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盾坝止水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15050发布日期:2019-07-31 21:00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盾坝止水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盾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盾坝止水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气盾坝中的与基础边墙之间设置止水件(一般为安装在气盾坝的盾板的端部的橡胶带或气囊带等弹性耐磨材质支撑的止水密封件)实现在盾板抬升形成水坝时止水,防止泄露,但是在水位抬升的过程中,止水件承受的水压逐渐增大,导致密封性能不佳,常发生泄露,更为糟糕的是,高压水冲刷的水中杂物会对止水带造成磨损,导致,止水件密封止水性能进一步下降和大大缩短了止水件的使用寿命,增加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的结构导致止水件密封止水性能下降和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盾坝止水防护结构,包括盾板、安装在盾板的横向端部的止水件和处于该横向端部外侧的坝体边墙或中墩,所述止水件处于所述横向端部与所述坝体边墙或中墩之间,以在所述盾板升起的过程中及完成升起作业后被挤压在所述横向端部与所述坝体边墙或中墩的立面之间,从而达到密封止水的作用,所述坝体边墙或中墩的立面上设置一防护止水凸台,该防护止水凸台设置在所述盾板充分升起后的位置边线处,且该防护止水凸台的朝向所述盾板的作用面具有与所述盾板的板面相同的弧形面,以实现所述作用面与所述板面密贴吻合,从而提升止水效果;

所述作用面的宽度至少等于所述盾板的横向端部与所述立面之间的距离,以实现对止水件的遮蔽防护。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维护,尤其是有效防护了止水件和增强盾板与坝体边墙或中墩的密封止水效果,延长了整个结构的使用寿命。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气盾坝止水防护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弹性防护层的示意图。

图3是作用面上设置外挡板的示意图

图4是外挡板与内挡板通过凸齿与齿腔咬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是一种气盾坝止水防护结构,包括盾板1、安装在盾板1的横向端部的止水件2和处于该横向端部外侧的坝体边墙或中墩3,其中,止水件2(一般有橡胶、充气带等具有弹性的材料构成)处于横向端部与坝体边墙或中墩3之间,以在盾板1升起的过程中及完成升起作业后被挤压在横向端部与坝体边墙或中墩3的立面之间,从而达到密封止水的作用,然而这种现有的设计存在的缺陷是,在盾板抬升的过程中,水位的升高,导致水压上升,并且在盾板抬升的过程中会有泄露,而且会夹杂杂物从止水件2与坝体边墙或中墩3间通过或夹杂其间,必然会导致止水间2的磨损,增加止水件2与坝体边墙或中墩3间的间隙,导致止水密封性能下降,久而久之就会导致气盾坝的性能下降,为此,本实施例特在坝体边墙或中墩3的立面上设置一防护止水凸台4,该防护止水凸台4设置在盾板4完成升起作业后的位置边线处,且该防护止水凸台4朝向盾板1的作用面5具有与盾板1的板面相同的弧形面,以实现作用面5与板面密贴吻合,从而提升止水效果,并且,作用面5的宽度至少等于盾板1的横向端部与坝体边墙或中墩3的立面之间的距离,以实现对止水件2的遮蔽防护,由此,通过该防护止水凸台4承受高压水位对止水件2的冲压,遮蔽防护止水件2,还能提升止水件2的密封止水作用。

为了进一步增强止水件2在承受高压时的密封性能,本实施例特在作用面5上设置弹性防护层6(如橡胶带或橡胶气囊等已知的具有弹性又能止水的材质),以在盾板1的板面抵触在作用面5上时被挤压变形,从而增大有效密封止水面积,同时实现对止水件2的防护。

为了确保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和长久性,本实施例提供的弹性防护层6的横向截面为T型(也可以是L型、三角形、四边形或圆柱形),如图2所示,该弹性防护层6由安装面11和垂直设置在该安装面11上的止水形变面12构成,安装面11构成T型的横向部,通过铆钉铆接在作用面5上或该安装面安装在作用面5上的T型槽后一体浇筑固定。

如图3所示,作用面5的外缘设置一外挡板7,盾板1的板面上设置一与外挡板7可交错贴合的内挡板8,以在板面抵触在作用面5上时,通过该外挡板7与内挡板8的交错贴合,实现对止水件2的封闭隔离,从而降低止水件2的承压,以确保该止水件2的密封止水效果,同时有效隔离杂物对止水件2的损伤。

为了确保密封性,同时减少密贴时的水压反作用力,本实施例提供了图4所示的外挡板7与内挡板8的结构,即外挡板7的贴合面上设置有多个沿长度方向均匀排列的凸齿9;内挡板8的贴合面上设置有多个沿长度方向均匀排列的容纳凸齿的齿腔10。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