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用具有清洗功能的水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13855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用具有清洗功能的水闸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闸,尤其涉及一种水利用具有清洗功能的水闸。



背景技术:

水利一词最早见于战国末期问世的《吕氏春秋》中的《孝行览·慎人》篇,但它所讲的“取水利”系指捕鱼之利。约公元前104~前91年,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写成《史记》,其中的《河渠书》(见《史记·河渠书》)是中国第一部水利通史。该书记述了从禹治水到汉武帝黄河瓠子堵口这一历史时期内一系列治河防洪、开渠通航和引水灌溉的史实之后,感叹道:“甚哉水之为利害也”,并指出“自是之后,用事者争言水利”。

由于水闸长期与水接触,表面会很脏,需要人工对其进行清洗,但人工对其进行清洗非常不方便,而现有的水闸没有清洗功能,且没有消毒功能,因此亟需研发一种具有清洗功能,且具有消毒功能的水利用具有清洗功能的水闸。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的水闸没有清洗功能,且没有消毒功能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清洗功能,且具有消毒功能的水利用具有清洗功能的水闸。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水利用具有清洗功能的水闸,包括有横板、安装板、上下移动装置和冲洗装置,水闸前侧上部连接有横板,水闸顶部连接有安装板,横板底部安装有上下移动装置,安装板顶部右侧安装有冲洗装置。

优选地,上下移动装置包括有滑轨、滑块、连杆、刮板、支撑块、电机、齿轮和齿条,横板顶部前侧开有通孔,横板底部左右对称安装有滑轨,滑轨上滑动式设有滑块,两个滑块之间连接有连杆,连杆顶部中间连接有齿条,齿条穿过通孔,连杆后侧连接有刮板,刮板与水闸前侧接触,横板顶部连接有支撑块,支撑块顶部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齿轮,齿轮与齿条啮合。

优选地,冲洗装置包括有水箱、水泵、进水管、出水管和多孔管,横板底部后侧安装有多孔管,安装板顶部右侧安装有水箱,水箱内设有水泵,水泵上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末端从水箱右侧下部穿出水箱,出水管末端穿过水箱左侧下部并与多孔管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有消毒装置,消毒装置包括有消毒液箱、支杆、压缩缸、活塞、进液管、第一单向阀门、出液管和第二单向阀门,水箱顶部安装有消毒液箱,安装板顶部左右对称连接有支杆,支杆顶端安装有压缩缸,压缩缸内水平设有活塞,齿条顶部穿过压缩缸底部并与活塞底部中间连接,压缩缸顶部最右侧连接有进液管,进液管上安装有第一单向阀门,进液管位于消毒液箱内,压缩缸顶部最左侧连接有出液管,出液管上安装有第二单向阀门,出液管末端与多孔管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有固定块、拉绳和重铁块,进水管末端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连接有拉绳,拉绳末端连接有重铁块。

优选地,还包括有第一水管和第一阀门,出水管上连接有第一水管,第一水管与出水管相通,第一水管上安装有第一阀门,第一水管末端与消毒液箱底部左侧连通。

工作原理:当需要对水闸表面进行清洗时,操作人员启动上下移动装置工作,与此同时,将冲洗装置连接水源,然后启动冲洗装置工作,对水闸表面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关闭冲洗装置和上下移动装置。

因为上下移动装置包括有滑轨、滑块、连杆、刮板、支撑块、电机、齿轮和齿条,横板顶部前侧开有通孔,横板底部左右对称安装有滑轨,滑轨上滑动式设有滑块,两个滑块之间连接有连杆,连杆顶部中间连接有齿条,齿条穿过通孔,连杆后侧连接有刮板,刮板与水闸前侧接触,横板顶部连接有支撑块,支撑块顶部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齿轮,齿轮与齿条啮合。操作人员启动电机正反交替转动,带动齿轮正反交替转动,从而带动齿条上下移动,刮板随之上下移动,对水闸表面的污渍进行刮除。刮除完毕后,关闭电机。

因为冲洗装置包括有水箱、水泵、进水管、出水管和多孔管,横板底部后侧安装有多孔管,安装板顶部右侧安装有水箱,水箱内设有水泵,水泵上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末端从水箱右侧下部穿出水箱,出水管末端穿过水箱左侧下部并与多孔管连接。电机正反交替转动带动刮板上下移动对水闸表面的污渍进行刮除的同时,操作人员将进水管连接水源,然后启动水泵工作,水源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从多孔管喷出,喷在水闸表面,从而可提高清洗效果。清洗完毕后,关闭水泵。

因为还包括有消毒装置,消毒装置包括有消毒液箱、支杆、压缩缸、活塞、进液管、第一单向阀门、出液管和第二单向阀门,水箱顶部安装有消毒液箱,安装板顶部左右对称连接有支杆,支杆顶端安装有压缩缸,压缩缸内水平设有活塞,齿条顶部穿过压缩缸底部并与活塞底部中间连接,压缩缸顶部最右侧连接有进液管,进液管上安装有第一单向阀门,进液管位于消毒液箱内,压缩缸顶部最左侧连接有出液管,出液管上安装有第二单向阀门,出液管末端与多孔管连接。操作人员将适量的消毒液倒进消毒液箱内,当电机正反交替转动带动齿条上下移动时,带动活塞上下移动,当活塞向下移动时,通过进液管将消毒液箱内的消毒液吸进压缩缸内,当活塞向上移动时,压缩缸内的消毒液通过出液管从多孔管流出,从而可对水闸表面进行消毒。

因为还包括有固定块、拉绳和重铁块,进水管末端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连接有拉绳,拉绳末端连接有重铁块。重铁块可增加进水管的重力,防止进水管放置在有水源的地方时由于重量太轻,导致进水管浮起。

因为还包括有第一水管和第一阀门,出水管上连接有第一水管,第一水管与出水管相通,第一水管上安装有第一阀门,第一水管末端与消毒液箱底部左侧连通。初始时,第一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当有水源通过出水管时,操作人员打开第一阀门,一部分水源通过第一水管流进消毒液箱内,与消毒液混合。

(3)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上下移动装置和冲洗装置的配合,可对水闸表面进行清洗,上下移动装置还能带动消毒装置工作,从而达到了具有清洗功能、具有消毒功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上下移动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三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水闸,2-横板,3-安装板,4-上下移动装置,41-滑轨,42-滑块,43-连杆,44-刮板,45-支撑块,46-电机,47-齿轮,48-齿条,49-通孔,5-冲洗装置,51-水箱,52-水泵,53-进水管,54-出水管,55-多孔管,6-消毒装置,61-消毒液箱,62-支杆,63-压缩缸,64-活塞,65-进液管,66-第一单向阀门,67-出液管,68-第二单向阀门,7-固定块,8-拉绳,9-重铁块,10-第一水管,11-第一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水利用具有清洗功能的水闸,如图1-4所示,包括有横板2、安装板3、上下移动装置4和冲洗装置5,水闸1前侧上部连接有横板2,水闸1顶部连接有安装板3,横板2底部安装有上下移动装置4,安装板3顶部右侧安装有冲洗装置5。

实施例2

一种水利用具有清洗功能的水闸,如图1-4所示,包括有横板2、安装板3、上下移动装置4和冲洗装置5,水闸1前侧上部连接有横板2,水闸1顶部连接有安装板3,横板2底部安装有上下移动装置4,安装板3顶部右侧安装有冲洗装置5。

上下移动装置4包括有滑轨41、滑块42、连杆43、刮板44、支撑块45、电机46、齿轮47和齿条48,横板2顶部前侧开有通孔49,横板2底部左右对称安装有滑轨41,滑轨41上滑动式设有滑块42,两个滑块42之间连接有连杆43,连杆43顶部中间连接有齿条48,齿条48穿过通孔49,连杆43后侧连接有刮板44,刮板44与水闸1前侧接触,横板2顶部连接有支撑块45,支撑块45顶部安装有电机46,电机46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齿轮47,齿轮47与齿条48啮合。

实施例3

一种水利用具有清洗功能的水闸,如图1-4所示,包括有横板2、安装板3、上下移动装置4和冲洗装置5,水闸1前侧上部连接有横板2,水闸1顶部连接有安装板3,横板2底部安装有上下移动装置4,安装板3顶部右侧安装有冲洗装置5。

上下移动装置4包括有滑轨41、滑块42、连杆43、刮板44、支撑块45、电机46、齿轮47和齿条48,横板2顶部前侧开有通孔49,横板2底部左右对称安装有滑轨41,滑轨41上滑动式设有滑块42,两个滑块42之间连接有连杆43,连杆43顶部中间连接有齿条48,齿条48穿过通孔49,连杆43后侧连接有刮板44,刮板44与水闸1前侧接触,横板2顶部连接有支撑块45,支撑块45顶部安装有电机46,电机46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齿轮47,齿轮47与齿条48啮合。

冲洗装置5包括有水箱51、水泵52、进水管53、出水管54和多孔管55,横板2底部后侧安装有多孔管55,安装板3顶部右侧安装有水箱51,水箱51内设有水泵52,水泵52上连接有进水管53和出水管54,进水管53末端从水箱51右侧下部穿出水箱51,出水管54末端穿过水箱51左侧下部并与多孔管55连接。

实施例4

一种水利用具有清洗功能的水闸,如图1-4所示,包括有横板2、安装板3、上下移动装置4和冲洗装置5,水闸1前侧上部连接有横板2,水闸1顶部连接有安装板3,横板2底部安装有上下移动装置4,安装板3顶部右侧安装有冲洗装置5。

上下移动装置4包括有滑轨41、滑块42、连杆43、刮板44、支撑块45、电机46、齿轮47和齿条48,横板2顶部前侧开有通孔49,横板2底部左右对称安装有滑轨41,滑轨41上滑动式设有滑块42,两个滑块42之间连接有连杆43,连杆43顶部中间连接有齿条48,齿条48穿过通孔49,连杆43后侧连接有刮板44,刮板44与水闸1前侧接触,横板2顶部连接有支撑块45,支撑块45顶部安装有电机46,电机46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齿轮47,齿轮47与齿条48啮合。

冲洗装置5包括有水箱51、水泵52、进水管53、出水管54和多孔管55,横板2底部后侧安装有多孔管55,安装板3顶部右侧安装有水箱51,水箱51内设有水泵52,水泵52上连接有进水管53和出水管54,进水管53末端从水箱51右侧下部穿出水箱51,出水管54末端穿过水箱51左侧下部并与多孔管55连接。

还包括有消毒装置6,消毒装置6包括有消毒液箱61、支杆62、压缩缸63、活塞64、进液管65、第一单向阀门66、出液管67和第二单向阀门68,水箱51顶部安装有消毒液箱61,安装板3顶部左右对称连接有支杆62,支杆62顶端安装有压缩缸63,压缩缸63内水平设有活塞64,齿条48顶部穿过压缩缸63底部并与活塞64底部中间连接,压缩缸63顶部最右侧连接有进液管65,进液管65上安装有第一单向阀门66,进液管65位于消毒液箱61内,压缩缸63顶部最左侧连接有出液管67,出液管67上安装有第二单向阀门68,出液管67末端与多孔管55连接。

还包括有固定块7、拉绳8和重铁块9,进水管53末端连接有固定块7,固定块7上连接有拉绳8,拉绳8末端连接有重铁块9。

还包括有第一水管10和第一阀门11,出水管54上连接有第一水管10,第一水管10与出水管54相通,第一水管10上安装有第一阀门11,第一水管10末端与消毒液箱61底部左侧连通。

工作原理:当需要对水闸1表面进行清洗时,操作人员启动上下移动装置4工作,与此同时,将冲洗装置5连接水源,然后启动冲洗装置5工作,对水闸1表面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关闭冲洗装置5和上下移动装置4。

因为上下移动装置4包括有滑轨41、滑块42、连杆43、刮板44、支撑块45、电机46、齿轮47和齿条48,横板2顶部前侧开有通孔49,横板2底部左右对称安装有滑轨41,滑轨41上滑动式设有滑块42,两个滑块42之间连接有连杆43,连杆43顶部中间连接有齿条48,齿条48穿过通孔49,连杆43后侧连接有刮板44,刮板44与水闸1前侧接触,横板2顶部连接有支撑块45,支撑块45顶部安装有电机46,电机46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齿轮47,齿轮47与齿条48啮合。操作人员启动电机46正反交替转动,带动齿轮47正反交替转动,从而带动齿条48上下移动,刮板44随之上下移动,对水闸1表面的污渍进行刮除。刮除完毕后,关闭电机46。

因为冲洗装置5包括有水箱51、水泵52、进水管53、出水管54和多孔管55,横板2底部后侧安装有多孔管55,安装板3顶部右侧安装有水箱51,水箱51内设有水泵52,水泵52上连接有进水管53和出水管54,进水管53末端从水箱51右侧下部穿出水箱51,出水管54末端穿过水箱51左侧下部并与多孔管55连接。电机46正反交替转动带动刮板44上下移动对水闸1表面的污渍进行刮除的同时,操作人员将进水管53连接水源,然后启动水泵52工作,水源通过进水管53和出水管54从多孔管55喷出,喷在水闸1表面,从而可提高清洗效果。清洗完毕后,关闭水泵52。

因为还包括有消毒装置6,消毒装置6包括有消毒液箱61、支杆62、压缩缸63、活塞64、进液管65、第一单向阀门66、出液管67和第二单向阀门68,水箱51顶部安装有消毒液箱61,安装板3顶部左右对称连接有支杆62,支杆62顶端安装有压缩缸63,压缩缸63内水平设有活塞64,齿条48顶部穿过压缩缸63底部并与活塞64底部中间连接,压缩缸63顶部最右侧连接有进液管65,进液管65上安装有第一单向阀门66,进液管65位于消毒液箱61内,压缩缸63顶部最左侧连接有出液管67,出液管67上安装有第二单向阀门68,出液管67末端与多孔管55连接。操作人员将适量的消毒液倒进消毒液箱61内,当电机46正反交替转动带动齿条48上下移动时,带动活塞64上下移动,当活塞64向下移动时,通过进液管65将消毒液箱61内的消毒液吸进压缩缸63内,当活塞64向上移动时,压缩缸63内的消毒液通过出液管67从多孔管55流出,从而可对水闸1表面进行消毒。

因为还包括有固定块7、拉绳8和重铁块9,进水管53末端连接有固定块7,固定块7上连接有拉绳8,拉绳8末端连接有重铁块9。重铁块9可增加进水管53的重力,防止进水管53放置在有水源的地方时由于重量太轻,导致进水管53浮起。

因为还包括有第一水管10和第一阀门11,出水管54上连接有第一水管10,第一水管10与出水管54相通,第一水管10上安装有第一阀门11,第一水管10末端与消毒液箱61底部左侧连通。初始时,第一阀门11处于关闭状态。当有水源通过出水管54时,操作人员打开第一阀门11,一部分水源通过第一水管10流进消毒液箱61内,与消毒液混合。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