2用于安装喷头摇摆件4,喷头摇摆件4喷射水通过所述的喷口 3喷出。喷头本体I内设置有过水通路81,且与型腔2相通,并且连通至摇摆喷头的进水腔5的进水口 51。如图5、图6所示,喷头摇摆件4设置有进水腔5、流体回路通道6、交叉出水结构7,按水流流经顺序设置,依次为:进水腔5、流体回路通道6、交叉出水结构7,所述的进水腔5包括进水口 51、出水口 52,出水口 52与流体回路通道6相连,流体回路通道6与交叉出水结构7相连。进水腔5的进水口 51为截面呈四方形的通道,出水口 52为上宽下窄的通道,本实施例中,出水口 52为漏斗形通道。所述的进水腔5还包括稳流腔53,所述的稳流腔53设置于进水口 51、出水口 52间,为截面宽于进水口 51与出水口 52截面的腔体。本实施例中,稳流腔53为截面呈长方形的空腔,左右延伸至整个喷头摇摆件4的两边边缘。所述的稳流腔53内设置有稳流组件54,所述的稳流组件54位于出水口 52处且不与出水口 52接触。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稳流组件54为两个圆柱体,流体通过喷头摇摆件4的进水口 51后碰到圆柱体,使水流稳定下来,更均匀的流向锥形通道。所述的圆柱体也可以用凸起件替换。所述的流体回路通道6为开口正对进水腔5的出水口 52的U型壁610,所述U型壁610两端分别设有流体通道62,连接至交叉出水结构7。本实施例中,所述的U型壁610为左右对称结构,中心位置正对进水腔5的出水口 52。流体从进水腔5流出后进入流体回路形式的通道,通过分流,水流可由流体通道62的左右通道随机地交替流出。所述的交叉出水结构7包括交叉喷射组件71、交叉喷射口 72,所述的交叉喷射组件71位于流体回路通道6下方,为上宽下窄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交叉喷射组件71为不与流体回路通道6的U型壁610相接触的三角形结构。所述的交叉喷射口 72设置在喷头摇摆件4边缘正对交叉喷射组件71的位置。本实施例中,交叉喷射口 72为设置在喷头摇摆件4边缘的开口,交叉喷射组件71的三角形结构位于所述的开口中央位置,并且有一个角超出喷头摇摆件4底部边缘范围。水流从流体通道62的左右通道交替流出后,通过交叉出水口 52交替喷出喷头。所述的喷头摇摆件4与喷头本体I内壁形成一个封壳,喷头本体I内壁为喷头摇摆件4的边界表面。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喷头摇摆件4为左右两侧开放的结构,稳流腔53、流体通道62左右无侧壁,即喷头摇摆件4在稳流腔53、流体通道62左右侧为打通的结构。装配完成后,以喷头本体I的型腔2内壁为侧壁。所述的喷头本体I还包括下盖8,将喷头摇摆件4安装于型腔2后,盖上下盖8即可完成装配。实施例2如图7、图8所示的喷头摇摆件4,所述的稳流组件54为一个圆柱体,位于进水口51与出水口 52之间,正对出水口 52。所述的稳流腔53与流体通道62均位于喷头摇摆件4的内部,喷头摇摆件4的侧壁均没有打通,稳流腔53与流体通道62以喷头摇摆件4的内壁为边界表面。所述的交叉出水结构7的交叉喷射组件71为三角形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三角形结构与U型壁610的外侧相连为一体,并且位于流体通道62的范围内,正对交叉喷射口 72。如图9所示,喷头本体I上的过水通路81设置在下盖8上,装配完成后,下盖8上的过水通路81与摇摆喷头的进水腔5的进水口 51连通。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如图10、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进水腔5为一个锥形结构,从进水口 51至出水口52的截面呈规则变化,不包括稳流腔53与稳流组件54。其他部分与实施例2相同。实施例4如图12所示,进水腔5的进水口 51为截面呈四方形的通道,出水口 52为上宽下窄的通道,本实施例中,出水口 52为漏斗形通道。所述的进水腔5还包括稳流腔53,所述的稳流腔53设置于进水口 51、出水口 52间,为截面宽于进水口 51与出水口 52截面的腔体。本实施例中,稳流腔53为截面呈长方形的空腔,左右延伸至整个喷头摇摆件4的两边边缘。所述的稳流腔53内设置有稳流组件54,所述的稳流组件54位于出水口 52处且不与出水口52接触。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稳流组件54为一个圆柱体,流体通过喷头摇摆件4的进水口51后碰到圆柱体,使水流缓慢下来,更均匀的流向锥形通道。所述的流体回路通道6为与进水腔5的出水口 52相连的弧形通道611,所述的弧形通道611两端分别设有流体通道62,连接至交叉出水结构7。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弧形通道611为左右对称结构,中心位置正对进水腔5的出水口 52。流体从进水腔5流出后进入流体回路形式的通道,通过分流,水流可由流体通道62的左右通道交替流出。所述的交叉出水结构7的交叉喷射组件71为三角形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三角形结构与弧形通道611围成的岛凸相连为一体,正对交叉喷射口 72。所述的交叉喷射口 72设置在喷头摇摆件4边缘正对交叉喷射组件71的位置。本实施例中,交叉喷射口 72为设置在喷头摇摆件4边缘的开口,交叉喷射组件71的三角形结构位于所述的开口中央位置,并且有一个角超出喷头摇摆件4底部边缘范围。水流从流体通道62的左右通道交替流出后,通过交叉出水口 52交替喷出喷头。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5如图13、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将喷头摇摆件4的各部件结构直接成型在喷头本体I内的型腔2内表面,喷头摇摆件4的结构可以为实施例1至4所述的结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2相同。实施例6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进水腔5为空腔结构,空腔结构的开口覆盖U型壁610、流体通道62。其他部分与实施例4相同。实施例7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中,不设置稳流组件,本实施例同样能实现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达到所述的技术效果。其他部分与实施例2相同。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变型等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摇摆水花的装置,包括喷头本体、喷头摇摆件,所述的喷头摇摆件安装在喷头本体内设有的型腔中,型腔设有喷口,喷头摇摆件喷射水通过所述的喷口喷出;其特征在于,喷头摇摆件设置有进水腔、流体回路通道、交叉出水结构,按水流流经顺序设置,依次为:进水腔、流体回路通道、交叉出水结构;流体回路通道对水流进行分路,呈交替分流,交叉出水结构为分路的水流的汇合处,并驱使分路的水流交叉喷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摇摆水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水腔的出水口为上宽下窄的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摇摆水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口为锥形或漏斗形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摇摆水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腔还包括稳流腔,用于对进入流体回路通道的水流进行稳流;所述的稳流腔设置于进水腔的进水口与出水口间,为截面宽于进水口与出水口截面的腔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摇摆水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流腔内设置有稳流组件,所述的稳流组件位于出水口处且不与出水口接触,用于阻挡水流直接流出出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摇摆水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流组件为至少一个以上的凸起件或柱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摇摆水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体回路通道为开口正对进水腔的出水口的U型壁,所述U型壁两端分别设有流体通道,连接至交叉出水结构;水流撞击U型壁后呈交替分流的方式从U型壁的两端随机地交替流出,进入流体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摇摆水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型壁为左右对称结构,中心位置正对进水腔的出水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摇摆水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体回路通道为与进水腔的出水口相连的弧形通道,所述的弧形通道两端分别设有流体通道,连接至交叉出水结构;水流撞击弧形通道后呈交替分流的方式从弧形通道两端随机地交替流出,进入流体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摇摆水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通道为左右对称结构,中心位置正对进水腔的出水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摇摆水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叉出水结构包括交叉喷射组件、交叉喷射口,所述的交叉喷射组件位于流体回路通道下方,保证分路的水流形成夹角交叉喷出;所述的交叉喷射口设置在喷头摇摆件边缘正对交叉喷射组件的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摇摆水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喷头本体内设置有过水通路,且与型腔相通,并且连通至摇摆喷头的进水腔的进水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自动摇摆水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头本体还包括下盖,所述的过水通路设置在下盖上,装配完成后,下盖上的过水通路与摇摆喷头的进水腔的进水口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摇摆水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头摇摆件与喷头本体内壁形成一个封壳,喷头本体内壁为喷头摇摆件的边界表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摇摆水花的装置,包括喷头本体、喷头摇摆件,所述的喷头摇摆件安装在喷头本体内设有的型腔中,型腔设有喷口,喷头摇摆件喷射水通过所述的喷口喷出;喷头摇摆件设置有进水腔、流体回路通道、交叉出水结构,按水流流经顺序设置,依次为进水腔、流体回路通道、交叉出水结构;流体回路通道对水流进行分路,呈交替分流,交叉出水结构为分路的水流的汇合处,并驱使分路的水流交叉喷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置为交叉出水的工作方式,是利用流体力学的原理,创造出的一种流体回路,使得所述的装置在实现门交叉出水的同时,出水的喷射力量较小,水花柔和,实现自动按摩的功能。
文档编号E03D9/08GK203008087SQ20132000169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4日
发明者蔡资杰, 刘梓光 申请人:李飞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