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性好易于沉贯的桶形基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8948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稳定性好易于沉贯的桶形基础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洋平台基础,具体是一种稳定性好易于沉贯的桶形基础。



背景技术:

桶形基础于90年代最早应用于挪威的北海平台,作为一种新型的海洋工程基础,具有施工速度快、造价低廉、能够重复循环利用等优点,现已逐渐取代了桩基础,主要应用于海上风电基础、海洋平台构建、海上漂浮结构固定等海洋岩土工程领域。其工作原理是:首先靠自重和上部结构的重量,插入海底一定深度,形成有效密封后,再通过泵抽出桶中的空气和水形成负压,利用桶内外的压力差把基础驱入海底地层中的设计深度。当平台需要移动时,可再充气把基础从地层中拔出。

现有的桶形基础在应用过程中常常遇到如下问题:(1)在浅海较硬地基处进行桶形基础安装时其初始贯入比较困难,难以形成有效的密封状态,不利于基础的顺利沉贯;(2)受到海洋复杂环境的影响及复杂合力的作用,桶形基础的稳定性较差,基础抵抗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的能力较弱;(3)桶形基础容易受到海浪等的冲蚀,给基础的稳定性埋下了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稳定性好易于沉贯的桶形基础,能够在浅海较硬地基处进行顺利沉贯、具有较好稳定性防冲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稳定性好易于沉贯的桶形基础,包括桶体,设置在桶体顶部的可开闭的注水孔,设置在桶体顶部的泄水孔;所述桶体的末端形成尖刺状;所述桶体下部沿外圆周对称设置有多个直角三角形翼,直角三角形翼三角形末端与桶体末端的尖端位置重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桶体顶部外圆周一圈设置有桶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桶耳末端形成尖刺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直角三角形翼共有4个。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结构形式简单,相对于传统桶形基础,直角三角形翼和桶耳的设置使桶基抵抗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有利于桶基的稳定;(2)直角三角形翼的斜边与桶体底端加工成的尖端斜线重合,共同形成了易于沉贯的尖端,使基础的初始贯入更加容易,有利于形成初始的密封状态,尤其适合于浅海较硬地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断面图;

图2为图1中A-A剖面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的的俯视图;

图中:1、桶体;2、可开闭的注水孔;3、泄水孔;4、桶耳;5、直角三角形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稳定性好易于沉贯的桶形基础,包括桶体1,设置在桶体1顶部的可开闭的注水孔2,设置在桶体1顶部的泄水孔3;将桶体1的末端制作成如图1所示的尖刺状,这样方便贯入,特别是桶体1的末端做成尖刺有利于初始入泥,有利于使基础形成初始密封状态从而方便沉贯。桶体1下部沿外圆周对称设置有多个直角三角形翼5,直角三角形翼5三角形末端与桶体1末端的尖端位置重合,直角三角形翼5的设置有利于使桶基抵抗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增加基础的稳定性。

在上述结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在桶体1顶部外圆周一圈设置有桶耳4。桶耳4的作用可以增加桶体整体的稳定性,沉贯结束后能够抵御海床土体受到的侵蚀。并进一步将桶耳4末端制作成尖刺状,这里与桶体1末端的尖刺状相同,是为了方便沉贯

本实用新型中直角三角形翼5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本实用新型给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直角三角形翼5共设置有4个。

本实用新型具体沉贯过程:如图3所示,首先将预先设计好的基础沉贯地点进行平面整平,然后将本实用新型桶基进行垂直安放进行沉贯。利用所述的桶基的自重,借助直角三角形翼5与桶体1底端加工成的尖端实现基础的初步贯入,形成初始密封状态。打开可开闭的注水孔2,并与抽排水系统连接,使桶体内形成负压进行沉贯。在桶耳1贯入土体的过程中,泄水孔3可以最大限度减小海水阻力。当桶基贯入到所设计的深度后关闭可开闭的注水孔2,施工过程结束。当需要重新利用时,通过向可开闭的注水孔2注水将基础拔出实现基础的循环再利用。

当然,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具体并不局限于此,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实际需要作出具有针对性的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实施方式。由于可能实现的方式较多,这里就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