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热水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50916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速热水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速热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速热水循环系统包括具有进、出水口的龙头主体和设在龙头主体内的阀芯,所述阀芯的出水端与龙头主体出水口之间设有用于加热水的电热管和容纳电热管的加热腔体,所述加热腔体的水进口端与水出口端分别设有以增加水流长度的迂回水流道。本实用新型速热水循环系统设计合理,有利于提高使用速热水循环系统的安全性。
【专利说明】
速热水循环系统
[0001 ] 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速热水循环系统。
[0003]【背景技术】:
[0004]速热水循环系统可应用在水龙头或饮水机等电器,速热水循环系统由于具有无需贮水预热、节水省电等特点,从而被广泛使用,但由于现有的一些速热水循环系统没有设计防电技术,或者采用的防电技术不合理,致使用户被触电的事件时有发生。
[0005]
【发明内容】
: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速热水循环系统,该速热水循环系统不仅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利于提高使用速热水循环系统的安全性。
[0007]本实用新型速热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进、出水口的龙头主体和设在龙头主体内的阀芯,所述阀芯的出水端与龙头主体出水口之间设有用于加热水的电热管和容纳电热管的加热腔体,所述加热腔体的水进口端与水出口端分别设有用以增加水流长度的迂回水流道。
[0008]进一步的,上述加热腔体水进口端的迂回水流道为第一迂回水流道,所述第一迂回水流道设在加热腔体外围的柱形管套内,所述柱形管套的管壁上设有多个沿其轴心线设置的通道,各通道与龙头本体之间即形成连续的第一迂回水流道,所述第一迂回水流道的进水端与阀芯的出水端连通,所述第一迂回水流道的出水端通往加热腔体内。
[0009]进一步的,上述加热腔体水出口端的迂回水流道为第二迂回水流道,所述第二迂回水流道设在加热腔体上方的圆盘体内,所述圆盘体内设有的连续环形水道即形成第二迂回水流道。
[0010]进一步的,上述阀芯的出水端侧设有控制电热管加热的启闭控制开关。
[0011 ]进一步的,上述的启闭控制开关包括位于进水通道上的碟阀和设在碟阀下部的磁铁,所述磁铁下方设有干簧管,所述干簧管连接在电源和电热管之间。
[0012]进一步的,上述碟阀设在进水通道一个容积腔的中部内,所述容积腔的上部空腔与进水通道相通,所述容积腔下部空腔体内设有弹簧。
[0013]进一步的,上述第二迂回水流道的出水端口设有温控探头。
[0014]进一步的,上述第二迂回水流道与龙头主体的出水口之间设有绝缘塑料出水管。
[0015]本实用新型速热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用于加热水的电热管和容纳电热管的加热腔体,所述加热腔体的水进口端与水出口端分别设有用以增加水流长度的迂回水流道。
[0016]进一步的,上述加热腔体水进口端的迂回水流道为第一迂回水流道,所述第一迂回水流道设在加热腔体外围的柱形管套内,所述柱形管套的管壁上设有多个沿其轴心线设置的通道,各通道与龙头本体之间即形成连续的第一迂回水流道,所述第一迂回水流道的进水端与阀芯的出水端连通,所述第一迂回水流道的出水端通往加热腔体内。
[0017]进一步的,上述加热腔体水出口端的迂回水流道为第二迂回水流道,所述第二迂回水流道设在加热腔体上方的圆盘体内,所述圆盘体内设有的连续环形水道即形成第二迂回水流道。
[0018]本实用新型速热水循环系统的工作方法,所述速热水循环系统包括具有进、出水口的龙头主体和设在龙头主体内的阀芯,所述阀芯的出水端与龙头主体出水口之间设有用于加热水的电热管和容纳电热管的加热腔体,所述加热腔体的水进口端与水出口端分别设有以增加水流长度的迂回水流道;工作时,开启阀芯,水从龙头主体进水口输入,经过阀芯后进入第一个的迂回水流道进行流动,增加了进水端的水流长度,接着进入加热腔体经加热器的加热后,进入第二个的迂回水流道,增加了出水端的水流长度,起到了防漏电的作用。
[0019]进一步的,上述进水通道上设置碟阀和设在碟阀下部的磁铁,所述磁铁下方设有干簧管,所述干簧管连接在电源和电热管之间,从而在过水时,使碟阀受到水压的挤推,使其和磁铁下移,进而触发干簧管,使电热管得电加热,在未通水时,使碟阀没有受到水压的挤推,磁铁没有下移,干簧管不触发,电热管断电不加热。
[0020]本实用新型速热水循环系统通过在加热腔体的水进口端与水出口端分别设有以增加水流长度的迂回水流道,从而在进水和出水位置均有防电作用,避免了使用者触电的可能。
[0021]【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发明的水路流向不意图;
[0023]图2是本发明的爆炸图;
[0024]图3是图1的剖面图;
[0025]图4是柱形管套的立体图;
[0026]图5是柱形管套的剖面图;
[0027]图6是图5的俯视图;
[0028]图7是圆盘体上组件仰视的立体图;
[0029]图8是图3的局部构造图;
[0030]图9-10是图2的局部构造图;
[0031]图11是圆盘体下组件的立体图。
[0032]【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到变化与修饰都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0034]本实用新型速热水循环系统,包括具有进、出水口1、2的龙头主体3和设在龙头主体3内的阀芯4,所述阀芯4的出水端与龙头主体出水口 2之间设有用于加热水的电热管5和容纳电热管的加热腔体6,所述加热腔体6的水进口端与水出口端分别设有用以增加水流长度的迂回水流道,迂回水流道利用了水电阻尼原理,在水通过绝缘的材料成型的水道后,可以将进、出水端口的泄漏电流降到0.02mA/KW以下,其电压远远低于人体的绝对安全电压12V,保障了用电安全。
[0035]进一步的,为了设计合理,上述加热腔体水进口端的迂回水流道为第一迂回水流道701,所述第一迂回水流道设在加热腔体外围的柱形管套8内,所述柱形管套的管壁上设有多个沿其轴心线设置的通道9,各通道9与龙头本体3之间即形成连续的第一迂回水流道701,所述第一迂回水流道的进水端与阀芯的出水端连通,所述第一迂回水流道的出水端通往加热腔体内,该管壁在其周圈具有上、下往复的连续第一迂回水流道,从而增加了进水水流的长度,增加了防电效果。
[0036]进一步的,为了设计合理,上述加热腔体水出口端的迂回水流道为第二迂回水流道702,所述第二迂回水流道702设在加热腔体上方的圆盘体10内,所述圆盘体10内设有的连续环形水道即形成第二迂回水流道702。在圆盘体10内设有的连续环形水道即形成第二迂回水流道702,该第二迂回水流道702也增加了出水水流的的长度,增加了防电效果。
[0037]圆盘体10的上、下组件要先装配组合成一个组件,形成封闭的加热/出水空间,SP可起到出水防电作用,同时这样的装配设计可以节省空间。
[0038]上述的迂回水流道除了上述的结构还可以是其它可增加水流长度的结构,或者两者结构的替换等均可。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进、出水双防电墙保护,物理隔电更可靠(非电子感应式)。
[0039]进一步的,为了设计合理,上述阀芯的出水端侧设有控制电热管加热的启闭控制开关,上述的启闭控制开关包括位于进水通道上的碟阀11和设在碟阀下部的磁铁12,所述磁铁12下方设有干簧管13,所述干簧管13连接在电源和电热管之间,在进水通道上过水时,使碟阀受到水压的挤推,使其和磁铁下移,进而触发干簧管,使电热管得电加热,在未通水时,使碟阀没有受到水压的挤推,磁铁没有下移,干簧管不触发,电热管断电不加热。该电源为经过变压稳压处理后的电源。碟阀即为碟形硅胶,其周缘固定在龙头本体内,其中部具有上、下活动的空间。
[0040]进一步的,为了设计合理,上述碟阀11设在进水通道一个容积腔14的中部内,所述容积腔的上部空腔与进水通道15相通,所述容积腔下部空腔体内设有弹簧18,弹簧18有利于在碟阀未收到冲水压力时可回复原形。
[0041]进一步的,为了准确控温,上述第二迂回水流道的出水端口设有温控探头16,通过温控探头16的探温,可以来控制加热器的通断。
[0042]进一步的,为了进一步增加防电长度,上述第二迂回水流道与龙头主体的出水口之间设有绝缘塑料出水管17。
[0043]本实用新型速热水循环系统的工作方法,所述速热水循环系统包括具有进、出水口的龙头主体和设在龙头主体内的阀芯,所述阀芯的出水端与龙头主体出水口之间设有用于加热水的电热管和容纳电热管的加热腔体,所述加热腔体的水进口端与水出口端分别设有用以增加水流长度的迂回水流道;工作时,开启阀芯,水从龙头主体进水口输入,经过阀芯后进入第一个的迂回水流道进行流动,增加了进水端的水流长度,接着进入加热腔体经加热器的加热后,进入第二个的迂回水流道,增加了出水端的水流长度,起到了防漏电的作用。
[0044]进一步的,上述进水通道上设置碟阀和设在碟阀下部的磁铁,所述磁铁下方设有干簧管,所述干簧管连接在电源和电热管之间,从而在过水时,使碟阀受到水压的挤推,使其和磁铁下移,进而触发干簧管,使电热管得电加热,在未通水时,使碟阀没有受到水压的挤推,磁铁没有下移,干簧管不触发,电热管断电不加热。该设计不同于霍尔流量器或水流传感器(会有水垢及杂质破坏),使电控部分与水体隔离,寿命更长,更安全。
[0045]另一种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另一种速热水循环系统,包括设有用于加热水的电热管5和容纳电热管的加热腔体6,所述加热腔体6的水进口端与水出口端分别设有以增加水流长度的迂回水流道,迂回水流道利用了水电阻尼原理,在水通过绝缘的材料成型的水道后,可以将进、出水端口的泄漏电流降到0.02mA/KW以下,其电压远远低于人体的绝对安全电压12V,保障了用电安全。
[0046]进一步的,为了设计合理,上述加热腔体水进口端的迂回水流道为第一迂回水流道701,所述第一迂回水流道设在加热腔体外围的柱形管套8内,所述柱形管套的管壁上设有多个沿其轴心线设置的通道9,各通道9与龙头本体3之间即形成连续的第一迂回水流道701,所述第一迂回水流道的进水端与阀芯的出水端连通,所述第一迂回水流道的出水端通往加热腔体内,该管壁在其周圈具有上、下往复的连续第一迂回水流道,从而增加了进水水流的长度,增加了防电效果。
[0047]进一步的,为了设计合理,上述加热腔体水出口端的迂回水流道为第二迂回水流道702,所述第二迂回水流道702设在加热腔体上方的圆盘体10内,所述圆盘体10内设有的连续环形水道即形成第二迂回水流道702。在圆盘体10内设有的连续环形水道即形成第二迂回水流道702,该第二迂回水流道702也增加了出水水流的的长度,增加了防电效果。
[0048]柱形管套8和圆盘体10要先装配组合成一个组件,形成封闭的加热/出水空间,SP可起到出水防电作用,同时这样的装配设计可以节省空间。
[0049]该实施例即为加热腔体6、柱形管套8和圆盘体10的组合形成一种进、出水的防电墙,其不仅可应用在速热水龙头,也可以应用在热水器、小厨宝等速热用水的领域。
【主权项】
1.一种速热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进、出水口的龙头主体和设在龙头主体内的阀芯,所述阀芯的出水端与龙头主体出水口之间设有用于加热水的电热管和容纳电热管的加热腔体,所述加热腔体的水进口端与水出口端分别设有用以增加水流长度的迂回水流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速热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体水进口端的迂回水流道为第一迂回水流道,所述第一迂回水流道设在加热腔体外围的柱形管套内,所述柱形管套的管壁上设有多个沿其轴心线设置的通道,各通道与龙头本体之间即形成连续的第一迂回水流道,所述第一迂回水流道的进水端与阀芯的出水端连通,所述第一迂回水流道的出水端通往加热腔体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速热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体水出口端的迂回水流道为第二迂回水流道,所述第二迂回水流道设在加热腔体上方的圆盘体内,所述圆盘体内设有的连续环形水道即形成第二迂回水流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速热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的出水端侧设有控制电热管加热的启闭控制开关。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速热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启闭控制开关包括位于进水通道上的碟阀和设在碟阀下部的磁铁,所述磁铁下方设有干簧管,所述干簧管连接在电源和电热管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速热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碟阀设在进水通道一个容积腔的中部内,所述容积腔的上部空腔与进水通道相通,所述容积腔下部空腔体内设有弹善 O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速热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迂回水流道的出水端口设有温控探头;所述第二迂回水流道与龙头主体的出水口之间设有绝缘塑料出水管。8.—种速热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用于加热水的电热管和容纳电热管的加热腔体,所述加热腔体的水进口端与水出口端分别设有用以增加水流长度的迂回水流道。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速热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体水进口端的迂回水流道为第一迂回水流道,所述第一迂回水流道设在加热腔体外围的柱形管套内,所述柱形管套的管壁上设有多个沿其轴心线设置的通道,各通道与龙头本体之间即形成连续的第一迂回水流道,所述第一迂回水流道的进水端与阀芯的出水端连通,所述第一迂回水流道的出水端通往加热腔体内。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速热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体水出口端的迂回水流道为第二迂回水流道,所述第二迂回水流道设在加热腔体上方的圆盘体内,所述圆盘体内设有的连续环形水道即形成第二迂回水流道。
【文档编号】F16K49/00GK205639855SQ201620314705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4月15日
【发明人】周绍辉, 廖李忠, 陈希敏, 林承, 王进发
【申请人】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