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消浪型水利护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3811发布日期:2018-11-30 20:09阅读:58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防护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态消浪型水利护坡结构。



背景技术:

桥址所在河段,河岸的凹岸逐年迎受水流冲刷,会使河岸不断地坍塌。为保护桥梁和路堤安全,须在凹岸修筑防护建筑物。此外,因设桥引起河水流向变化,冲刷河岸而危及农田和村镇时,也须在河岸修建防护建筑物。我国的河流纵横,湖泊密布,海岸线长,堤防护坡工作量大,所以护坡的形式层出不穷,且一直在不断地优化和创新。目前,采用的护坡结构有:浆砌(混凝土砌)石护坡、干砌石护坡、混凝土护坡等,但护坡和消浪构件都是分开设置的。斜坡式是海堤等堤防的主要断面形式,而消浪防浪是堤防设计的重要内容,过去一直以来,堤防大多数都是采用工程消浪措施削减波浪能量。例如,海堤临海侧斜坡多数是采用四脚空心块体、栅栏板、插砌条石等加糙护面结构来降低波浪爬高,设置消浪平台消浪,降低波能等,减小波浪的爬高。

目前的水利护坡结构,护坡本身结构强度较低,无法抵御海浪和河流的冲击,容易引发决堤等危险,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新型的生态消浪型水利护坡结构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消浪型水利护坡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态消浪型水利护坡结构,包括支撑墙体,所述支撑墙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龙骨架层,所述第一龙骨架层的底部设置有加强层,且加强层内部编织有石笼网,所述第一龙骨架层通过钢筋贯穿加强层与第二龙骨架层相连接,所述第二龙骨架层底部设置有吸收板,所述吸收板内部开设有槽口,且槽口表面设置有蜂窝孔,所述吸收板通过水泥层与混凝土层紧密粘黏,且混凝土层位于吸收板的下方,所述混凝土层底部设置有土工格栅,且土工格栅底部铺设有砌石层,所述砌石层下方设置有土壤基层,且土壤基层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垫层,所述缓冲垫层表面设置有植被种植区,所述缓冲垫层上表面设置有预埋桩孔,且预埋桩孔内部安装有消浪桩。

优选的,所述石笼网采用优质低碳钢丝材料压制而成,且石笼网表面设置有镀锌层。

优选的,所述第二龙骨架层位于第一龙骨架层下方,所述第一龙骨架层和第二龙骨架层均采用钢制材料焊接而成。

优选的,所述消浪桩共设置有四排,且消浪桩底部通过混凝土与预埋桩孔浇筑。

优选的,所述砌石层厚度为10cm,且砌石层为花岗碎石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支撑墙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龙骨架层,第一龙骨架层通过钢筋贯穿加强层与第二龙骨架层相连接,龙骨架层为钢筋材料,可用来提高护坡自身的结构强度;第一龙骨架层的底部设置有加强层,加强层内部编织有石笼网,石笼网采用优质低碳钢丝材料压制而成,石笼网表面设置有镀锌层,耐腐蚀性是传统纯镀锌的3倍以上,钢丝的直径可达2.0MM-4.0MM,钢丝的抗拉强度350-550mpa/mm2,石笼网适用于高流速、冲蚀严重,岸坡渗水多之缓河岸,石笼属柔性结构,对于不均匀沉陷自我调整性佳;第二龙骨架层底部设置有吸收板,吸收板内部开设有槽口,槽口表面设置有蜂窝孔,蜂窝孔可对海浪冲击力进行分散和吸收,防止冲击力作用于同一平面上而对护坡造成损害,土壤基层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垫层,缓冲垫层表面设置有植被种植区,植被种植区可以起到加固土壤作用,同时也符合绿色生态环保的要求,缓冲垫层上表面设置有预埋桩孔,且预埋桩孔内部安装有消浪桩,消浪桩可以承受大范围的变形,而仍不坍塌,可防止由流体静力造成的损害,同时也可吸收一部分海浪的冲力,从而达到减缓冲力对护坡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强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龙骨架层;2、加强层;3、第二龙骨架层;4、支撑墙体;5、土壤基层;6、砌石层;7、土工格栅;8、混凝土层;9、水泥层;10、吸收板;11、缓冲垫层;12、植被种植区;13、消浪桩;14、预埋桩孔;15、槽口;16、蜂窝孔;17、石笼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生态消浪型水利护坡结构,包括支撑墙体4,支撑墙体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龙骨架层1,龙骨架层为钢筋材料,可用来提高护坡自身的结构强度,第一龙骨架层1的底部设置有加强层2,且加强层2内部编织有石笼网17,石笼网17的耐腐蚀性是传统纯镀锌的3倍以上,石笼网17适用于高流速、冲蚀严重,第一龙骨架层1通过钢筋贯穿加强层2与第二龙骨架层3相连接,第二龙骨架层3底部设置有吸收板10,吸收板10内部开设有槽口15,且槽口15表面设置有蜂窝孔16,蜂窝孔16可对海浪冲击力进行分散和吸收,防止冲击力作用于同一平面上而对护坡造成损害,吸收板10通过水泥层9与混凝土层8紧密粘黏,且混凝土层8位于吸收板10的下方,混凝土层8底部设置有土工格栅7,且土工格栅7底部铺设有砌石层6,砌石层6下方设置有土壤基层5,且土壤基层5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垫层11,缓冲垫层11表面设置有植被种植区12,植被种植区12可以起到加固土壤作用,同时也符合绿色生态环保的要求,缓冲垫层11上表面设置有预埋桩孔14,且预埋桩孔14内部安装有消浪桩13,石笼网17采用优质低碳钢丝材料压制而成,且石笼网17表面设置有镀锌层,第二龙骨架层3位于第一龙骨架层1下方,第一龙骨架层1和第二龙骨架层3均采用钢制材料焊接而成,消浪桩13共设置有四排,且消浪桩13底部通过混凝土与预埋桩孔14浇筑,消浪桩13可以承受大范围的变形,而仍不坍塌,可防止由流体静力造成的损害,同时也可吸收一部分海浪的冲力,从而达到减缓冲力对护坡的影响,砌石层6厚度为10cm,且砌石层6为花岗碎石材料。

工作原理:使用时,支撑墙体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龙骨架层1,第一龙骨架层1通过钢筋贯穿加强层2与第二龙骨架层3相连接,龙骨架层为钢筋材料,可用来提高护坡自身的结构强度,第一龙骨架层1的底部设置有加强层2,且加强层2内部编织有石笼网17,石笼网17采用优质低碳钢丝材料压制而成,石笼网17表面设置有镀锌层,耐腐蚀性是传统纯镀锌的3倍以上,石笼网17适用于高流速、冲蚀严重,岸坡渗水多之缓河岸,石笼属柔性结构,对于不均匀沉陷自我调整性佳,第二龙骨架层3底部设置有吸收板10,吸收板10内部开设有槽口15,且槽口15表面设置有蜂窝孔16,蜂窝孔16可对海浪冲击力进行分散和吸收,防止冲击力作用于同一平面上而对护坡造成损害,土壤基层5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垫层11,缓冲垫层11表面设置有植被种植区12,植被种植区12可以起到加固土壤作用,同时也符合绿色生态环保的要求,缓冲垫层11上表面设置有预埋桩孔14,且预埋桩孔14内部安装有消浪桩13,消浪桩13底部通过混凝土与预埋桩孔14浇筑,消浪桩13可以承受大范围的变形,而仍不坍塌,可防止由流体静力造成的损害,同时也可吸收一部分海浪的冲力,从而达到减缓冲力对护坡的影响。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