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分布式钢支撑轴力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6278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支撑轴力伺服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无线分布式钢支撑轴力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基坑开挖过程需要对基坑的侧壁进行支护,防止其发生变形从而导致周边邻近建筑物的地下结构部件损坏,普通钢支撑在开挖过程中的支护已经难以达到近几年复杂的地下工程设计要求,钢支撑的轴力伺服技术快速发展起来,为基坑开挖过程中的邻近既有建筑物保护提供更好的保障。

钢支撑轴力伺服技术是建立在数控的基础上,通过在基坑边上放置控制钢支撑的数控泵站来达到自动伺服的目的。这种支撑轴力伺服系统一般通过线缆与监控室内的总控机连接,由总控机下达指令进行各根钢支撑的加载与卸载,对各根钢支撑的轴力和位移进行测控,若施工现场的通讯电缆受损,所有钢支撑就会失控,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无线分布式钢支撑轴力控制系统,主要解决传统的通过通讯电缆传输数据,在通讯电缆受损时钢支撑会失控的技术问题,并且可以将信息上传云端实现数据的远程监控;采用数据无线传输技术,避免了施工现场繁杂线缆的布设。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无线分布式钢支撑轴力控制系统,包括数控泵站,数控泵站和本地总控机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数控泵站通过线缆和油管连接各个钢支撑的支撑头,支撑头与钢支撑连接后安装在基坑围护结构上,通过数控泵站内置PLC控制器采集钢支撑实时轴力和位移等数据进行分析,并通过无线网络将数据及分析报告发送至所述本地总控机,本地总控机发送指令至数控泵站,所述数控泵站内置的PLC控制器控制系统油压的升降,对基坑围护结构位移进行控制。

本地总控机与数控泵站之间无线网络拓扑结构为单主机多从机模式,且网络可进行拓展,即可以通过增设频段增加本地网络,解决特殊情况下的网络覆盖距离不足问题。

网络中的节点采用两个字节进行地址编码,最高可达65535个节点,即单个频段网络可控制65535个钢支撑的轴力。

数控泵站上有手动加载、卸载按钮,除了可以在监控室内进行测控,也可以在施工现场就地进行轴力测控。

数控泵站将采集到的数据及分析结果上传至云端,能够实现数据的远程管理,与远程监控机及手机App进行数据传输。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数控泵站采用无线数据传输,避免了施工现场繁杂线缆的布设,并且具有现场就地控制的功能,在设备维修及网络故障时可以在各数控泵站上进行加、卸载的操控,不会造成钢支撑轴力的失控。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将数据上传至云端,与远程监控平台及手机App进行数据交换,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现场钢支撑的查看与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数控泵站;2、线缆及油管;3、钢支撑;4、基坑围护结构;5、本地总控机;6、云端;7、远程监控机;8、手机;9、支撑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工作原理表达更为清楚,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实施方式的详细论述。

一种无线分布式钢支撑轴力控制系统,包括数控泵站1,数控泵站1和本地总控机5通过无线网络连接进行数据相互交换,数控泵站1通过线缆和油管2连接各个钢支撑3的支撑头9,支撑头9与钢支撑3连接后安装在基坑围护结构4上,通过数控泵站1内置PLC控制器(厂家为西门子,型号为S7-200)采集钢支撑实时轴力和位移等数据进行分析,并通过无线网络将数据及分析报告发送至所述本地总控机,供相关人员查看并下达指令至所述数控泵站1,当钢支撑的轴力或位移发生变化时,所述数控泵站1内置的PLC控制器指示相关部件动作进行系统油压的升降,来达到所述基坑围护结构4位移的控制。

所述数控泵站1上设有手动加载、卸载按钮,可在信号故障时进行现场就地控载。所述数控泵站1采集到的数据及分析同时上传至所述云端6,与通用数据管理平台或定制平台连接,通过所述远程监控机7进行数据监控,也可与具有权限的手机8连接,从而实现数据的实时监控。

本地总控机与数控泵站之间无线网络拓扑结构为单主机多从机模式,且网络可进行拓展,即可以通过增设频段增加本地网络,解决特殊情况下的网络覆盖距离不足问题。网络中的节点采用两个字节进行地址编码,最高可达65535个节点,即单个频段网络可控制65535个钢支撑的轴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