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围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17147发布日期:2018-07-11 01:34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坑围护结构。



背景技术:

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不深者可用放边坡的办法,使土坡稳定,其坡度大小按相关施工工程规定确定。开挖较深及邻近有建筑物者,可用喷射混凝土护壁方法,防护外侧土层坍塌。

如公布号为CN106320345A的中国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基坑围护结构,包括设置于基坑一侧的若干条依次排列的排桩,排桩插入土层中,排桩的顶端通过顶部连接结构连接;若干根纵向结构件设置于排桩的靠近基坑一侧,纵向结构件上设有若干个锚索固定位置,若干根旋喷桩锚索设置于排桩的远离基坑一侧,旋喷桩锚索包括旋喷桩本体,旋喷桩本体内设有锚索本体,锚索本体的一侧通过固定连接块与锚索固定连接。

基坑围护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旋喷桩本体和排桩的支护作用,对基坑的侧壁土层进行支撑。但是,基坑中出现土体变形时,会导致排桩发生较大的偏移,同时排桩对锚索形成较大的拉力,进而可能使锚索断裂,影响基坑施工的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坑围护结构,解决了周围土体变形导致锚索断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坑围护结构,包括位于基坑两侧的围护组件,所述围护组件包括依次沿基坑两侧直线排列的若干根排桩,所述排桩的底端竖直插入于土层中,所述排桩的顶部固定设有混凝土冠梁,所述排桩靠近基坑一侧设有纵向连接件,所述纵向连接件上设有旋喷桩锚索,所述旋喷桩锚索一端与纵向连接件固定连接,另一端斜插入基坑侧壁的土层内,所述基坑内设有用于支撑基坑两侧排桩的两组横向支撑件,所述两组横向支撑件分别位于排桩的上部和中部,所述基坑底部设有用于支撑横向支撑件的承托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坑侧壁土层发生变形时,土体开始挤压排桩,土层内的旋喷桩锚索对排桩产生反向的拉力,减轻土体对排桩的挤压,通过横向支撑件和承托件的支撑作用,使排桩稳定的插入在基坑底部土层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桩上固定设有与横向支撑件对应的围檩,所述横向支撑件与所述排桩通过围檩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向支撑件与排桩通过围檩固定连接,使横向支撑件稳定的固定在排桩上,当基坑侧壁土层对排桩进行挤压时,横向支撑件能抵消部分压力。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托件包括穿设过横向支撑件的立柱,所述立柱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立柱与两组横向支撑件均固定连接,所述立柱的底部连接有嵌设在基坑底部土层内的立柱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立柱和立柱桩的支撑作用,减轻横向支撑件因自身重力对排桩的压力,使横向支撑件能更好的对基坑两侧的排桩进行支撑。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喷桩锚索包括旋喷桩本体,所述旋喷桩本体内设有锚索,所述锚索的另一端与所述纵向连接件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基坑土体变形时,对排桩进行挤压,旋喷桩本体通过锚索对排桩形成反向的拉力,防止基坑侧壁的土层坍塌。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坑的底部设有位于排桩一侧且用于加固排桩的加固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层可对基坑底部的土层进行加固,进而使排桩能稳定的插入在基坑土层中,增强排桩对基坑侧壁土层的支撑作用,提高基坑施工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固层为混凝土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层为混凝土层,方便工作人员利用施工现场的混凝土对基坑底部进行加固,使排桩与基坑底部土层的连接更加稳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纵向连接件为混凝土腰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纵向连接件为混凝土腰梁,锚索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纵向连接件上,使锚索与纵向连接件连接稳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立柱与排桩对应的两侧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立柱和横向支撑件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起支撑作用,支撑杆、立柱和横向支撑件之间形成三角结构,增强横向支撑件与立柱之间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立柱对横向支撑件支撑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旋喷桩锚索提供给排桩稳定的拉力,减轻基坑侧壁土层对排桩的挤压作用;通过横向支撑件和承托件的支撑作用,使排桩稳固的插入在基坑底部土层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1、基坑;2、围护组件;21、混凝土冠梁;22、排桩;3、旋喷桩锚索;31、锚索;32、旋喷桩本体;4、纵向连接件;5、围檩;6、横向支撑件;7、承托件;71、立柱;72、立柱桩;8、加固层;9、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基坑围护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位于基坑1两侧的围护组件2,围护组件2包括依次沿基坑1两侧直线排列的若干根排桩22及位于排桩22上的混凝土冠梁21,排桩22的底端插入基坑1底部的土层中,位于基坑1同侧的排桩22的顶部与混凝土冠梁21固定连接。排桩22可采用钢管桩结构。

如图1所示,排桩22靠近基坑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位于相邻排桩22之间的若干纵向连接件4,纵向连接件4上连接有旋喷桩锚索3,旋喷桩锚索3包括斜插入基坑1侧壁土层内的旋喷桩本体32,旋喷桩本体32内固定连接有锚索31,锚索31的另一端与纵向连接件4固定连接,纵向连接件4为混凝土腰梁。通过旋喷桩本体32对基坑1侧壁土层进行锚固,增强土层强度。

如图1所示,排桩22上固定连接有分别位于排桩22上部和中部的围檩5,围檩5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基坑1两侧排桩22的两组横向支撑件6。围檩5采用钢围檩结构,横向支撑件6可采用钢管结构。通过横向支撑件6对基坑1两侧排桩22的支撑作用,使排桩22稳定的围护基坑1两侧的土层。

如图1所示,基坑1的底部设有用于支撑横向支撑件6的承托件7,承托件7包括设于基坑1土层内的立柱桩72,立柱桩72上固定连接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立柱71,立柱71的上部与横向支撑件6固定连接。立柱71可采用格构柱结构,立柱桩72可采用钢管桩或混凝土桩。为了更好的对横向支撑件6进行支撑,立柱71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杆9,支撑杆9的另一端与横向支撑件6固定连接,支撑杆9、立柱71和横向支撑件6之间通过相互固定连接形成三角结构。

如图1所示,基坑1的底部设有位于排桩22一侧的加固层8,加固层8为混凝土层。通过混凝土层对基坑1底部土层的加固,使排桩22稳固的插入在基坑1底部土层内。

工作原理:基坑1周围土体发生变形时,位于基坑1侧壁内的旋喷桩本体32可增强土体的整体强度,抵抗土体的变形,同时通过排桩22对基坑1侧壁土层的围护作用,对侧壁土层进行支护,通过横向支撑件6和立柱71的支撑作用,使排桩22在周围土体变形时不会向基坑1内侧翻,并通过加固层8和支撑杆9的固定作用,进一步提高基坑1围护结构的抗土体变形能力,防止锚索31因排桩22发生偏移而断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