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混凝土预制板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71459阅读:10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混凝土预制板桩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混凝土预制板桩。



背景技术:

在混凝土预制板桩的生产过程中,通常混凝土预制板桩的头端板面都是和整体的板面一致的,然而在施工受力时头端因连续受力而造成损伤,严重受损吋导致整个桩位报废,从而影响施工安全、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展,也无形中增加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混凝土预制板桩,使施工安全、施工质量得到保障,提升了施工进展,减少了不必要的施工纠纷和经济损失。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混凝土预制板桩,包括一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的桩身头端板面受力区设置有一加厚层,所述加厚层内设置有一层网状钢筋,且网状钢筋中的各个钢筋均匀分布在加厚层内,所述网状钢筋和板面主筋形成上下80-100mm的间距;所述加厚层位于板桩头端的内侧壁上,该加厚区成凸起状。

进一步的,所述网状钢筋采用直径为的8-12mm钢筋拼接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各个钢筋在加厚区均匀分布,且各个钢筋之间的间距为90—110mm。

进一步的,所述加厚层位于桩身头端板面受力区的0.5~07m处。

进一步的,所述加厚层的高度在100-150mm。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板桩头端受力区板面厚度增加后,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得到保障。2、提升了施工进展,节省了施工成本。3、减少了不必要的施工纠纷。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型混凝土预制板桩,包括一桩体,所述桩体的桩身头端板面受力区1设置有一加厚层2,所述加厚层2内设置有一层网状钢筋(未图示),且网状钢筋中的各个钢筋均匀分布在加厚层内,所述网状钢筋和板面主筋形成上下80-100mm的间距;,使板面受力区的混凝土提高抗裂性能。所述加厚层位于板桩头端的内侧壁上,该加厚区成凸起状。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网状钢筋采用直径为的8-12mm钢筋拼接而成。所述各个钢筋在加厚区均匀分布,且各个钢筋之间的间距为90—110mm。

所述加厚层位于桩身头端板面受力区的0.5~07m处。所述加厚层的高度在100-150mm。也可根据施工的需要进行设计。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板桩头端受力区板面厚度增加后,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得到保障。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