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使用的地基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65706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循环使用的地基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具体涉及一种房屋建设的地基模具,属于土木工程建筑施工领域。



背景技术:

地基是指建筑物下面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作为建筑地基的土层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和人工填土。地基有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复合地基)两类。天然地基是不需要人加固的天然土层。人工地基需要人加固处理,常见有石屑垫层、砂垫层、混合灰土回填再夯实等。在建筑学中地基的处理是十分重要的,上层建筑是否牢固地基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建筑物的地基不够好,上层建筑很可能倒塌,这样说一点也不为过,而地基处理的主要目的是采用各种地基处理方法以改善地基条件。

现有几乎所有的建筑物,由于天然土层的土质过于软弱或不良的地质条件,需要人工加固或处理后才能修建的地基。而在地质状况不佳的条件下,如坡地、沙地或淤泥地质,或虽然土层质地较好,但上部荷载过大时,为使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则要采用人工加固地基,即人工地基。

如果要有坚固的地基就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以下几种地基的处理方法是比较实用的:一、换填法:当建筑物基础下的持力层比较软弱、不能满足上部结构荷载对地基的要求时,常采用换土垫层来处理软弱地基。即将基础下一定范围内的土层挖去,然后回填以强度较大的砂、碎石或灰土等,并夯实至密实。二、预压法:预压法是一种有效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该方法的实质是,在建筑物或构筑物建造前,先在拟建场地上施加或分级施加与其相当的荷载,使土体中孔隙水排出,孔隙体积变小,土体密实,提高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三、强夯法:强夯法是法国L·梅纳(Menard)1969年首创的一种地基加固方法,即用几十吨重锤从高处落下,反复多次夯击地面,对地基进行强力夯实。四、振冲法:振冲法是振动水冲击法的简称,按不同土类可分为振冲置换法和振冲密实法两类。振冲法在粘性土中主要起振冲置换作用,置换后填料形成的桩体与土组成复合地基;在砂土中主要起振动挤密和振动液化作用。五、深层搅拌法:深层搅拌法系利用水泥或其它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搅拌机械,在地基中将水泥和土体强制拌和,使软弱土硬结成整体,形成具有水稳性和足够强度的水泥土桩或地下连续墙。六、砂石桩法:振动沉管砂石桩是振动沉管砂桩和振动沉管碎石桩的简称。振动沉管砂石桩就是在振动机的振动作用下,把套管打入规定的设计深度,夯管入土后,挤密了套管周围土体,然后投入砂石,再排砂石于土中,振动密实成桩,多次循环后就成为砂石桩。七、土或灰土挤密桩法:土桩及灰土桩是利用沉管、冲击或爆扩等方法在地基中挤土成孔,然后向孔内夯填素土或灰土成桩。成孔时,桩孔部位的土被侧向挤出,从而使桩周土得以加密。土桩及灰土桩挤密地基,是由土桩或灰土桩与桩间挤密土共同组成复合地基。土桩及灰土桩法的特点是:就地取材,以土治土,原位处理、深层加密和费用较低。

现有技术中针对人工地基最普遍的方法是换填法,尤其是农村的建筑物,先将土地上原有的土料挖出沟槽,将模具放入沟槽中,然后在模具中注入混凝土。为了将混凝土搅拌均匀,施工过程中,往往在搅拌混凝土的过程中加入过量的水,搅拌均匀后,将混凝土倒入模具中,再用振动棒夯实;但是由于水分的过量存在,而且水分伴随混凝土一起注入模具中,水分难以蒸发或挥发,混凝土的固化时间较长,导致施工效率低。此外,现有技术中的模具普遍是木制的,使用过一次后,拆模时极易损坏模具,很难重复使用,增加成本的同时,大大的破坏了坏境资源;同时,由于混凝土含水多,固化时间长,导致混凝土与模具结合过于牢固,不利于拆模,进一步增大了模具的损耗。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建筑物地基混凝土含水过多、固化时间长、拆模困难以及模具损耗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循环使用的地基模具,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中的水分,缩短地基混凝土的固化时间,易于拆模且模具损耗率低,该地基模具节约成本、提高施工效率而且极大的保护环境资源。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方案,提供一种循环使用的地基模具。

一种循环使用的地基模具,该模具为中间空心的钢结构,包括内面板、外面板、左侧端板、右侧端板和底板。内面板、外面板、左侧端板、右侧端板和底板构成上方开口的长方体结构。内面板和外面板之间有间隙。内面板上设有孔洞。

作为优选,该地基模具还包括抽水管和水泵。抽水管的一端伸入间隙中。抽水管的另一端与水泵连接。

作为优选,该地基模具还包括顶部盖板。顶部盖板设置在该地基模具的最顶端。顶部盖板的底面四周分别与内面板、外面板、左侧端板、右侧端板连接。抽水管穿过顶部盖板伸入间隙中。

作为优选,顶部盖板的顶面两端分别设有拉环。

作为优选,内面板上设有孔洞的位置处设有钢丝网。

作为优选,内面板上设有2-5排孔洞。每排孔洞的方向平行于内面板的长度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中,孔洞与内面板底部边缘的距离为3-50cm。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孔洞为圆形。孔洞的直径为2-4cm。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间隙的宽度为2-10cm。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抽水管的外径小于间隙的宽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该地基模具时,是2套上述地基模具一起使用。在准备建房屋的土地上,挖出沟槽,将2套上述地基模具分别放置在沟槽的两侧,固定,在2套地基模具之间倒入混凝土,使用振动棒震动夯实混凝土,同时,启动水泵,间隙内的水通过抽水管排出。内面板是指2套地基模具中分别靠近混凝土层的模具上的面板;外面板是指2套地基模具中分别远离混凝土层的模具上的面板;左侧端板是指将观察者面对内面板,模具的左侧的端板;右侧端板是指将观察者面对内面板,模具的右侧的端板。底板位于该地基模具的最底部,地板的四周分别与内面板、外面板、左侧端板、右侧端板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内面板、外面板、左侧端板、右侧端板和底板构成上方开口的长方体结构,该长方体结构的中间为空腔,内面板和外面板之间有间隙,该间隙用于盛放从混凝土中渗出的水,内面板上设有孔洞,混凝土中的水从孔洞流入间隙(或空腔中)。尤其是在振动棒(或震动器)搅拌的作用下,混凝土中的水由于压力的存在,会自动从孔洞流入间隙中,这种设计可以使得混凝土中的水快速排出,从而加速混凝土的固化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抽水管的一端伸入间隙中,通过水泵及时抽出间隙中存放的水。

在本实用新型中,顶部盖板的作用是:在使用该地基模具时,先固定模具,再将混凝土从该模具的上方灌入2套模具中间,设置顶部盖板,可以避免混凝土进入间隙中,使得间隙完全用于储存混凝土渗出的水。同时,避免混凝土进入间隙,可以保证水泵和抽水管不被堵塞或卡住。

在本实用新型中,顶部盖板的顶面两端分别设有拉环的作用:传统的模具为一整块木板,在拆模时,需要将模具和混凝土完全分开后,采用取出模具;本实用新型的地基模具设置拉环,由于混凝土中水分排出及时,固化时间短,该地基模具与混凝土结合较为宽松,可以使用拉钩等工具通过拉环将该地基模具直接取出,方便使用。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地基模具设置拉环,再混凝土固化成型后,可以通过拉环直接取出,传统的模具需要用撬杆等工具先将模具撬开,使得模具与混凝土完全分开,这就必须要求在挖沟时,挖沟的宽度要远远大于混凝土加模具的宽度总和,一般的,挖出的宽度比混凝土加模具的宽度总和宽20cm;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地基模具,挖出的宽度比混凝土加模具的宽度总和宽5cm即可,大大减小了挖沟的工程量,节约劳动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中,内面板上设有孔洞的位置处设有钢丝网的作用是阻止混凝土从孔洞进入间隙中,保证间隙只储存水,也保证水泵和抽水管不被堵塞或卡住。

在本实用新型中,内面板上设有多排孔洞的作用是:在灌入混凝土时,一般都是大土方的灌入,设置多排孔洞可以使得上方混凝土中的水从模具上方的孔洞流入间隙中,下方混凝土中的水从模具下方的孔洞流入间隙中,加速排出混凝土中的水,从而加速混凝土的固化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孔洞与内面板底部边缘留有距离的目的是使得间隙中储存一定高度的水,便于水泵和抽水管排水。

在本实用新型中,孔洞的形状不受限制,可以为圆形、方形、三角形、椭圆形、锥形等形状。孔洞的直径不受限制。只要能够保证混凝土中水能从孔洞上穿过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中,间隙的宽度不受限制,一般根据混凝土中的水分含量而定,间隙仅仅用于储存混凝土中渗出的水。抽水管的外径不受限制,只要小于间隙的宽度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地基模具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地基模具的内面板上设有孔洞,内面板和外面板之间有间隙,混凝土中的水由于压力的存在,会自动从孔洞流入间隙中,这种设计可以使得混凝土中的水快速排出,从而加速混凝土的固化成型。

2、本实用新型地基模具设有抽水管和水泵,可以及时将间隙中的水排出,使得模具可以不断吸收混凝土内的水分。

3、本实用新型地基模具还包括顶部盖板,可以避免混凝土进入间隙中,使得间隙完全用于储存混凝土渗出的水;同时,避免混凝土进入间隙,可以保证水泵和抽水管不被堵塞或卡住。

4、本实用新型地基模具的顶部盖板的顶面两端分别设有拉环,在混凝土固化成型后,方便将该模具取出,模具的损坏率低,可以循环使用;同时,减少了沟槽的挖土宽度,从而减少工程量。

5、内面板上设有孔洞的位置处设有钢丝网可以避免混凝土空孔洞进入间隙中,使得间隙完全用于储存混凝土渗出的水;同时,避免混凝土进入间隙,可以保证水泵和抽水管不被堵塞或卡住。

6、本实用新型的地基模具结构简单、操作使用简易,使用面广泛,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循环使用的地基模具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循环使用的地基模具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循环使用的地基模具的另一种设计结构图。

附图标记:1:内面板;101:孔洞;102:钢丝网;2:外面板;3:左侧端板;4:右侧端板;5:底板;6:间隙;7:抽水管;8:水泵;9:顶部盖板;901: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方案,提供一种循环使用的地基模具。

一种循环使用的地基模具,该模具为中间空心的钢结构,包括内面板1、外面板2、左侧端板3、右侧端板4和底板5。内面板1、外面板2、左侧端板3、右侧端板4和底板5构成上方开口的长方体结构。内面板1和外面板2之间有间隙6。内面板1上设有孔洞101。

作为优选,该地基模具还包括抽水管7和水泵8。抽水管7的一端伸入间隙6中。抽水管7的另一端与水泵8连接。

作为优选,该地基模具还包括顶部盖板9。顶部盖板9设置在该地基模具的最顶端。顶部盖板9的底面四周分别与内面板1、外面板2、左侧端板3、右侧端板4连接。抽水管7穿过顶部盖板9伸入间隙6中。

作为优选,顶部盖板9的顶面两端分别设有拉环901。

作为优选,内面板1上设有孔洞101的位置处设有钢丝网102。

作为优选,内面板1上设有2-5排孔洞101。每排孔洞101的方向平行于内面板1的长度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中,孔洞101与内面板1底部边缘的距离为3-50cm。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孔洞101为圆形。孔洞101的直径为2-4cm。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间隙6的宽度为2-10cm。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抽水管7的外径小于间隙6的宽度。

实施例1

一种循环使用的地基模具,该模具为中间空心的钢结构,包括内面板1、外面板2、左侧端板3、右侧端板4和底板5。内面板1、外面板2、左侧端板3、右侧端板4和底板5构成上方开口的长方体结构。内面板1和外面板2之间有间隙6。内面板1上设有一排孔洞101。内面板1上设有孔洞101的位置处设有钢丝网102。孔洞101的方向平行于内面板1的长度方向。孔洞101与内面板1底部边缘的距离为5cm。所述孔洞101为圆形。孔洞101的直径为4cm。所述间隙6的宽度为4cm。所述抽水管7的外径为3cm。

实施例2

重复实施例1,只是该地基模具还包括抽水管7和水泵8。抽水管7的一端伸入间隙6中。抽水管7的另一端与水泵8连接。

实施例3

重复实施例2,只是该地基模具还包括顶部盖板9。顶部盖板9设置在该地基模具的最顶端。顶部盖板9的底面四周分别与内面板1、外面板2、左侧端板3、右侧端板4连接。抽水管7穿过顶部盖板9伸入间隙6中。顶部盖板9的顶面两端分别设有拉环901。

实施例4

重复实施例3,只是内面板1上设有三排孔洞101。每排孔洞101的方向平行于内面板1的长度方向。最底下一排孔洞101与内面板1底部边缘的距离为8cm。孔洞101的直径为2cm。所述间隙6的宽度为8cm。所述抽水管7的外径为5cm。

使用实施例3的方法:

在准备建房屋的土地上,挖出沟槽,将2套实施例3的地基模具分别放置在沟槽的两侧,固定,在2套地基模具之间倒入混凝土,使用振动棒震动夯实混凝土,同时,启动水泵8,间隙6内的水通过抽水管7排出。3小时后,通过拉环901取出模具。混凝土固化成型。

如果使用传统的木板模具,灌入混凝土,震动夯实后,需要24-48小时后混凝土才能固化成型,而且使用的木板模具不能完整的取出,木板模具上有破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