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管轴线的调整方法_2

文档序号:8334990阅读:来源:国知局
用纠偏精调系统调整沉管尾端偏差。
[0044]其中,步骤S5沉管尾端偏差满足要求后,释放所述吊缆L8的缆力,向所述压载水箱内加水至所述沉管稳定。
[0045]本发明实施例的沉管轴线的调整方法调整时,贯通测量结果显示水力压接后沉管尾端偏南75.2mm,采用精调系统调整尾端偏差。精调时管节的抗浮系数:总压载量为7682t,消除干舷压载量为1920t,沉放前管节内残余水量为931t,提供负浮力压载量为9682-1920-931 = 4831t,管节自重约为75000t,平均海水密度为1.016t/m,抗浮系数为4831 + 75000 = 6.4 %,在管节不排水,安装船不提供吊力的工况下,管节精调后的偏差未达到设计要求方位。
[0046]采用以下方式:确定对管节进行排水,减小抗浮系数至3%?4%;再采用L缆提供向上吊力,减小管节对基床的压力,从而减小摩擦力;采用H3、H1向北侧牵引管节。
[0047]管节排水,排水量2000t,其中第一压载水箱9排水200t,第二压载水箱10排水300t,第三压载水箱114排水500t。同时检测海水密度为:1.016?1.019t/m3 ;管节抗浮系数:2831 + 75000 = 3.7%
[0048]封闭人孔门,管内作业人员撤离后,开始通过在安装船上操作吊缆L8和安装缆H调整管节位置。此时测量塔显示:管节尾端偏南约7cm。第一步:增加吊缆L3、L4的吊力,L3和L4单点吊力分级增加至200t、300t、400t,最终测量塔显示管节尾端偏南约5cm,与初始状态相比管节向北偏移了约2cm。(流速V = 0.4节流向14°潮位0.8m)
[0049]第二步:增加安装缆H4中安装缆H3的缆力,H3缆力分级增加至10t、20t、30t、40t、50t,并最终保持在50t左右。为防止出现缆力突然增大,在H3超过1t后启用寸动功會K。
[0050]在此期间,Hl缆力从Ot提升至1t,最终保持在20t (时间1:22?1:26)。M6和M8缆绳缆力由47t和30t同时降低到了 25t。
[0051]最终测量塔显示管节尾端偏南约4cm,与初始状态相比管节向北偏移了约3cm,与第一步相比管节向北偏移了 Icm左右。(流速V = 0.6节,流向为8°,潮位0.9m)
[0052]第三步:同步增加LI?L4吊力
[0053]保持H3缆力不变,先减小L3和L4缆力至50t左右,再同步提升LI?L4缆力。L3和L4吊力降低至50t左右,同时保持H3缆力不变;H1和H3缆力降低至20t左右;
[0054]L1、L2吊力分级由100t、200t加载至300t并保持;L3、L4吊力同步分级由100t、200t、300t加载至400t并保持。
[0055]H3缆力分级增加至10t、20t、30t、40t、50t,并最终保持在50t左右。Hl缆力分级增加至10t、20t、30t并保持在40t左右。
[0056]最终测量塔显示管节尾端偏南约3cm,与初始状态相比管节向北偏移了约4cm,与第一步相比管节向北偏移了 Icm左右。(流速V = I节,流向8.3°,潮位0.15m)
[0057]第四步:释放LI?L4吊力,再次贯通
[0058]LI?L4吊力减小至< 40t,Hl保持40t缆力,H3保持50t缆力。通知管内进行贯通测量。人孔门开启,完成贯通,最终测量塔显示管节尾端偏南约36.9mm,通过这种调整方法,管节尾端向北偏移了约35.5mm。
[0059]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提供的沉管轴线的调整方法包括:沉管沉放作业、沉管对接作业、水力压接、排除所述压载水箱内的压载水以及调整沉管。本发明提供的沉管轴线的调整方法操作方便、对基床平整度要求低;在不增加体内和体外调整设备的前提下,利用沉管安装已有的锚缆系统、压载水控制系统、沉放测控系统,对管节轴线偏差进行调整的一种方法;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及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0060]进一步地,采用沉管尾端纠偏精调系统进行纠偏调节,即具备提前纠偏的功能。
[0061]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沉管轴线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船(I)及沉管,所述安装船(I)通过吊缆L(S)与所述沉管连接,所述安装船(I)通过系泊缆M(5)连接至岸边,所述管节通过安装缆H(4)连接至所述岸边,且通过吊缆L(8)连接在所述安装船(I)的底部,所述沉管内设置有压载水箱;具体步骤为: 51、沉管沉放作业 沉管送缆完成后,沉放沉管直至落地; 52、沉管对接作业 沉管着床前安装缆H(4)对接调节,在沉管沉放着床前,通过所述安装缆H(4)初步调节沉管位置,利用水下测控系统控制沉管尾端偏差控制在1cm内; 53、水力压接 所述沉管包括待安管节(2)及已安管节(3),将所述待安管节(2)首端GINA拉至与所述已安管节(3)尾端钢端壳接触后,排出接合腔内的水完成水力压接,精确测量管节尾端偏差; 54、排除所述压载水箱内的压载水 使所述待安装管节(2)内的第一压载水箱(9)及第二压载水箱(10)的压载水量大于安装船⑴的吊力,第三压载水箱(11)内的压载水量小于安装船⑴的吊力,调整同一侧的安装缆H (4)的缆力; 55、若管节尾端移动并满足偏差设计要求,则完成调整作业;若不满足,则再次重复步骤S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管轴线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I中沉管沉放和对接作业选择在流速小于等于0.5m/S时进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管轴线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通过所述吊缆L(S)提供吊力使所述管节对基床压力降低,从而减小相互之间的摩擦力。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管轴线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使用纠偏精调系统调整沉管尾端偏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管轴线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沉管尾端偏差满足要求后,释放所述吊缆L(S)的缆力,向所述压载水箱内加水至所述沉管稳定。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沉管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沉管轴线的调整方法。该沉管轴线的调整方法包括:沉管沉放作业、沉管对接作业、水力压接、排除所述压载水箱内的压载水以及调整沉管。本发明提供的沉管轴线的调整方法操作方便、对基床平整度要求低;在不增加体内和体外调整设备的前提下,利用沉管安装已有的锚缆系统、压载水控制系统、沉放测控系统,对管节轴线偏差进行调整的一种方法;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及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IPC分类】E02D29-073
【公开号】CN104652480
【申请号】CN201510084899
【发明人】林鸣, 刘德进, 尹海卿, 高纪兵, 苏长玺, 王强, 冯海暴, 岳远征, 赫亚峰, 汤慧驰, 孙健
【申请人】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