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剪切挡土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60296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剪切挡土墙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墙体,尤其是一种抗剪切挡土墙。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范围内的公路、河道治理及其它生态环境改善工程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大和速度的加快,在这些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对于公路或河道两侧的土坡通常会铺设挡土墙,在保证外观的情况下确保土坡上的植被可以被恢复,进而起到改善生态环境的效果。

目前,大部分挡土墙采用的都是单一的块型,即挡土墙是由单一形状的块体铺设形成的,立体感相对较差。此外,对于干垒砌筑的挡土墙,通常仅通过混凝土销穿插在上下两个砖块的安装孔上实现连接,在雨天等环境下,坡道上的土料在重力作用下可能会推挤砖块,进而使得混凝土销需要承受较大的剪切力,容易断裂,而混凝土销断裂后,砖块可能会在土料的推挤作用下滑移甚至是脱落,使得挡土墙被破坏。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对抗剪切挡土墙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被土料推挤破坏的抗剪切挡土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剪切挡土墙,包括多个沿坡面逐层铺设的干垒层,所述干垒层包括依次交替拼接的第一砖块和第二砖块,所述第一砖块和所述第二砖块的水平横截面都呈等腰梯形,且所述第一砖块和所述第二砖块上都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砖块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砖块的长度,所述第一砖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块,所述第二砖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块配合的缺槽,所述限位块的内侧壁贴合在所述缺槽的侧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砖块和所述第二砖块的外侧壁分别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的两端与对应的外侧壁平滑过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相邻两层所述干垒层上的所述第一砖块或所述第二砖块错位布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砖块的内侧壁上开设有通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砖块和所述第二砖块上分别开设有上下贯穿的穿孔,且所述第一砖块和所述第二砖块的上端面还分别开设有与对应砖块的长度方向平行布置的沉槽,所述沉槽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穿孔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砖块和所述第二砖块上的所述安装孔都有多个,在同一砖块上,各所述安装孔分布在相邻两个所述穿孔之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限位块和缺槽,并将限位块的内侧壁贴合在缺槽的侧壁上,使得位于两个第一砖块之间的第二砖块可被限位块扣住,第二砖块上的混凝土销不易受到剪切力的作用,又由于第一砖块的长度大于第二砖块,与突破接触面也相对较大,可利用摩擦力抵消土料的部分推挤力,第一砖块上的混凝土销受到的剪切力也相对较小,挡土墙不易被土料推挤破坏。

2、通过设置凸台,有效增加挡土墙的立体感,也能增加砖块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抗剪切挡土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抗剪切挡土墙的第一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抗剪切挡土墙的第二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对应如下:

10-干垒层; 20-第一砖块;

21-限位块; 22-安装孔;

23-凸台; 24-穿孔;

25-沉槽; 26-通槽;

30-第二砖块; 31-缺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抗剪切挡土墙,包括多个沿坡面逐层铺设的干垒层10,干垒层10可以呈直线布置,也可以呈曲线布置,具体的布置方式取决于破面的实际情况。

干垒层10包括依次交替拼接的第一砖块20和第二砖块30,第一砖块20和第二砖块30的水平横截面都呈等腰梯形,且第一砖块20的长度大于第二砖块30的长度。此处的水平截面是指相应的砖体的上端面朝上时水平方向的横截面,类似的,下文中砖体的上端指的是砖体使用时朝向上的一端,相对应的另一端为砖体的下端。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以砖块水平截面的等腰梯形的底边的长度方向为砖块的长度方向,以砖块朝向其水平截面的等腰梯形的上底的一侧为砖块的内侧,相对应的另一侧为砖块的外侧,使用时,砖块的内侧朝向土坡。

第一砖块20和第二砖块30上都开设有安装孔22,相邻两个干垒层10之间的砖块通过采用混凝土销插槽在对应的安装孔22上实现连接。第一砖块20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块21,第二砖块3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对应的限位块21配合的缺槽31,在相互配合的限位块21和缺槽31中,限位块21的内侧壁贴合在缺槽31的侧壁上。这样,第二砖块30被相邻的两个第一砖块30上的限位块21扣压在土坡上,可抵消土坡上的土料对第二砖块30的推挤力,避免穿插在第二砖块30上的混凝土销受到太大的剪切力而被破坏。

当然,与传统用于挡土墙的砖块类似,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砖块20和第二砖块30上也分别开设有上下贯穿的穿孔24,便于植被生长,在本实施例汇总,第一砖块20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四个穿孔,第二砖块30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两个穿孔。同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砖块20和第二砖块30的上端面还分别开设有与对应砖块的长度方向平行布置的沉槽25,沉槽25分别与对应的穿孔24连通,这样便于将雨水引入穿孔24,有利于植被生长。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砖块20和第二砖块30上的安装孔22都有多个,在同一砖块上,各安装孔22分布在相邻两个穿孔24之间,具体的,第一砖块20上的安装孔22呈三列布置,第二砖块30上的安装孔22成一列布置,每列安装孔22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穿孔24之间,且每列上的安装孔22沿对应砖块的宽度方向等间距布置,这样可根据土坡的实际坡度选择穿插混凝土销的安装孔22,可适用于各种不同坡度的土坡。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砖块20和第二砖块30的外侧壁分别设置有凸台23,凸台23的两端与对应的外侧壁平滑过渡,这样可使得干垒砌筑后的挡土墙具有较强的立体感。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砖块20的内侧壁上开设有通槽26,这样可增加第一砖块20与土坡上的土料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第一砖块20与土坡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土坡上的土料的推挤力太大使得穿插在第一砖块20上的混凝土销承受太大的剪切力。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层干垒层10上的第一砖块20或第二砖块30错位布置。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形,如在第一砖体20或第二砖体30上设置其他结构特征等,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