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清淤的绞吸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6344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辅助清淤的绞吸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治理领域,涉及一种清淤装置,具体是一种辅助清淤的绞吸式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环保产业发展较为迅速,而清淤工程是环境治理的第一步,清淤效果好坏也是影响后续治理的因素之一。

绞吸式清淤船是目前在清淤疏滩工程中运用较广泛的一种清淤船舶,它是利用吸水管前端围绕吸水管装设的旋转绞刀装置,将河底泥沙进行切割和搅动,再经吸泥管将绞起的泥沙物料,借助强大的泵力,输送到泥沙物料堆积场,它的挖泥、运泥、卸泥等工作过程,可以一次连续完成,它是一种效率高、成本较低的清淤船,是良好的水下挖掘机械。

在清淤工程中,由于各工况的淤泥性状和影响因素等不同,会造成清淤施工的困难程度不一样。为了更好帮助清淤的现场施工,现提供一种辅助清淤的绞吸式装置,此装置与清淤船相结合,形成了绞吸式清淤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清淤的绞吸式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辅助清淤的绞吸式装置,包括绞刀头、绞吸头浮体以及高压冲洗头;所述绞吸头浮体相对的两侧分别通过液压升降推杆二、液压升降推杆三与清淤船体端面连接;

所述绞吸头浮体底面设有绞头连接管,绞头连接管一端固定有液压马达和绞刀头,另一端通过转轴与浮体转动连接;所述绞头连接管中部位置连接有液压升降推杆一,液压升降推杆一尾部安装在龙门架上;

所述绞刀头刀盘处的绞头连接管上设有一抽吸口,抽吸口由管路与清淤船内的吸污泵相连接,且管路设置于连接管的内部。

所述绞吸头浮体呈三角形形状,其顶角为圆弧面设置,两底角为竖直切面设置;绞吸头浮体顶角与清淤船体端面相对设置。

所述龙门架设在绞吸头浮体上侧面;所述龙门架呈倒U型形状。

所述高压冲洗头呈U型形状,其设在绞刀头刀盘处的绞头连接管上,并由管路与清淤船内的高压水泵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绞刀头在淤泥中转动绞切,打散接近于固化一体的淤泥,利用高压冲洗头喷出的高压水使淤泥形成浆液,再利用抽吸口抽吸绞刀头处的浆液,实现清淤效果的大幅提高,更好的帮助清淤的现场施工;同时,通过液压升降推杆一、液压升降推杆二和液压升降推杆三的升缩动作,可形成绞刀头的左右摆动,以增加清淤的工作面。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辅助清淤的绞吸式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绞刀头1、绞头连接管2、液压升降推杆一3、龙门架4、液压升降推杆二5、液压升降推杆三6、绞吸头浮体7、高压冲洗头8、抽吸口9。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辅助清淤的绞吸式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绞刀头1、绞吸头浮体7以及高压冲洗头8;其中,绞吸头浮体7呈三角形形状,其顶角为圆弧面设置,两底角为竖直切面设置;绞吸头浮体7顶角与清淤船体端面相对设置,其相对的两侧分别通过液压升降推杆二5、液压升降推杆三6与清淤船体端面连接;

绞吸头浮体7上侧面设有倒U型形状的龙门架4;绞吸头浮体7底面设有绞头连接管2,绞头连接管2采用管径较大钢管,其一端固定有液压马达和绞刀头1,另一端利用转轴与浮体转动连接,绞头连接管2中部位置连接有液压升降推杆一3,通过液压升降推杆一3的升降控制绞头连接管2和绞刀头1的上下运动;液压升降推杆一3尾部安装在龙门架4上;

绞刀头1通过液压马达驱动转动,液压马达位于绞刀头刀盘处,并由高压油管与液压泵站相联接,可控制绞刀头进行正反转动,液压泵站设在清淤船仓内;

高压冲洗头8呈U型形状,其由管路与清淤船内的高压水泵相连接;

绞刀头1刀盘处的绞头连接管上设有一抽吸口9,抽吸口9由管路与清淤船内的吸污泵相连接,且管路设置于连接管2的内部;

辅助清淤的绞吸式装置(工作原理):

1、绞刀头1在淤泥中转动绞切,打散接近于固化一体的淤泥;绞刀头是清淤船的最重要部件,因为在许多情况下它决定挖掘和输送的产量;对产量而言除所需切削力外绞刀头速度和尺寸亦很重要;绞刀切削功率应能够切削土壤,绞刀头速度对于混合物形成过程很重要而尺寸与切削功率和产量息息相关;

2、绞刀头1转动同高压冲洗头8喷出的高压水进行冲洗补水,使淤泥形成浆液;若淤泥在水下且水量较多时可不进行冲洗补水;

3、绞刀头1刀盘处设有一抽吸口9,与清淤船内的吸污泵相连接,抽吸绞刀头处的浆液;

4、绞刀头1由绞头连接管2与绞吸头浮体7连接固定;

5、控制液压升降推杆一3的升降动作,可形成绞刀头1的上下运动;

6、控制液压升降推杆二5和液压升降推杆三6的升缩动作,可形成绞刀头的左右摆动,以增加清淤的工作面;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