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预制排涝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1454阅读:619来源:国知局
一体化预制排涝泵站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涝泵站,具体涉及一体化预制排涝泵站。



背景技术:

排涝泵站是用于排除洪涝渍水和降低地下水位的泵站,在排水管道的中途和终点需要提升废水时设置泵站,称为中途泵站和终点泵站。当周围环境有特殊要求时,中途泵站有时全部隐建在地下。但是,泵站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内部可能存在有毒气体,对人体伤害大,不利于检修人员下泵站检查修理,并且需要人值守看管,排涝时需要看守人员启动进行排涝,浪费人力和时间使用起来非常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体化预制排涝泵站,解决了泵站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内部可能存在有毒气体,对人体伤害大,不利于检修人员下泵站检查修理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体化预制排涝泵站,包括水泵基、静压式液位仪保护管、出水汇通管和扶梯,所述水泵基安装在预制筒体的内部下方,所述水泵基上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上方设置有水泵导管,所述水泵导管的后方设置有服务平台,所述静压式液位仪保护管安装在服务平台上,所述预制筒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挡水板设置在进水口的一侧靠近预制筒体的内部位置处,所述预制筒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处设置有止回阀,所述扶梯安装在预制筒体的一侧与出水管同侧位置处,所述扶梯的上方设置有扶手,所述预制筒体的上方设置有安全格栅和电器控制柜,所述安全格栅上设置有铝盖板,所述水泵导管的一端靠近预制筒体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盖板,所述预制筒体的上方靠近盖板的左侧位置处设置有通风管,所述出水汇通管安装在出水管上,所述水泵与电器控制柜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水口与玻预制筒体通过进水管软连接件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水管共设置有两个,出水汇通管安装在两个出水管上,出水汇通管上设置有出水管软连接件,设置两个两个出水管排水更快,能够迅速的帮助排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水管软连接件和进水管软连接件均为环氧树脂手糊无碱玻璃纤维布材料,这种材料具有高强度密封的功能,无地下水渗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泵导管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水泵导管均安装在预制筒体的内部,排涝快,不易被堵塞,使用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水泵站具有一体化集成程度高、占地面积小、施工周期短、质量可靠等特点,通过在预制筒体的顶部设置废弃净化处理系统,将筒体内部废弃处理后排出,避免有毒气体对检修人员的伤害;在预制筒体的顶部设置一个电器控制柜,潜水轴流泵及废气处理系统由PLC控制,可实现无人值守,远程控制,远程监控功能,节省人力时间更加方便,并且在进出水口及安装螺栓与玻璃钢筒体联接处使用环氧树脂手糊无碱玻璃纤维布,实现筒体高强度密封,无地下水渗入。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体化预制排涝泵站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体化预制排涝泵站的俯视图;

图中:1、预制筒体;2、水泵;3、水泵基;4、水泵导管;5、静压式液位仪保护管;6、止回阀;7、出水管;8、出水汇通管;9、出水管软连接件;10、进水管软连接件;11、进水口;12、挡水板;13、服务平台;14、扶梯;15、扶手;16、铝盖板;17、安全格栅;18、盖板;19、通风管;20、电器控制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体化预制排涝泵站,包括水泵基3、静压式液位仪保护管5、出水汇通管8和扶梯14,水泵基3安装在预制筒体1的内部下方,水泵基3上设置有水泵2,水泵2的上方设置有水泵导管4,水泵导管4的后方设置有服务平台13,静压式液位仪保护管5安装在服务平台13上,预制筒体1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11,挡水板12设置在进水口11的一侧靠近预制筒体1的内部位置处,预制筒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水管7,出水管7处设置有止回阀6,扶梯14安装在预制筒体1的一侧与出水管7同侧位置处,扶梯14的上方设置有扶手15,预制筒体1的上方设置有安全格栅17和电器控制柜20,安全格栅17上设置有铝盖板16,水泵导管4的一端靠近预制筒体1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盖板18,预制筒体1的上方靠近盖板18的左侧位置处设置有通风管19,出水汇通管8安装在出水管7上,水泵2与电器控制柜20电性连接。

进水口11与玻预制筒体通过进水管软连接件10固定连接。

出水管7共设置有两个,出水汇通管8安装在两个出水管7上,出水汇通管8上设置有出水管软连接件9,设置两个两个出水管排水更快,能够迅速的帮助排涝。

出水管软连接件9和进水管软连接件10均为环氧树脂手糊无碱玻璃纤维布材料,这种材料具有高强度密封的功能,无地下水渗入。

水泵导管4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水泵导管4均安装在预制筒体1的内部,排涝快,不易被堵塞,使用更方便。

具体的,在使用时,泵站在工厂完成所有管路系统安装,到项目现场,将进水口11和出水管7与进出水口对接,通过扶梯14和扶手15进入到预制筒体1内,把水泵2放入到预制筒体1中的水泵基3上,然后进行回填调试使用,当发生洪涝时,静压式液位仪保护管5内的液位仪感应到水泵导管内水位过高时,自动启动水泵2,当水泵叶轮快速转动时,叶片促使水很快旋转,旋转着的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叶轮中飞出,水源的水在水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到出水管7处,由出水汇通管8排出。

该一体化预制排涝泵站,本水泵站具有一体化集成程度高、占地面积小、施工周期短、质量可靠等特点,通过在预制筒体1的顶部设置废弃净化处理系统,将筒体内部废弃处理后排出,避免有毒气体对检修人员的伤害;在预制筒体1的顶部设置一个电器控制柜20,水泵2及废气处理系统由PLC控制,可实现无人值守,远程控制,远程监控功能,节省人力时间更加方便,并且在出水管7和进水口11处及安装螺栓与玻璃钢筒体联接处使用环氧树脂手糊无碱玻璃纤维布,实现筒体高强度密封,无地下水渗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