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桩基施工中混凝土浇注的围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34950发布日期:2020-08-11 22:29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桩基施工中混凝土浇注的围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桩基施工中混凝土浇注的围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也在不断地进行中,而其中对桩基进行混凝土浇注中,采用螺旋钻孔泵送混凝土灌注桩法,即在桩孔中灌注搅拌好的砼浆料,并插入钢筋笼,按惯例养护,桩基施工完成。

现有的,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告号为cn208009414u,专利名称为一种桩基施工混凝土灌注围护装置,包括包括钢体筒、连接轴、横固定钢槽、横固定钢槽壁、固定钢条、固定盘、螺丝孔,钢体筒与连接轴相焊接,固定钢条与固定盘相焊接,钢体筒包括钢体外壁、钢体内壁、岩棉板保温层、减震层、防锈防蚀层,钢体外壁与岩棉板保温层相贴合,减震层设于防锈防蚀层与岩棉板保温层之间,钢体内壁与岩棉板保温层位于同一条中心线上,钢体外壁与钢体内壁位于同一轴心;横固定钢槽与横固定钢槽壁相焊接。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该围护装置的固定钢条与固定盘之间为焊接安装,并且缸体筒与连接轴焊接安装,横固定钢槽与横固定钢槽壁焊接安装;因此该维护装置不易拆卸,当固定钢条发生损坏时需要将固定钢条与固定盘的焊接处切开后进行更换,在切开过程中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很容易对固定盘和缸体筒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桩基施工中混凝土浇注的围护装置,其具有可对固定条和加强钢绳进行可拆卸安装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桩基施工中混凝土浇注的围护装置,包括若干个钢体筒,所述钢体筒的相对两端均设有法兰盘,所述钢体筒同轴排列,相邻所述法兰盘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钢体筒的外侧壁沿周向间隔设有若干固定条,所述固定条的延伸方向与钢体筒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固定条的相对两端通过连接组件拆卸式安装在法兰盘;所述钢体筒的外侧套接有若干条加强钢绳,所述加强钢绳的排列方向与钢体筒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加强钢绳抵接在固定条远离钢体筒的一侧,所述加强钢绳的相对两端通过固定组件拆卸式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在对该围护装置使用过后,发现固定条有出现损坏的情况时,先通过固定组件松开对加强钢绳的束缚,将加强钢绳取出,再通过连接组件松开对固定条的束缚,即可将损坏的固定条进行拆卸;当在对该围护装置使用过后,发现加强钢绳有所损坏时,可通过固定组件松开对加强绳的束缚,即可对加强钢绳进行拆卸;其中设置固定条从而达到提高钢体筒的整体强度;设置加强钢绳从而达到提高固定条的安装稳定性;将钢体筒分为若干个从而能根据桩基的高度进行调整围护钢体筒的长度,提高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固定条相对两端的第一固定螺杆、设于法兰盘的侧壁供第一固定螺杆卡入的卡接槽、以及与所述第一固定螺杆螺纹配合的第一固定螺母,所述第一固定螺杆的延伸方向与固定条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卡接槽远离固定条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固定螺母相适配的承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固定条时,先将位于两端的第一固定螺杆从卡接槽卡入,接着通过第一固定螺母分别从螺杆远离固定条的一端拧入,直至抵接在承接槽的槽底即完成了固定条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于加强钢绳相对两端的固定块、同时穿过两所述固定块的第二固定螺杆、以及与所述第二固定螺杆螺纹配合的第二固定螺母,所述第二固定螺母分别抵接在两所述固定块靠近加强钢绳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加强钢绳时,先保证加强钢绳的套接并抵接在固定条,然后通过第二固定螺杆同时穿过两个固定块,然后再通过第二固定螺杆分别拧入第二固定螺杆的相对两端,从而完成了对加强钢绳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相互连接的两所述固定块通过安装组件拆卸式安装在固定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安装组件的目的是为了能使得加强钢绳与固定条配合地更加紧凑,更加稳定地套接在钢体筒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组件包括:适配槽、第三固定螺杆和第三固定螺母,所述固定条的外侧壁卡入适配槽内,所述第三固定螺杆同时穿过适配槽和固定条,所述第三螺母分别与第三固定螺杆的相对两端螺纹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固定块前,先通过适配槽套入固定条外侧壁,然后再将第二固定螺杆穿过两个固定块,再通过第二固定螺母拧入第二固定螺杆的相对两端;最后再将第三固定螺杆同时穿过固定块与固定条,通过第三固定螺母拧入第三固定螺杆的相对两端,即完成了对固定块固定在固定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条远离钢体筒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加强钢绳相适配的弧形过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弧形过渡槽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加强钢绳与固定条刚性接触发生隔断的现象,提高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条之间相互平行,相邻所述固定条之间的间距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每条固定条的承载力一致,从而使得钢体筒更加稳定,避免出现弯曲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法兰盘远离钢体筒的一侧设有配合槽,所述配合槽内铰接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把手的目的是为了能在搬运钢体筒进行吊装时更加便捷;将把手铰接在配合槽内的目的是为了能在两个钢体筒之间进行连接时不会出现相互抵触的现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当在对该围护装置使用过后,发现固定条有出现损坏的情况时,先通过固定组件松开对加强钢绳的束缚,将加强钢绳取出,再通过连接组件松开对固定条的束缚,即可将损坏的固定条进行拆卸;当在对该围护装置使用过后,发现加强钢绳有所损坏时,可通过固定组件松开对加强绳的束缚,即可对加强钢绳进行拆卸;其中设置固定条从而达到提高钢体筒的整体强度;设置加强钢绳从而达到提高固定条的安装稳定性;将钢体筒分为若干个从而能根据桩基的高度进行调整围护钢体筒的长度,提高实用性;

2.安装固定条时,先将位于两端的第一固定螺杆从卡接槽卡入,接着通过第一固定螺母分别从螺杆远离固定条的一端拧入,直至抵接在承接槽的槽底即完成了固定条的安装;

3.安装加强钢绳时,先通过适配槽套入固定条外侧壁,然后再将第二固定螺杆穿过两个固定块,再通过第二固定螺母拧入第二固定螺杆的相对两端;最后再将第三固定螺杆同时穿过固定块与固定条,通过第三固定螺母拧入第三固定螺杆的相对两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1中d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钢体筒;11、法兰盘;111、卡接槽;112、承接槽、113、配合槽;114、把手;2、固定条;21、第一固定螺杆;22、第一固定螺母;23、弧形过渡槽;3、加强钢绳;31、固定块;311、适配槽;32、第二固定螺杆;33、第二固定螺母;34、第三固定螺杆;35、第三固定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用于桩基施工中混凝土浇注的围护装置,包括若干个钢体筒1,在本实施例中钢体筒1为三个,每个钢体筒1的相对两端均设有法兰盘11,钢体筒1均同轴排列,相邻两个钢体筒1的通过螺栓同时穿过两个相邻法兰盘11进行固定;

每个钢体筒1的外侧壁均设置有若干根固定条2,每根固定条2的横截面均呈矩形状,固定条2沿钢体筒1的外侧壁周向等间隔设置,固定条2之间的均相互平行;固定条2的延伸方向与钢体筒1的延伸方向一致;

如图1和图2所示,每根固定条2的相对两端均固定有第一固定螺杆21,第一固定螺杆21的延伸方向与固定条2的延伸方向一致,法兰盘11的外侧壁设有供第一固定螺杆21卡入的卡接槽111,第一固定螺杆21卡入卡位槽内后,第一固定螺杆21与法兰盘11表面平齐,卡位槽远离钢体筒1的一侧设有承接槽112,第一固定螺杆21套接有第一固定螺母22,第一固定螺母22的抵接在承接槽112的槽底。

如图1和图3所示,每个钢体筒1的外侧间隔套接有加强钢绳3,加强钢绳3之间相互平行,加强钢绳3的排列方向与钢体筒1的延伸方向一致;

加强钢绳3的相对两端均固定有固定块31,固定块31靠近钢体筒1的一侧均设有配合槽113,两个固定块31相互贴合后,适配槽311可供固定条2卡入,固定块31远离钢体筒1的一侧设有第二固定螺杆32,第二固定螺杆32同时穿过两块固定块31,第二固定螺杆32的相对两端均螺纹配合有第二固定螺母33,第二固定螺母33抵接在固定块31的侧壁;

两个固定块31设置有第三固定螺杆34,第三固定螺杆34同时穿过适配槽311和固定块31,第三固定螺杆34的相对两端均设有第三固定螺母35,第三固定螺母35与第三固定螺杆34螺纹配合连接,第三固定螺母35抵接在固定块31的外侧壁。

如图4所示,固定条2远离钢体筒1的一侧设有弧形过渡槽23,加强钢绳3卡入弧形过渡槽23。

如图5所示,法兰盘11远离钢体筒1的一侧相对设有配合槽113,配合槽113内铰接有把手114,从而方便对钢体筒1进行搬运。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对加强钢绳3进行更换时,将对应的加强钢绳3的第二固定螺母33和第三固定螺母35拧出,并将第二固定螺杆32和第三固定螺杆34取出,然后将固定块31拔出,即可将该加强钢绳3进行拆卸更换;当需要对固定条2进行更换时,将对应钢体筒1上的所有加强钢绳3拆卸后,再将第一固定螺母22拧出承接槽112,即可将对应的固定条2进行拆卸更换;当需要更换钢体筒1时,先将该钢体筒1对应的所有加强钢绳3和固定条2拆卸,然后即可对钢体筒1进行更换。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