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9729阅读:682来源:国知局
推土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推土机。



背景技术:

在推土机中,在车辆主体的前部形成有发动机室。在发动机室内,与发动机一起还配置有用于冷却发动机的散热器和生成向散热器供给的冷却风的风扇。发动机室的前表面安装有前格栅。风扇生成的冷却风通过前格栅地流动。

为了容易地进行散热器的清扫,提出了相对于车辆主体能够开闭地安装的前格栅。例如,在日本特开2013-204295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将配置在车辆主体的左右两侧部的板设置成两扇对开式从而增大了打开角度的前格栅。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0429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日本特开2013-204295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推土机中,从车辆主体的前侧起依次配置有风扇、散热器。即使将前格栅开放,也难以从车辆主体的前方侧对配置在风扇的背后的散热器进行清扫,清扫作业性较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进行散热器的清扫的推土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推土机包括:车辆主体、前格栅、推土铲、散热器与风扇组件。前格栅配置于车辆主体的前端。推土铲在前格栅的前方空出间隙地配置。散热器配置于车辆主体的发动机室内。风扇组件在车辆主体的发动机室内配置于比散热器靠近前端的位置。前格栅包括第一格栅构件、第二格栅构件、第一转动轴与第二转动轴。第一格栅构件从车辆主体的左右方向的一侧部朝向另一侧部延伸。第二格栅构件从第一格栅构件进一步朝向另一侧部延伸。第一转动轴设于一侧部。第一转动轴沿车辆主体的上下方向延伸。第一转动轴将第一格栅构件支承为能够转动。第二转动轴与第一转动轴平行地延伸。第二转动轴以第二格栅构件能够相对于第一格栅构件转动的方式将第二格栅构件与第一格栅构件连结。风扇组件通过以设于一侧部且与第一转动轴平行地延伸的第三转动轴为中心转动而能够使其至少一部分向车辆主体的外部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推土机,通过将前格栅设置成能够折叠,从而能够使前格栅较大地开放。并且,通过使风扇组件转动,能够使散热器向外部露出。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散热器的清扫。

在上述的推土机中,第一格栅构件从一侧部设置到车辆主体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第二格栅构件从中央部设置到另一侧部。由此,能够将前格栅设置成能够折叠成两层的结构。

在上述的推土机中,第一格栅构件构成为,能够以第一转动轴为中心转动至在主视观察下不与散热器重叠的位置。由此,能够使前格栅较大地开放。

在上述的推土机中,第二格栅构件具有在第二格栅构件沿车辆主体的左右方向延伸的配置中朝向前方的前表面与朝向后方的后表面。第二格栅构件具有远离第二转动轴的一侧的远位端部。前表面在远位端部具有随着从第二转动轴远离而接近后表面的倾斜面。由此,能够将风扇组件的能够转动的最大角度设置得较大,因此能够使散热器更大面积地露出。

上述的推土机还包括:供操作推土机的驾驶员搭乘的驾驶室;以俯视观察下前缘部相对于车辆主体的前后方向向右方倾斜的方式配置在驾驶室内的驾驶席。这样,驾驶员能够容易地从车辆主体的右方向散热器接近。

上述的推土机还包括相对于驾驶室而言配置在另一侧部侧、形成向驾驶室乘降的驾驶员的通路的接近装置。这样,驾驶员能够容易地从车辆主体的另一侧部侧向散热器接近。

在上述的推土机中,风扇组件具有风扇叶片。在风扇叶片的旋转中心沿车辆主体的前后方向延伸的配置中,第三转动轴在侧视观察下与风扇叶片重叠。由此,能够避免风扇组件转动时风扇组件与周围的构件干涉。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推土机,能够容易地进行散热器的清扫。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地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推土机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2是概略地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推土机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概略地示出收纳于车辆主体内的状态的风扇组件的俯视图。

图4是概略地示出将前格栅打开了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概略地示出将前格栅打开了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6是概略地示出驾驶室内部的结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首先,对可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推土机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是概略地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推土机10的结构的侧视图。图2是概略地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推土机10的结构的立体图。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推土机10主要具备车辆主体1、推土铲2和行驶装置。行驶装置具有在车宽方向上分离的左右一对履带式行驶体3。车辆主体1配置在左右一对履带式行驶体3之间。推土铲2配置在车辆主体1的前侧位置。

车辆主体1包括驾驶室(运转室)9与发动机室8。驾驶室9配置在车辆主体1的后上部。发动机室8配置在驾驶室9的前侧。发动机室8配置在驾驶室9与推土铲2之间。在发动机室8内收纳有发动机21。对推土机10进行操作的驾驶员搭乘于驾驶室9内。驾驶室9构成为,在内部具有供驾驶员落座的驾驶席,且将该驾驶席包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将推土机10直行行驶的方向称作推土机10的前后方向。将推土机10的前后方向中的、推土铲2从车辆主体1突出的一侧称为前方向。将推土机10的前后方向中的与前方向相反的一侧称为后方向。推土机10的左右方向是在俯视观察下与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前方向时的左右方向的右侧、左侧分别为右方向、左方向。推土机10的上下方向是指,与由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确定的平面正交的方向。上下方向中的地面所在的一侧为下侧,天空所在的一侧为上侧。

前后方向是落座在驾驶室9内的驾驶席的驾驶员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是落座在驾驶席的驾驶员的左右方向。左右方向是推土机10的车宽方向。上下方向是落座在驾驶席的驾驶员的上下方向。与落座在驾驶席的驾驶员正对的方向是前方向,落座在驾驶席的驾驶员的背后方向是后方向。落座在驾驶席的驾驶员与正面正对时的右侧、左侧分别是右方向、左方向。落座在驾驶席的驾驶员的脚部侧是下侧,头顶侧是上侧。

在以下的附图中,由图中箭头x示出了前后方向,由图中箭头y示出了左右方向,由图中箭头z示出了上下方向。

推土机10在前方具备作为工作装置的推土铲2。推土铲2是用于进行砂土的挖掘以及整地等作业的工作装置。推土铲2在左右两侧由框架4支承。框架4是四棱柱状的构件。框架4的一端由旋转自如的支承部安装在推土铲2的背面。框架4的另一端支承于行驶装置的侧面。右侧的框架4与推土铲2的背面还通过图5所示的臂7连结。

推土铲2由倾转缸5以及提升缸6驱动。倾转缸5的一端支承于推土铲2的背面。倾转缸5的另一端支承于框架4的上表面。通过倾转缸5的利用液压的伸缩,推土铲2的上端以将框架4安装于推土铲2的支承部为中心沿前后方向移动。由此,推土铲2的倾转角度发生变化。

提升缸6的一端支承于推土铲2的背面。提升缸6的中间部支承于车辆主体1的侧面。通过提升缸6的利用液压的伸缩,推土铲2以框架4的另一端为中心沿上下方向移动。

推土机10还可以在车辆主体1的后方具备作为其他的工作装置的松土装置。

在车辆主体1安装有前格栅60。前格栅60配置在车辆主体1的前端。前格栅60以覆盖形成于车辆主体1的前端的开口部的方式配置。推土铲2在前格栅60的前方空出间隙地配置。

前格栅60具有第一格栅构件61与第二格栅构件62。第一格栅构件61从车辆主体1的左右方向的左方的侧部朝向右方的侧部延伸。第一格栅构件61从车辆主体1的左右方向的左方的侧部设置到车辆主体1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

第二格栅构件62从第一格栅构件61进一步朝向车辆主体1的左右方向的右方的侧部延伸。第二格栅构件62从车辆主体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设置到车辆主体的左右方向的右方的侧部。在车辆主体1的前端形成的开口部中的、左右方向的左半侧由第一格栅构件61覆盖,左右方向的右半侧由第二格栅构件62覆盖。

相对于驾驶室9而言在车辆主体1的左右方向的右侧配置有接近装置11。接近装置11例如是梯子或宽踏板的梯子。接近装置11构成将地面与驾驶室9连接的路径的一部分。接近装置11形成向驾驶室9搭乘或从驾驶室9离开的驾驶员的通路。

图3是概略地示出收纳于车辆主体1内的状态的风扇组件70的俯视图。在发动机室8内,除了图1所示的发动机21以外,还收纳有散热器22以及风扇组件70。散热器22是用于对在发动机21(图1)与散热器22之间循环的冷却液进行冷却的装置。散热器22在发动机室8内配置于比发动机21靠近车辆主体1的前端的位置。

风扇组件70是用于生成通过散热器22的空气流的装置。风扇组件70在发动机室8内配置于比散热器22靠近车辆主体1的前端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中,为了图示明确,省略了对后述的风扇护罩73的图示。

如图3所示,风扇组件70具有风扇叶片71与驱动装置72。驱动装置72是用于产生用于使风扇叶片71旋转的驱动力的装置。风扇叶片71由驱动装置72支承为能够旋转。图3中所示的单点划线示出被驱动装置72赋予了驱动力的风扇叶片71旋转时的旋转中心c。在图3所示的风扇组件70配置于发动机室8内的状态下,旋转中心c沿车辆主体1的前后方向延伸,风扇叶片71沿车辆主体1的左右方向延伸。

风扇组件70例如是液压驱动式的风扇。在驱动装置72上连接有液压配管74。

风扇组件70以能够以转动轴76为中心转动的方式安装于车辆主体1。转动轴76配置于车辆主体1的左右方向上的左方的侧部。转动轴76沿车辆主体1的上下方向延伸。转动轴76与驱动装置72通过连结部77相连结。风扇叶片71、驱动装置72以及连结部77设置为能够一体地以转动轴76为中心转动。

图3中所示的宽度w示出了车辆主体1的前后方向上的风扇叶片71所存在的范围。在图3所示的风扇组件70的配置中,转动轴76处于宽度w的范围内。在沿左右方向观察图3所示的风扇组件70时,转动轴76与风扇叶片71相互重合。在图3所示的、风扇叶片71的旋转中心c沿车辆主体1的前后方向延伸的配置中,转动轴76在侧视观察下与风扇叶片71重叠。

图4是概略地示出将前格栅60打开了的状态的立体图。图5是概略地示出将前格栅60打开了的状态的俯视图。如图4、5所示,第一格栅构件61以能够以转动轴66为中心转动的方式安装于车辆主体1。第二格栅构件62以能够以转动轴63为中心转动的方式安装于第一格栅构件61。

转动轴66配置于车辆主体1的左右方向上的左方的侧部。转动轴66沿车辆主体1的上下方向延伸。转动轴66与第一格栅构件61通过连结部67相连结。转动轴66将第一格栅构件61支承为能够转动。第一格栅构件61、第二格栅构件62、转动轴63以及连结部67设置为能够一体地以转动轴66为中心转动。

第一格栅构件61与第二格栅构件62通过铰链相连结。转动轴63构成该铰链的轴部。转动轴63以第二格栅构件62能够相对于第一格栅构件61转动的方式将第二格栅构件62与第一格栅构件61连结。转动轴63沿车辆主体1的上下方向延伸。转动轴63与转动轴66平行地延伸。成为前格栅60的转动的中心的转动轴63以及转动轴66与成为风扇组件70的转动的中心的转动轴76分别平行地延伸。在图2、3所示的前格栅60关闭了的状态下,转动轴63配置于车辆主体1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

通过第二格栅构件62以转动轴63为中心相对于第一格栅构件61转动,从而前格栅60能够对折。通过第一格栅构件61以转动轴66为中心相对于车辆主体1转动,从而能够将对折状态的前格栅60整体配置于车辆主体1的左右方向上的左方的侧部。第一格栅构件61能够从图2、3所示的关闭的状态起以转动轴66为中心转动最大90°以上的角度。第一格栅构件61的转动的最大角度也可以规定为90°。

第一格栅构件61也可以构成为,以能够在规定的转动位置固定(保持),而无法以转动轴66为中心旋转的方式锁定。第二格栅构件62也可以构成为,以能够在规定的转动位置固定(保持),而无法以转动轴63为中心旋转的方式锁定。

如图5所示,在第一格栅构件61以转动轴66为中心最大限度地转动了的状态下,第一格栅构件61配置于沿车辆主体1的前后方向观察不与散热器22重叠的位置。第一格栅构件61构成为,能够以转动轴66为中心转动至在主视观察下不与散热器22重叠的位置。在图5所示的配置中,第二格栅构件62配置于在主视观察下与散热器22重叠的位置。

风扇组件70能够以转动轴76为中心转动。成为风扇组件70的转动的中心的转动轴76与成为第一格栅构件61的转动的中心的转动轴66不同。在前后方向上,转动轴76配置在比转动轴66靠后方的位置。转动轴66配置于比转动轴76靠近车辆主体1的前端的位置。

图4、5所示的风扇组件70从图3所示的配置起以转动轴76为中心转动而向前方移动。在图5所示的俯视观察下,风扇组件70相对于图3所示的收纳于发动机室8内的配置以转动轴76为中心绕逆时针方向转动。风扇组件70的一部分能够向车辆主体1的外部移动。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驱动装置72整体、比驱动装置72远离转动轴76的风扇叶片71整体以及比驱动装置72靠近转动轴76的风扇叶片71的一部分向车辆主体1的外部移动。

风扇组件70以转动轴76为中心转动的最大角度比第一格栅构件61以转动轴66为中心转动的最大角度小。风扇组件70也可以构成为,以能够在规定的转动位置固定(保持),而无法以转动轴76为中心旋转的方式锁定。

风扇组件70具有设于风扇叶片71的外周侧的风扇护罩73。风扇护罩73为了对通过散热器22的空气流进行整顿而设置。风扇护罩73呈覆盖风扇叶片71的外周的大致环状的形状。风扇护罩73与风扇叶片71的前端对置地配置。风扇护罩73固定于车辆主体1。与风扇叶片71不同,风扇护罩73构成为无法相对于车辆主体1旋转。

如图5所示,第一格栅构件61具有前表面61f与后表面61r。第二格栅构件62具有前表面62f与后表面62r。前表面61f、62f在图2、3所示的前格栅60关闭了的状态下朝向前方,与推土铲2对置。后表面61r、62r在图2、3所示的前格栅60关闭了的状态下朝向后方,与风扇组件70对置。在第一格栅构件61沿车辆主体1的左右方向延伸的图2、3所示的配置中,前表面61f朝向前方,后表面61r朝向后方。在第二格栅构件62沿车辆主体1的左右方向延伸的图2、3所示的配置中,前表面62f朝向前方,后表面62r朝向后方。

在图4、5所示的、第二格栅构件62以转动轴63为中心相对于第一格栅构件61转动了的配置中,第一格栅构件61的后表面61r与第二格栅构件62的后表面62r相互对置。前表面61f、62f构成对折了的状态的前格栅60的外表面。在前格栅60对折了的状态下,第一格栅构件61的前表面61f与提升缸6对置。在前格栅60对折且风扇组件70以转动轴76为中心转动了的状态下,第二格栅构件62的前表面62f与风扇组件70对置。

第一格栅构件61具有近位端部61p与远位端部61d。近位端部61p是大致板状的第一格栅构件61的靠近转动轴66的一侧的端部。远位端部61d是大致板状的第二格栅构件62的远离转动轴66的一侧的端部。第一格栅构件61的前表面61f在近位端部61p具有倾斜面64。倾斜面64以随着接近转动轴66而使前表面61f向后表面61r接近的方式倾斜。

第二格栅构件62具有近位端部62p与远位端部62d。近位端部62p是大致板状的第二格栅构件62的靠近转动轴63的一侧的端部。远位端部62d是大致板状的第二格栅构件62的远离转动轴63的一侧的端部。第二格栅构件62的前表面62f在远位端部62d具有倾斜面65。倾斜面65以随着从转动轴66远离而使前表面62f向后表面62r接近的方式倾斜。

在前格栅60以覆盖车辆主体1的前端的开口部的方式关闭了的状态下,在前格栅60的前表面的、车辆主体1的左右方向上的两端部形成有倾斜面64、65。在前格栅60关闭了的状态下,倾斜面64以随着朝向左方而朝向后方的方式倾斜,倾斜面65以随着朝向右方而朝向后方的方式倾斜。在前格栅60以使车辆主体1的前端的开口部露出的方式打开而对折的状态下,在构成前格栅60的外表面的前表面61f、62f中的靠近转动轴63的一侧的端部形成有倾斜面64、65。

如图5所示,在前格栅60打开而对折且风扇组件70以转动轴76为中心转动了的状态下,散热器22在车辆主体1的前方露出。操作员使用例如气枪对露出了的散热器22喷射压缩空气,由此能够容易地清扫散热器22。

图6是简略地示出图1所示的驾驶室9内部的结构的俯视图。如图6所示,在驾驶室9的内部配置有驾驶席31。驾驶室9具有覆盖驾驶席31地配置的顶盖部分与支承顶盖部分的多个支柱。各个支柱沿着上下方向(z方向)延伸,而与驾驶室9的底板部和顶盖部分连结。

多个支柱具有前支柱51、52与后支柱53、54。前支柱51、52在前后方向(x方向)上相对于驾驶席31而言配置在前方。后支柱53、54在前后方向(x方向)上相对于驾驶席31而言配置在后方。前支柱51与后支柱53在车宽方向(y方向)上相对于驾驶席31而言配置在右侧。前支柱52与后支柱54在车宽方向(y方向)上相对于驾驶席31而言配置在左侧。

驾驶席31配置在驾驶室9的大致中央附近。驾驶席31具有落座部32、背面部33和头枕34。搭乘于驾驶室9内的驾驶员落座在落座部32上。为了供落座在落座部32上的驾驶员的脊背依靠,而设有背面部33。为了将落座的驾驶员维持为不动,在背面部33的左右端部设有向前方突出的侧支承件。在背面部33的上端安装有头枕34。头枕34保护驾驶员的头部免受冲击。

在驾驶室9内的驾驶席31的前方配置有前控制台46。在前控制台46上安装有操作面板、仪表类以及开关类等。

在驾驶室9内的驾驶席31的右侧配置有右控制台41。在右控制台41上设有用于进行工作装置的操作的杆。在右控制台41上安装有用于操作推土铲2的推土铲操作杆42。推土铲操作杆42配置在右控制台41的前侧。

在驾驶室9内的驾驶席31的右侧配置有右扶手47。右扶手47配置在驾驶席31的侧方。在车宽方向(y方向)上,右扶手47配置在驾驶席31与右控制台41之间。

在驾驶室9内的驾驶席31的左侧配置有左控制台44。在左控制台44上设有用于进行推土机10的行驶操作的杆。在左控制台44上安装有行驶操作杆45。行驶操作杆45配置在左控制台44的前侧。左控制台44的后侧设置成左扶手。

在驾驶室9内的驾驶席31的右侧配置有收纳安全带的安全带收纳部35。安全带收纳部35配置在驾驶席31与右扶手47之间。在驾驶室9内的驾驶席31的左侧配置有将安全带卡止的卡止部36。卡止部36配置在驾驶席31与左控制台44之间。从安全带收纳部35拉出安全带,将安全带的前端的卡止零件卡止在卡止部36,由此围绕落座在驾驶席31上的驾驶员的躯体地佩戴安全带。

在驾驶室9内的驾驶席31的左侧配置有侧方架55。侧方架55配置在驾驶席31的侧方。在侧方架55上设有饮料罐搁置架56、烟灰缸57、点烟器58以及外部连接端子59。饮料罐搁置架56、烟灰缸57、点烟器58以及外部连接端子59构成由落座在驾驶席31上的驾驶员操作的操作部。

图6中的单点划线示出驾驶席31的正中线ml。需要说明的是,正中线是指将驾驶席31左右2等分的假想的线。在从正面观察驾驶席31时,正中线ml通过驾驶席31的左右的中央。在从背面观察驾驶席31时,正中线ml通过驾驶席31的左右的中央。在如图6所示的俯视观察下,正中线ml在通过驾驶席31的中心而将驾驶席31等分的位置上延伸。

在驾驶席31呈左右对称的形状的情况下,正中线ml位于对称面上。然而,本实施方式的驾驶席31也可以不是完全对称。正中线ml也可以是将构成驾驶席31的一部分的呈左右对称的形状的构件等分的线。正中线ml也可以是将构成驾驶席31的一部分的构件的呈左右对称的形状的一部分等分的线。例如,正中线ml可以是将落座部32等分的线,也可以是将背面部33等分的线,还可以是将背面部的前表面33a等分的线,或者将头枕34等分的线。

如图6所示,驾驶席31的正中线ml以随着朝向前方而朝向右侧且随着朝向后方而朝向左侧的方式,相对于驾驶室9的前后方向(x方向)倾斜地延伸。驾驶席31的前缘部fe在俯视观察下相对于驾驶室9的前后方向(x方向)向右方倾斜,该驾驶席31固定在驾驶室9内。前缘部fe是在俯视观察下位于正中线ml上的驾驶席31的前端的部分。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推土机10具备:配置在车辆主体1的前端的前格栅60;配置在发动机室8内的风扇组件70。前格栅60具有第一格栅构件61与第二格栅构件62。如图5所示,前格栅60具有:将第一格栅构件61支承为能够转动的转动轴66;以第二格栅构件62能够相对于第一格栅构件61转动的方式将第二格栅构件62与第一格栅构件61连结的转动轴63。风扇组件70以转动轴76为中心转动,从而其一部分能够向车辆主体1的外部移动。

通过将前格栅60设置成能够以两个转动轴63、66为中心转动的结构而能够折叠,从而能够使前格栅60较大地开放,能够在车辆主体1的前端与推土铲2之间的空间内确保操作员进行操作所需的足够的空间。通过折叠前格栅60且使风扇组件70以转动轴76为中心转动,由此能够使散热器22大面积露出。通过将折叠成两层的前格栅60配置在车辆主体1的左方的侧部,并且将转动轴76配置于车辆主体1的左方的侧部,由此容易从车辆主体1的右方向散热器22接近。

通过使散热器22向外部露出从而能够直接操作散热器,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散热器22的清扫。在因飞来异物等而导致散热器22损伤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修理或更换散热器22。

通过将前格栅60设置成能够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转动轴63、66为中心转动的结构,从而能够通过人力容易地转动作为重量物的第一格栅构件61以及第二格栅构件62。通过将风扇组件70设置成能够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转动轴76为中心转动的结构,从而能够通过人力容易地转动作为重量物的风扇组件70。为了使前格栅60以及风扇组件70移动,不需要起重机或液压起重器等的追加设备。因此,能够减少风扇组件70以及散热器22的维护所花费的费用以及工时。

另外,如图2、3所示,第一格栅构件61从车辆主体1的左方的侧部设置到中央部,第二格栅构件62从车辆主体1的中央部设置到右方的侧部。因此,通过将前格栅60折叠成两层,能够将车辆主体1的前端的开口较宽地开放。

另外,如图5所示,第一格栅构件61构成为,能够以转动轴66为中心转动至在俯视观察下不与散热器22重叠的位置。像这样规定第一格栅构件61的能够转动的范围,能够使前格栅60较宽地开放,能够确保足够的作业空间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散热器22的清扫。

另外,第二格栅构件62具有前表面62f与后表面62r,而且具有远离转动轴63的一侧的远位端部62d。前表面62f在远位端部62d处具有随着从转动轴63远离而向后表面62r接近的倾斜面65。由此,能够抑制在使风扇组件70以转动轴76为中心转动时风扇组件70与第二格栅构件62干涉,因此能够将风扇组件70的能够转动的最大角度设置得较大。因此,能够使散热器22大面积露出。

另外,如图1所示,推土机10具备驾驶室9。如图6所示,驾驶室9内的驾驶席31配置为在俯视观察下前缘部fe相对于前后方向而言向右方倾斜。驾驶员能够容易地从驾驶室9的右侧向这样构成的驾驶室9乘降。因此,通过做成为将折叠成两层的前格栅60配置在车辆主体1的左方的侧部,并且将转动轴76配置于车辆主体1的左方的侧部的结构,驾驶员能够容易地从车辆主体1的右方向散热器22接近。

另外,如图2所示,推土机10还具备形成向驾驶室9乘降的驾驶员的通路的接近装置11。接近装置11相对于驾驶室9而言配置在右侧。驾驶员能够容易地从驾驶室9的右侧向设有这样的接近装置11的驾驶室9乘降。因此,通过做成为将折叠成两层的前格栅60配置在车辆主体1的左方的侧部,并且将转动轴76配置于车辆主体1的左方的侧部,驾驶员能够容易地从车辆主体1的右方向散热器22接近。

另外,如图3所示,风扇组件70具有风扇叶片71。在风扇叶片71的旋转中心c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配置中,转动轴76在侧视观察下与风扇叶片71重叠。风扇组件70的转动轴76配置在车辆主体1的前后方向上的更后方的位置。因此,能够避免在使风扇组件70以转动轴76为中心转动时风扇组件70与周围的构件干涉。另外,能够将风扇组件70的能够转动的最大角度设置得较大,能够使散热器22更大面积地露出。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第一格栅构件61的转动轴66配置于车辆主体1的左方的侧部、折叠后的前格栅60配置于车辆主体1的左方的侧部并且风扇组件70的转动轴76配置于车辆主体1的左方的侧部的结构进行了说明。转动轴66、76也可以配置于车辆主体1的右方的侧部,在这种情况下,也同样能够得到能够容易地进行上述的散热器22的清扫的效果。如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通过在左右的侧部中的、与向驾驶室9乘降的驾驶员频繁通过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侧部配置转动轴66、76,从而能够容易地向散热器22接近。

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在前格栅60折叠成两层的状态下第一格栅构件61的后表面61r与第二格栅构件62的后表面62r相互对置的结构进行了说明。第二格栅构件62相对于第一格栅构件61的转动方向也可以是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反的方向。更具体而言,参照图5,也可以做成为通过第二格栅构件62在俯视观察下以转动轴63为中心相对于第一格栅构件61绕逆时针方向转动而将前格栅60折叠成两层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在前格栅60折叠成两层的状态下,成为第一格栅构件61的前表面61f与第二格栅构件62的前表面62f相互对置的结构。

这样,在关闭了前格栅60的状态下,前表面61f、62f向外部露出,在折叠了前格栅60的状态下,后表面61r、62r向外部露出,因此,能够根据需要容易地对前格栅60的两面进行维护。通过在前格栅60的后表面61r、62r形成与上述的倾斜面64、65相同的倾斜面,从而能够将风扇组件70的能够转动的最大角度设置得较大。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打开了的前格栅60能够对折的结构进行了说明,然而也可以将前格栅60设置成三折以上的多层折叠的结构。

应当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均是例示,而并非是限制性的内容。本发明的范围由请求保护的范围示出而不局限于上述的说明,本发明的范围包含与请求保护的范围等同意义以及范围内的所有的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辆主体,2推土铲,3履带式行驶体,8发动机室,9驾驶室,10推土机,11接近装置,21发动机,22散热器,31驾驶席,60前格栅,61第一格栅构件,61d、62d远位端部,61f、62f前表面,61p、62p近位端部,61r、62r后表面,62第二格栅构件,63、66、76转动轴,64、65倾斜面,67、77连结部,70风扇组件,71风扇叶片,72驱动装置,73风扇护罩,74液压配管,c旋转中心,fe前缘部,ml正中线,w宽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