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流量计量功能的一体化闸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3124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流量计量功能的一体化闸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闸门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具有流量计量功能的一体化闸门。



背景技术:

闸门是用于关闭和开放泄(放)水通道的控制设施。水工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用以拦截水流,控制水位、调节流量、排放泥沙和飘浮物等。

但是如今的阀门在放水时还需要另外采用相应的测量装置来检测水流量,再通过该检测所得的水流量来调整闸门的开合,在使用时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流量计量功能的一体化闸门,提高了闸门的功能性,使得闸门自带水流量检测功能,避免了在开闸时通过外置设备来完成水流量的检测,提高了闸门的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具有流量计量功能的一体化闸门,包括闸门,前后贯穿该闸门的检测通道,以及设置在闸门上的流量检测系统;所述流量检测系统由固定在检测通道中的水流量计量表,经过信号传输电路与水流量计量表相连接的工控机,以及与工控机相连接的远端显示屏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检测通道设置在闸门的下方与底边相邻的位置,且该检测通道的最低点与闸门的底边的距离为15~20CM。

进一步的,所述信号传输电路由三极管VT1,三极管VT2,运算放大器P1,运算放大器P2,串接在三极管VT1的基极和集电极之间的电阻R2,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阻R1,负极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的电容C1,一端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地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3,正极经电阻R4后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与运算放大器P1的负输入端相连接的电容C3,正极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5后与电容C3的正极相连接的电容C2,正极与电容C3的正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9后接地的电容C5,一端与电容C5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5的负极相连接、滑动端经电阻R6后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滑动变阻器RP1,正极与电容C2的负极相连接、负极与运算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电容C4,一端与电容C2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4的负极相连接的电阻R7,串接在运算放大器P1的负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电阻R8,正极与运算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电阻R9的接地端相连接的电容C7,正极与电容C4的负极相连接、负极与运算放大器P2的正输入端相连接的电容C6,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2的正输入端相连接的电阻R10,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2的负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7的负极相连接的电阻R11,正极与运算放大器P2的负输入端相连接、负极与运算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电容C8,以及与电容C8并联设置的电阻R12组成;其中,运算放大器P1的正输入端接地,运算放大器P1和运算放大器P2的型号均为LM342,电容C1的正极作为该信号传输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且与水流量计量表相连接,运算放大器P2的输出端作为该信号传输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且与工控机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水流量检测系统与闸门有机结合起来,在放水时无需另外设置设备来检测水流量,可以直接通过产品的流量检测系统完成水流量的检测,从而根据检测的见过调整闸门的开合度,降低了产品的使用难度,提高了使用效果。

(2)本实用新型在工控机和水流量计量表之间设置信号传输电路,从而使得水流量计量表所发出的信号可以更好的传输至工控机中,避免了闸门等外界因素对信号的干扰,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进而提升了产品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流量检测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信号传输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1、闸门;2、检测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流量计量功能的一体化闸门,包括闸门1,前后贯穿该闸门1的检测通道2,以及设置在闸门1上的流量检测系统。

如图2所示,流量检测系统由固定在检测通道2中的水流量计量表,经过信号传输电路与水流量计量表相连接的工控机,以及与工控机相连接的远端显示屏组成。

所述检测通道2设置在闸门1的下方与底边相邻的位置,且该检测通道2的最低点与闸门1的底边的距离为15~20CM。将检测通道设置在距离闸门底边15~20CM的位置处则可以很好的避免检测通道在水流的冲击下损坏或者变形,大大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效果。

如图3所示,信号传输电路由三极管VT1,三极管VT2,运算放大器P1,运算放大器P2,滑动变阻器RP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以及电容C8组成。

连接时,电阻R2串接在三极管VT1的基极和集电极之间,电阻R1的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电容C1的负极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电阻R3的一端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地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电容C3的正极经电阻R4后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与运算放大器P1的负输入端相连接,电容C2的正极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5后与电容C3的正极相连接,电容C5的正极与电容C3的正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9后接地,滑动变阻器RP1的一端与电容C5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5的负极相连接、滑动端经电阻R6后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电容C4的正极与电容C2的负极相连接、负极与运算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电阻R7的一端与电容C2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4的负极相连接,电阻R8串接在运算放大器P1的负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电容C7的正极与运算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电阻R9的接地端相连接,电容C6的正极与电容C4的负极相连接、负极与运算放大器P2的正输入端相连接,电阻R10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2的正输入端相连接,电阻R11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2的负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7的负极相连接,电容C8的正极与运算放大器P2的负输入端相连接、负极与运算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电阻R12与电容C8并联设置。

其中,运算放大器P1的正输入端接地,运算放大器P1和运算放大器P2的型号均为LM342,电容C1的正极作为该信号传输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且与水流量计量表相连接,运算放大器P2的输出端作为该信号传输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且与工控机相连接。

安装时,工控机和远端显示屏可以安装在闸门的控制室中,在控制室中开关闸门时可以很方便的得知通过该闸门的水流量信息,进而可以根据水流量信息来调整闸门的开合度,大大降低了产品的使用难度。

在检测通道中还可以设置挡板在不需要检测水流量时堵住该检测通道,该挡板在检测水流量是升起,以使水能够顺利的通过该检测通道;在不需要检测时则控制该挡板下降堵住检测通道。

如上所述,便可很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