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5375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清淤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动清淤工具,尤其是一种抓斗式手动水下清淤器。
现代大都市的园林湖泊,沟渠和道路两侧雨水井中经常会出现淤泥淤积现象,必须及时清除;现在的淤泥清除工具非常简陋,主要靠人工铲挖,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半机械化清淤器,使清淤工作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清淤器主要由抓斗,操作杆及手柄主成;抓斗由两部分构成,在斗口刃部焊有抓爪,两抓斗通过横管相连,操作杆包括内杆及外杆,内杆套插入外杆内,内杆下端连接横管,上端与固定手柄相连,在内外杆之间设置有弹簧;外杆下端伸出两根连杆分别与两个抓斗的外侧相连,外杆上端还有一手柄,手柄轴套上设置有内外拉杆锁紧机构。
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水下清淤,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灵活,使用携带方便等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清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简图。
图中1是抓爪,2是底板,3是横管,4是座耳,5是连杆,6是销轴,7是导套,8是弹簧挡圈,9是弹簧,10是手柄,11是垫圈,12是手柄轴,13是把手轴,14是固定手柄,15是手柄固定座,16是内管,17是手柄轴套,18是弹簧挡圈,19是锁销总成,20是内弹簧挡圈,21是外管,22是连杆座,23是开口销,24开口销,25是扇形板。

图1中,内管16上端采用公知的固定手柄14,其下端与横管3相连,内管套插在外管21内,在内外管之间有导套7、弹簧挡圈8、弹簧9、弹簧挡圈18、内弹簧挡圈20,在外管上端设置有手柄10,手柄10可作90度角旋转,其与内外管之间有锁销总成19,该锁销总成可采用常用的碰珠锁紧方式等。外管下端设置有带两凸耳的连杆座22,两凸耳通过销轴6用连杆5与位于抓斗底板2上端座耳4相连接,两扇板25靠横管3相连,在扇形板的斗口刃部焊有抓爪1。
其工作原理大致是当拉动手柄14时,弹簧压缩,在连杆的作用下抓斗张开,如图2a状态,将抓斗伸入水下淤泥层,手柄回位,抓斗自动闭合,如图2b所示将抓斗提升出水面,如图2c所示,即完成清淤。
锁销总成采用通用性广、适用性强、工作可靠,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手拉式定位锁紧装置,当抓斗抓入淤泥层闭合后,只要把锁紧手柄旋转90度,由于弹簧的弹性作用,锁销自动进入锁紧孔,内外拉杆即被卡住,卸淤泥时,再将锁紧手柄外拉并旋转90度,拉动内外管手柄即完成一次抓淤工作。
权利要求1.一种清淤器,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抓斗,操作杆及手柄主成;抓斗由两部分构成,在斗口刃部焊有抓爪,两抓斗通过横管相连,操作杆包括内杆及外杆,内杆套插入外杆内,内杆下端连接横管,上端与固定手柄相连,在内外杆之间设置有弹簧;外杆下端伸出两根连杆分别与两个抓斗的外侧相连,外杆上端还有一手柄,手柄轴套上设置有内外拉杆锁紧机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动水下清淤工具,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抓斗,操作杆及手柄主成;抓斗由两部分构成,在斗口刃部焊有抓爪,两抓斗通过横管相连,操作杆包括内杆及外杆,内杆套插入外杆内,内杆下端连接横管,上端与固定手柄相连,在内外杆之间设置有弹簧;外杆下端伸出两根连杆分别与两个抓斗的外侧相连,外杆上端还有一手柄,手柄轴套上设置有内外拉杆锁紧机构。该装置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灵活。使用方便等优点,适用于园林湖泊,沟渠和道路两侧雨水井的清淤工作。
文档编号E03F5/14GK2350453SQ98207190
公开日1999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1998年8月6日 优先权日1998年8月6日
发明者刘巍, 孙成 申请人:刘巍, 孙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