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筒爬模施工管带消防蓄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5554发布日期:2018-10-23 16:00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层建筑施工消防供水领域,特别涉及核心筒爬模施工管带消防蓄水系统。



背景技术:

在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城市每天都在发生着巨变,城市中的建筑用地日益紧张,人们对建筑艺术的追求不断提高以及建造成本的逐日剧增,催生出大量的高层、超高层塔楼。

传统爬模在高层或者超高层施工时需设置临时消防系统,主要采用制作水箱的方式进行临时消防水的蓄水工作,该工艺需制作具有一定强度的消防水箱。由于楼层较高,普通水泵扬程不足,因此还要使用高强度的加压泵,这样一来施工成本就增加了很多。更为重要的是,临时消防水箱集中荷载大,集中占用空间大,使得爬模在使用过程中荷载受限,使用空间有限,故传统的水箱式消防蓄水系统会影响爬模的安全施工,同时使得爬模可操作空间减小,使施工效率降低,拖慢了工期。

因此,如何配合爬模施工充分的发挥其使用价值,在高层建筑施工即使狭小的施工空间中也能提供足够的消防蓄水与供水,并且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出现火情的第一个小时内能提供足够的水灭火,提高施工安全,消除一切安全隐患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施工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核心筒爬模施工管带消防蓄水系统,旨在减少爬模的集中荷载,充分发挥爬模施工的优势,不再制作水箱节约了施工空间的同时给施工人员提供较好的安全保障,解决了高层及超高层爬模临时消防用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核心筒施工管带爬模消防蓄水系统,包括主蓄水管道1,环形消防管带系统3,竖向连通管道4,消防入水管道5和消防供水管道7;

所述主蓄水管道1敷设在爬模6顶部操作平台下,所述主蓄水管道1上设置有入水口和出水口;

所述环形消防管带系统3包括水平蓄水管道2、消防盘管9和软管8,所述水平蓄水管道2设置在爬模6外防护架内侧,水平蓄水管道2首尾通过软管8连接成闭合的环状结构,所述消防盘管9的进水口与水平蓄水管道2连通;所述水平蓄水管道2与软管8连接处设置有阀门;

所述消防供水管道7与消防入水管道5道通过软管8连通并将水通过入水口注入主蓄水管道1内;

所述竖向连通管道4贯穿设置在爬模6防护架体内侧;竖向连通管道4上设置有送水口;所述竖向连通管道4与主蓄水管道1的出水口连通、并通过所述送水口将水送入各层环形消防管带系统3,所述竖向连通管道4顶部延伸至爬模6顶部操作平台上,用于给顶部操作平台上的环形消防管带系统3供水;

爬模6角部主蓄水管道1之间采用软管8连接并设置有阀门。

进一步,所述爬模6底部四周位置还设置有用于降尘喷淋的喷淋水平管道;喷淋水平管道与消防供水管道7连通。

进一步,所述送水口数量与爬模6操作层数量相适应;环形消防管带系统3的数量与爬模6操作层数相适应。

进一步,爬模6各面分别设有相互独立的主蓄水管道1,爬模6的各面主蓄水管道1间采用软管8进行连接。

进一步,爬模6的一个操作层上设置至少两个消防盘管9;消防盘管9下设置干粉灭火器。

进一步,所述主蓄水管道1为DN 200的钢管。

进一步,所述竖向连通管道4,消防入水管道5和喷淋水平管道为DN40的钢管。

进一步,所述主蓄水管道1上还设置有泄压气阀和用于监测主蓄水管道1内压力的压力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提供核心筒爬模施工管带消防蓄水系统,用水管道与蓄水系统合二为一,减少设备的投入,有效节约资源,不再制作水箱,降低了施工成本,解决了普通爬模上消防水箱占地大,集中荷载大,承载力受限的缺陷。

2.本实用新型提供核心筒爬模施工管带消防蓄水系统,结构简单,材料易得,灵活拓展性好,可根据不同形式爬模施工调整管带位置及管径用于临时消防蓄水,适用性强,适合各种形式的爬模临时消防用水施工,同时利用管带蓄水减小了对爬模操作空间的集中占用,将临时消防用水占用空间均摊到各个施工部位,每处占用极小的使用空间,各部位占用不影响操作的空间,从而增大人员在爬模上的操作空间,能较好的配合爬模施工充分的发挥其使用价值。

3.本实用新型提供核心筒爬模施工管带消防蓄水系统,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出现火情的第一个小时内能提供足够的水灭火,提高施工安全,增加了爬模施工的安全性和操作性,消除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核心筒爬模施工管带消防蓄水系统能够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施工消防供水中。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中所特别指出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储水管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立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主蓄水管道、2-水平蓄水管道、3-环形消防管带系统、4-竖向连通管道、5-消防入水管道、6-爬模、7-消防供水管道、8-软管、9-消防盘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核心筒爬模施工管带消防蓄水系统应用于国际金融中心项目。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核心筒施工管带爬模消防蓄水系统,包括主蓄水管道1(所述主蓄水管道1可以为DN 200的钢管。当然不一定必须是DN200,需计算确定,同时需考虑爬模6自身荷载),环形消防管带系统3,竖向连通管道4(可以为DN40的钢管),消防入水管道5(可以为DN40的钢管)和消防供水管道7;

所述主蓄水管道1敷设在爬模6顶部操作平台下,所述主蓄水管道1上设置有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环形消防管带系统3包括水平蓄水管道2、消防盘管9和软管8,所述水平蓄水管道2设置在爬模6外防护架内侧,水平蓄水管道2首尾通过软管8连接成闭合的环状结构,所述消防盘管9的进水口与水平蓄水管道2连通;所述水平蓄水管道2与软管8连接处设置有阀门;

所述消防供水管道7与消防入水管道5道通过软管8连通并将水通过入水口注入主蓄水管道1内;所述竖向连通管道4贯穿设置在爬模6防护架体内侧;竖向连通管道4上设置有送水口;所述竖向连通管道4与主蓄水管道1的出水口连通、并通过所述送水口将水送入各层环形消防管带系统3,所述竖向连通管道4顶部延伸至爬模6顶部操作平台上,用于给顶部操作平台上的环形消防管带系统3供水。

爬模6角部主蓄水管道1之间采用软管8连接并设置有阀门,当然不仅限于水平管道与软管8连接处,各个连接处均有阀门。

所述爬模6底部四周位置还设置有用于降尘喷淋的喷淋水平管道(可以为DN40的钢管);喷淋水平管道与消防供水管道7连通。

所述送水口数量与爬模6操作层数量相适应;环形消防管带系统3的数量与爬模6操作层数相适应。

爬模6各面分别设有相互独立的主蓄水管道1,爬模6的各面主蓄水管道1间采用软管8进行连接。

爬模6的一个操作层上设置至少两个消防盘管9;消防盘管9下设置干粉灭火器。

所述主蓄水管道1上还设置有泄压气阀和用于监测主蓄水管道1内压力的压力表。

在爬模6应用过程中,各层的操作空间均受到限制,只有最顶层的操作平台操作空间受限程度相对较小且架构更加稳定,因此将主蓄水管带设置在爬模6最上部的操作平台下,充分利用管带蓄水的优点在于将空间均摊,施工前选择适宜管径的管带并将管带分布在各个操作层即可。

图1为本实用新型核心筒爬模施工管带消防蓄水系统立体示意图。

如图2所示,具体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消防用水量计算。根据《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规定,设置相应的消防水系统。本系统消防用水量需满足下表的要求。

表1在建工程的临时室外消防用水量

表2在建工程的临时室外消防用水量

施工现场核心筒火灾次数按同时发生1次确定,按每一次灭火时间1小时计算。使用消防软管8卷盘灭火,水枪流量为5L/s,则单次的最大用水量为Lmax=5L/s*3600s=18m3;使用消防水带灭火,水带流量为10L/s,则单次的最大用水量Lmax=10L/s*3600s=36m3。爬模6消防用水由每区消防水箱提供,满足用水量要求,为保证爬模6在爬升过程中有应急消防水,结合爬模6外架实际情况,在爬模6第5层梁底设置2根DN200焊接钢管,绕爬模6一周,做储水装置,满足爬升过程中应急用水。

步骤二,爬模6外架承载重量核算

(1)、根据爬模6外架设计参数,计算外架爬模6荷载,外架爬模6单位面积限载为300kg/㎡,结算得知单层平台面积为S=(23+21)*1.8*2=158.4㎡,最大荷载为300*158.4=47520kg,满足要求。

(2)、爬模6顶部梁下的DN200焊接钢管在灌满水的情况下理论重量为:W=W1+W2,

其中W1为所承载水的重量,即W1=6.1*1000=6100kg,W2为焊接钢管自身重量,根据DN200焊接钢管理论重量为29.14kg/m可知,W2=58.28*97.4=5676.47kg,则

W=6100+5676.47=11776.472kg,在爬模6顶层最大荷载范围之内,满足要求。

另外,对爬模6架体进行限荷,防止施工堆载超载。爬模6架体平台面积为97.4x2=194.8平方米,储水装置每平米荷载为11776.472/194.8=60.45kg/㎡,原每平米限荷为300kg,所以现每平米限荷为230kg/㎡。

步骤三,材料选型;根据现场情况结合管带用水需求及管带内压力需求选用材料如下:

本实用新型全部采用焊接钢管焊接连接,以减少漏水点。主蓄水管带采用DN200钢管,爬模6架体分布蓄水管带采用DN40钢管管带临时断开处采用DN50的软管8,消防水盘采用20米软管8卷盘。

步骤四,管线走向的布置和设计

依设计总平面图和批准的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为总依据,进行管线走向的布置和设计,根据《爬模6施工方案》对爬模6储水管道布置,主蓄水管道1设置在爬模6架体顶层顶板下方采用DN200的焊接钢管,由每个消防分区水箱接出的东南侧DN100消防立管作为爬模6消防供水主干管,通到爬模6架第2层,与DN40焊管采用软连接沿爬模6外防护架内侧敷设送至第5层环形储水管内,消防入水管道5上设置有止回阀。环形储水管道在爬模6四个角部采用DN50软连接,并设置阀门及压力表。

每层消防管道布置:由环形储水管道引出DN40焊管,经管道出水处的加压泵送至爬模6顶层环形DN40消防管内,由顶层消防管四个面中心接立管向下连通每层DN40消防环管。并考虑四面爬模6独立爬升,各层水平管采用软管8连接,并在连接处设置阀门。同时,在爬模6每一面六层平台形成连通,每层中间位置设两个消防盘管9(20米软管8卷盘),每个消防盘管9下放置两个干粉灭火器。考虑环境控制需要,在爬模6底部四周设置降尘喷淋,与消防管道连通。各面主蓄水管道上均需要设置压力表,监测管道内压力,同时在主蓄水管道上设置泄压气阀。

步骤五,安装完成后,经管道冲洗、水压试验后,做防冻保温;检查水泵和电机的完整情况。

本实用新型核心筒施工管带爬模消防蓄水系统,由于核心筒周围动火施工作业面密集,因此在爬模6顶部及四周设置消防水盘及干粉灭火器,而达到爬模6消防的目地。爬模6消防用水由下部消防水箱提供,另在爬模6上设置一圈环形储水管道,作为爬模6爬升过程中消防应急用水。在爬模6爬升过程中,东西南北四个面可断开,形成独立消防系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所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