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的建筑水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70146发布日期:2019-08-20 20:11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型的建筑水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循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节能型的建筑水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地球上的水,尽管数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却非常有限。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m3。随着人口膨胀与工农业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水资源短缺的情况更加严重。但即便是水资源短缺,在雨季来临时,雨水资源也大大超过日常需求量,又造成了浪费。

为了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人们想到将汛期的雨水进行收集(如收集到地下水池中),而在干旱时期或非雨时期,再将水从地下水池中抽取出来,用这些水来浇花、冲厕所或冲洗路面进行降温等等。

然而现有技术中,雨水在收集到地下水池后,因地下水池原本就处于阴暗潮湿的地方,加上地下水池的水是来源于路面积水或雨水,水质情况相对人们日常生活用水差了不少,因而地下水池内容易滋生藻类、细菌等,如果长时间不清洗会引发水质变差、变臭等可能。此外,地下水池因长期无人查看,人们也无法直观看到地下水池的情况,一般都需要雇佣专门的工人清理水池,一来清洗的费用高,二来,因地下水池长有藻类,人工清理过程中容易滑倒,进而给清理过程带来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节能型的建筑水循环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地下水池水质差和人工清洗地下水池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

一种节能型的建筑水循环系统,包括建筑物,建筑物下方设有地下空间,地下空间内设有地下水池,在紧靠建筑物四周的地方设有盲沟,盲沟与地下水池连通,地下水池连接有抽水泵,所述地下水池内转动连接有两个转轴,所述地下空间内还设有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带动两个转轴转动;地下水池上设有若干个引导轮,转轴上绕有网状物,网状物的一端绕在其中一个转轴上,网状物的另一端绕过若干个引导轮并最终绕在另一个转轴上,相邻的引导轮能够使得网状物与地下水池的内壁相贴。

技术原理:第一驱动单元带动转轴转动,一个转轴收卷网状物,另一个转轴放出网状物,进而使得网状物顺着引导轮紧贴地下水池移动,在网状物贴着地下水池侧壁移动的过程中,将地下水池内壁上生长的藻类植物刮落,接着启动抽水泵,将带有藻类的水一起抽出,使得地下水池内的藻类植物被清除。

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方案通过设有的转轴、网状物和引导轮,将地下水池内壁上生长的藻类植物刮落,进而通过抽水泵将含有藻类的污水抽走,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清理地下水池的情况相比,本方案的机械结构能够代替人工实现对地下水池的清洗,避免了人工清洗水池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将藻类植物从地下水池中清除,也使得后续流入到地下水池的水不会被原有的藻类植物所污染,对于保持水质的良好具有有益效果。

进一步,所述地下水池内还转动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安装有若干搅拌叶片,所述地下空间内还设有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带动搅拌轴转动。

有益效果:通过第二驱动单元带动搅拌轴转动,进而使得搅拌叶片转动,在网状物将藻类从地下水池侧壁刮落的同时,搅拌叶片对水进行搅拌,使得被刮落的藻类能够在搅拌作用下在地下水池中被搅拌均匀而不会沉积在地下水池的底部。

进一步,所述搅拌叶片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毛刷,所述毛刷与地下水池侧壁上的网状物相抵。

进一步,最下方的所述搅拌叶片底部粘接有毛刷,所述毛刷与地下水池底面的网状物相抵。

有益效果:毛刷的存在,一方面对移动的网状物进行了刷洗,另一方面,也对网状物没有刮到的地下水池的内壁进行了摩擦清洗,使得地下水池的内壁被处理地更加干净。

进一步,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为伺服电机,所述转轴贯穿地下水池的侧壁,水池外侧一段的两个转轴带传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转轴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通过伺服电机使得转轴能够转动,进而使得在其中一个转轴收卷网状物时,另一个转轴放出网状物。

进一步,所述地下水池的侧壁上安装有透明板。

有益效果:便于人们透过透明板观察转轴缠绕网状物的情况以及地下水池的内部情况。

进一步,所述网状物为高分子聚乙烯材质的网织绳。

有益效果:因网状物长期泡在地下水池的水内,且网状物需要与地下水池进行摩擦,因而需要耐磨强度高的材料作为网状物的材料,而高分子聚乙烯材质的网织绳正好耐磨性相较于普通网织绳强度更高。

进一步,所述地下水池上盖有水池盖。

有益效果:水池盖将地下水池顶部进行封闭,避免地下水池外的生物进入到地下水池内。

进一步,所述水池盖上开设有存料通槽,所述水池盖底部转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能够堵住存料通槽的下部开口,所述挡板的转动中心轴上套有扭簧,所述扭簧一端固定在挡板上,所述扭簧另一端固定在水池盖上,所述存料通槽内放置有活性炭。

有益效果:在需要向地下水池内放置活性炭时,只需要人工顶开挡板,则活性炭自动下落至地下水池内部,起到对地下水池内的水的除臭作用。

进一步,所述存料通槽位于转轴正上方,所述挡板上还一体成型有顶板,所述顶板端部安装有能够转动的滚轮,所述滚轮能够与绕在转轴上的网织绳相抵。

有益效果:当网状物在转轴上形成的直径大到与滚轮相抵时,继续增加绕在转轴上的网状物,则网状物在转轴上形成的更大直径将顶板推动,迫使挡板不能完全封住存料通槽,存料通槽内的活性炭自动从存料通槽内下落至地下水池中,也即在调整网状物绕在转轴上的情况时,就自动完成了活性炭的洒落,减少了人工手动打开挡板的动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地下水池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网织绳展平时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地下水池主视图;;

图5为图4中本发明实施例二的a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建筑物1、地下空间2、地下水池3、盲沟4、透水砖5、抽水泵6、转轴8、皮带9、引导轮10、网织绳11、水池盖12、存料通槽13、挡板14、滚轮15、颗粒活性炭16、搅拌轴17、搅拌叶片18、毛刷19、第二电机20。

实施例一

基本如附图1至图3所示:

结合图1,一种节能型的建筑水循环系统,包括建筑物1,建筑物1下方设有地下空间2,地下空间2内设有地下水池3,地下水池3上盖有水池盖12;在紧靠建筑物1四周的地方设有盲沟4,盲沟4上方铺设有透水砖5。地下水池3设有入水口和排水口;盲沟4通过铺设的管道与地下水池3的入水口连接,地下水池3通过排水口连接有抽水泵6。

结合图2,地下水池3内转动连接有两个转轴8,两个转轴8转动连接在地下水池3的侧壁上,两转轴8贯穿地下水池3的侧壁,两个转轴8之间通过皮带9传动连接,左侧转轴8作为主动轴由安装在地下空间2内的第一电机带动,当第一电机带动转轴8转动时,使得左侧的转轴8收卷网织绳11时,右侧的转轴8放出网织绳11。

地下水池3靠近侧壁位置上设有四个引导轮10,转轴8上绕有网状物,网状物为高分子聚乙烯材质的网织绳11(如图3所示),网织绳11的一端绕在其中一个转轴8上,网织绳11的另一端绕过四个引导轮10并绕在另一个转轴8上,相邻的两个引导轮10对网织绳11的作用使得网织绳11与地下水池3的内壁相贴。

地下水池3靠近转轴8的侧壁上安装有便于观察转轴8缠绕网织绳11情况以及地下水池3内部情况的透明板。

地下水池3内还转动连接有竖向安装的搅拌轴17,搅拌轴17上安装有上下各两片搅拌叶片18,搅拌叶片18靠近地下水池3内壁的侧面上粘接有毛刷19,最下方的搅拌叶片18底部也粘接有毛刷19,搅拌轴17由安装在地下空间2内的第二电机20带动,毛刷19与网织绳11相抵。

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20均为伺服电机。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节能型的建筑水循环系统,在一般情况下,雨水或路面积水通过透水砖5进入到盲沟4内,再经过盲沟4流入到地下水池3中;人们使用时,启动抽水泵6,将水用作浇花、冲厕所或冲洗路面进行降温等等。

当人们进入地下空间2并对地下水池3进行处理时,第一步,人工先启动抽水泵6,使得抽水泵6通过排水口将地下水池3中经过沉淀的清水先抽取一部分用作地面浇花或冲洗地面进行降温使用。

第二步,人工停止抽水泵6并启动第一电机,使得网织绳11顺着引导轮10紧贴地下水池3内壁移动,在网织绳11贴着地下水池3内壁移动的过程中,将地下水池3内壁上滋生的藻类刮落,人工透过透明板观察地下水池3内藻类被刮落的情况,同时控制第一电机正转和反转,使得网织绳11沿着地下水池3的内壁来回移动,进而来回刮擦地下水池3内壁上生长的藻类,使得藻类植物的去除更加彻底。

第三步,在第一电机带动网织绳11来回移动的过程中,人工将第二电机20也启动,第二电机20带动搅拌轴17转动,进而搅拌叶片18转动,搅动地下水池3内的水,使得被刮落的藻类能够在搅拌作用下在地下水池3中被搅拌均匀而不会沉积在地下水池3的底部,进而阻碍网织绳11去除剩下的藻类的动作。与此同时,搅拌叶片18上连接的毛刷19与网织绳11接触,一方面对移动的网织绳11进行了刷洗,另一方面,也对网织绳11没有刮到的地下水池3的内壁进行了摩擦清洗,使得地下水池3的内壁被处理地更加干净。

第四步,当从透明板上观察到地下水池3内的水处于均匀浑浊状态时,人工启动抽水泵6,将地下水池3内的水、藻类、其他杂物形成的混合物一起抽出。

第五步,停止第一电机、第二电机20和抽水泵6。

通过设有的转轴8、网织绳11和引导轮10等,将地下水池3内壁上生长的藻类植物刮落,进而通过抽水泵6将含有藻类的污水抽走,避免了人工清洗水池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将藻类植物从地下水池3中清除,也使得后续流入到地下水池3的水不会被原有的藻类植物所污染,对于保持水质的良好具有有益效果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如图4和图5所示。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水池盖12上开设有倒t形的存料通槽13,该存料通槽13位于转轴8正上方;水池盖12底部转动连接有挡板14,挡板14能够堵住存料通槽13的下部开口,挡板14的转动中心轴上套有扭簧,扭簧一端固定在挡板14上,扭簧另一端固定在水池盖12上;挡板14还一体成型有顶板,顶板端部安装有能够转动的滚轮15,挡板14能够通过滚轮15被绕在转轴8上的网织绳11所顶开,存料通槽13内放置有颗粒活性炭16。

具体实施过程:

在实施例一中完成第五步后,人工启动第一电机,使得网织绳11缠绕在两个转轴8上的情况发生变化;具体而言是将大部分网织绳11逐渐缠绕在其中一个转轴8上(如右侧的转轴8上),随着这个转轴8上的网织绳11缠绕圈数的增加,转轴8外表面网织绳11的直径变大,当直径大到与滚轮15相抵时,继续增加绕在转轴8上的网织绳11,则网织绳11在转轴8上形成的更大直径将顶板推动,迫使挡板14不能完全封住存料通槽13,存料通槽13内的颗粒活性炭16从存料通槽13内下落至地下水池3中。

因存料通槽13位于转轴8正上方,所以大部分下落到地下水池3中的活性颗粒下落到网织绳11上;此时,人工使得第一电机反转,右侧转轴8上绕有的网织绳11的直径变小,挡板14逐渐失去网织物的相抵,而在扭簧作用下恢复到堵住存料通槽13下部开口的位置上,避免颗粒活性炭16的进一步下落。

在颗粒活性炭16下落后,网织绳11带动颗粒活性炭16进入到地下水池3内,并被网织绳11推动得散布在地下水池3底部各个位置以及卡在网织物的十字结构内,便于后续地下水池3蓄水后,能更均匀得对水起到除臭的作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