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有缓冲结构梁的竖槽式跌水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4105阅读:27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设有缓冲结构梁的竖槽式跌水井。



背景技术:

在排水管道中由于管道落差较大,按正常管道坡度无法满足设计要求时,采取做一个内部管道有落差的检查井来满足设计方案;或者新建管道接入现有污水检查井时,由于起段埋深不同,导致两根管道之间有一定的落差,此时在井内水流会产生跌落,故此这样的井称为跌水井。同普通排水检查井相比,跌水井需消除跌水的能量,这一能量的大小决定于水流的流量和跌落的高度。跌水井的构造有不同的设计,决定于消能的措施,其井底构造一般都比普通排水检查井坚固。

但常用竖槽式跌水井,一般都是对于进出水管径不大于600mm,跌差都不大于4m的情况;而对于大管径跌水,一般采用阶梯式跌水井,而阶梯式跌水井不仅单井跌差要小于2m,而且井室长度要更长,要增加投资及占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跌水井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设有缓冲结构梁的竖槽式跌水井,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设有缓冲结构梁的竖槽式跌水包括进水管1、井筒3、井盖4、直爬梯5、结构梁6、流槽7及出水管8;所述结构梁6设有若干排,所述结构梁6设置在所述进水管1的下侧,所述结构梁6与所述井筒3的侧壁固连,所述进水管1位于所述竖槽式跌水井的上部,所述出水管8位于所述竖槽式跌水井的下部,所述流槽7位于所述竖槽式跌水井的底部;所述直爬梯5纵向设置在所述井盖4的下方。

所述结构梁6为钢筋混凝土梁、素混凝土梁或钢梁。

所述结构梁6的每一排数量及层数为任意值。

所述结构梁6为任意布置形式。

所述进水管1外侧设有防水套管2。

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管径大于600mm、跌差大于4m的情况,既满足实际需求,又节约占地及投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跌水井不受跌差限制,可有效减少投资及占地;不受进水管数量、方向及水质的限制,可有效减少投资及占地。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1)降低成本。本实用新型采用结构梁用于减少进水对井底的冲击,在大管径或高跌差时,可不用采用传统的阶梯式跌水井。

(2)减少占地。本实用新型采用结构梁用于减少进水对井底的冲击,在大管径或高跌差时,可不用采用传统的阶梯式跌水井。

(3)适用性增强。本实用新型可以针对不同的管径、跌差、水质,适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水管;2:防水套管;3:井筒;4:井盖;5:直爬梯;6:结构梁;7:流槽;8: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设有缓冲结构梁的竖槽式跌水包括进水管1、井筒3、井盖4、直爬梯5、结构梁6、流槽7及出水管8;所述结构梁6设有若干排,所述结构梁6设置在所述进水管1的下侧,所述结构梁6与所述井筒3的侧壁固连,所述进水管1位于所述竖槽式跌水井的上部,所述出水管8位于所述竖槽式跌水井的下部,所述流槽7位于所述竖槽式跌水井的底部;所述直爬梯5纵向设置在所述井盖4的下方;当进水流入跌水井时,通过结构梁的消能,可有效减少高跌差水对跌水井结构的冲击。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污水(雨水)从进水管流入,通过若干层结构梁的消能作用进入跌水井底部,再通过底部流槽流入出水管。

图示举例方式来详细阐明本实用新型的布置形式,这些个例中的相关参数(例如:管径,标高,结构梁参数,井室材料,检查井大小等)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实施方式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形和改进。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并为本实用新型的各项权利要求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