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压路机激振器油斗式自润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3815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振动压路机激振器油斗式自润滑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压路机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振动压路机激振器油斗式自润滑系 统。
背景技术
振动压路机是目前高等级公路施工的关键设备,承载振动机构的各个轴承承受着 巨大的脉冲荷载,因此振动机构的各个轴承必须保证充分的润滑才能使振动压路机正常运 转。现有压路机轮体内的振动机构通常采用飞溅式或壁流式等润滑方式,这些润滑方式都 存在着润滑不充分、能量损耗大、产生热量大等缺陷,因而会造成承载轴承过早损坏,从而 影响了压路机的正常工作,降低了生产效率,增加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振动压路机激振器油斗式自润滑系统,其能够充分且有 效地对振动压路激振器内的各个轴承进行润滑,润滑效果好且结构简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振动压路机激振器油斗式自 润滑系统,包括轮体和设置在轮体中的激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体中激振器的一侧设 置有振动马达,振动马达的输出轴与驱动激振器动作的第一花键轴相连;所述的轮体的内 壁上还固设有环状的支撑幅板,轮体的内壁、激振器的壳体外壁以及支撑幅板之间围成储 油区,所述的轮体内沿轮体的径向固设有当菌油装置,菌油装置随轮体的转动而在高位和 低位之间做位置变换,处于低位时的舀油装置的进油口位置低于储油区内的油液面,处于 高位时的菌油装置的出油口朝向所述的第一花键轴和/或激振器的壳体,第一花键轴内沿 轴向设有中空状的轴孔,且第一花键轴的轴壁上沿其轴向设置有连通第一花键轴内外的壁 孔,激振器的壳体上设置有连通激振器内外的油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当振动压路机开始工作时,振动压路机的外侧轮体旋转, 所述的菌油装置随轮体的转动而在高位和低位之间做位置变换;当菌油装置运行到低位 时,由于舀油装置的进油口位置低于储油区内的油液面,因此舀油装置得以存储大量的润 滑油;而当舀油装置继续运行至高位时,由于此时舀油装置的出油口朝向所述的第一花键 轴和/或激振器的壳体,且第一花键轴的轴壁上沿其轴向设置有连通第一花键轴内外的壁 孔,激振器的壳体上设置有连通激振器内外的油孔,因此润滑油能够顺利地进入第一花键 轴和激振器的内腔,并有效地对激振器内的各个轴承进行润滑。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振动压路机激振器油斗式自润滑系统,包括轮体2和设置在轮体2中的激振器,所述的轮体2中激振器的一侧设置有振动马达22,振动马达22的输出轴与 驱动激振器动作的第一花键轴19相连;所述的轮体2的内壁上还固设有环状的支撑幅板 32,轮体2的内壁、激振器的壳体外壁以及支撑幅板32之间围成储油区,所述的轮体2内沿 轮体2的径向固设有当菌油装置26,g油装置沈随轮体2的转动而在高位和低位之间做位 置变换,处于低位时的舀油装置的进油口位置低于储油区内的油液面,处于高位时的舀油 装置26的出油口朝向所述的第一花键轴19和/或激振器的壳体,第一花键轴19内沿轴向 设有中空状的轴孔,且第一花键轴19的轴壁上沿其轴向设置有连通第一花键轴19内外的 壁孔,激振器的壳体上设置有连通激振器内外的油孔。所述的舀油装置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均勻布设的多个。当舀油装置中的润滑油自高位向下进入第一花键轴19和激振器的内腔时,润滑 油本身就经历了一个冷却过程,从而使得振动压路机能够稳定高效地工作。优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的激振器的靠近振动马达22的一侧设置有封闭的筒状 端座23,所述的端座23与设置在轮体2外侧的机架相连,端座23的外圈处设有转动轴承 25与设置在第二支撑幅板322上的轴承座M构成转动配合;所述的端座23的位于菌油装 置沈的一侧固设有浇油漏斗27,浇油漏斗27的上侧设有用于接收自菌油装置沈来的润滑 油的进油口,浇油漏斗27下侧的出油口通过端座23上的孔与端座23内侧围成的储油腔体 连通;所述的第一花键轴19穿过端座23与振动马达22的输出轴相连,第一花键轴19的位 于端座23内侧和激振器内侧的部分均设置有连通第一花键轴19内外的壁孔。由于端座23与设置在轮体2外侧的机架相连,而机架在压路机的运行过程中相对 于压路机的位置保持不变,因此端座23在压路机的运行过程中相对于压路机的位置也保 持不变。在这种优选的结构方式中,当舀油装置沈运行至高位并开始倒油时,所倾倒的润 滑油通过浇油漏斗27上侧的进油口进入浇油漏斗27中,并沿着浇油漏斗27向下依次穿过 浇油漏斗27下侧的出油口和端座23上的孔以进入端座23内侧围成的储油腔体内,当储油 腔体内积存的润滑油的液面高于第一花键轴19上的壁孔的位置时,润滑油液通过壁孔进 入第一花键轴19的中控轴孔,并沿着第一花键轴19的中控轴孔进入激振器的腔体内侧。进一步的,所述浇油漏斗27上侧的进油口处罩设有过滤网33,以对进入浇油漏斗 27的润滑油进行滤清。如图1所示,所述的激振器壳体内部设有固定在振动轴承上的偏心块,激振器壳 体包括与轮体2连接为一体的固定壳体7和与轮体2构成转动配合的活动壳体观,两壳体 内的偏心块之间通过设置在活动壳体观上的传动机构相联接,所述的振动马达22通过第 一花键轴19驱动激振器壳体内的偏心块转动;所述的活动壳体观设置在固定壳体7和振 动马达22之间,且所述的激振器壳体内部的偏心块的回转轴线互相重合;所述的活动壳体 28通过定位轴20与端座23固连。压路机工作时,振动马达22经第一花键轴19驱动激振器壳体内的偏心块转动,提 供大小固定的激振力以压实路基,而固定壳体7和活动壳体观中的偏心块则通过传动机构 相联,传动机构固定在活动壳体观内侧并可跟随活动壳体观绕压路机轮体2作相对转动, 当通过重新固定定位轴20以调整活动壳体观的位置时,活动壳体观带动传动机构转动, 由此使激振器内部的偏心块总成的激振力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力发生变化,从而使得压路机
5可根据不同的路基状况适时地调整激振力,极大地适应了现有的施工情况。所述的固定壳体7为具有大小直径段的两节式阶梯状的圆筒,所述的活动壳体观 与固定壳体7同轴设置,且活动壳体观设置在固定壳体7的大直径圆筒的内部并与此大直 径圆筒构成转动配合。所述的两节式阶梯状的圆筒结构不但易于容纳偏心块,而且有利于减小材料消 耗,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有利于润滑油的回流和循环。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壳体7的小直径圆筒中沿其中轴线设置有远离活动壳体的 第一偏心块41和靠近活动壳体的第二偏心块42,活动壳体观中设置有第四偏心块44,固 定壳体7的小直径圆筒与活动壳体观之间设置有第三偏心块43,所述的传动机构设置在第 三偏心块43和第四偏心块44之间;所述的第一花键轴19 一方面驱动第四偏心块44转动, 另一方面通过中空状的第二花键轴9分别穿过第三偏心块43和第二偏心块42的轴心驱动 第一偏心块41同步转动;所述的第四偏心块44通过传动机构也即同步反向传动机构驱动 第三偏心块43和第二偏心块42同步反向转动;所述的第一花键轴19、第二花键轴9以及 各个偏心块的回转轴线均互相重合,第二花键轴9的轴壁上沿其轴向设置有连通第二花键 轴9内外的壁孔。上述设置方式将传动机构进一步限定为同步反向传动机构,由此使得位于压路机 轮体2两侧的第一偏心块41和第四偏心块44经花键轴同步转动,而压路机轮体2中部的 第二偏心块42和第三偏心块43则经同步反向传动机构与两侧的第一偏心块41、第四偏心 块44成同步反向转动。此种排布有利于实现力的平衡,也有利于压路机的正常工作。所述的第一偏心块41、第二偏心块42、第三偏心块43和第四偏心块44中的每个 偏心块均可为由若干偏心部件组成的偏心组件。润滑油自端座23内侧围成的储油腔体依次进入第一花键轴19、第二花键轴9的内 腔,并通过第一花键轴19、第二花键轴9上的壁孔和各个偏心块上的键空孔上的油孔润滑 激振器内部的各个振动轴承和传动机构;所述的端座23的筒壁上设有通向转动轴承25的 油孔,以实现对压路机轮体内各个轴承的充分润滑。所述的第一偏心块41、第二偏心块42、第三偏心块43以及第四偏心块44的质量 均相同,且四组偏心块的位置关于轮体2的重心所处的径向平面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偏心块41和第四偏心块44关于轮体2的重心所处的径向平 面对称分布;第二偏心块42和第三偏心块43关于轮体2的重心所处的径向平面对称分布, 这种结构方式更有利于实现力的平衡,也有利于压路机的正常工作。如图1所示,所述的固定壳体7的小直径圆筒的外侧套设有封闭状的回油筒31, 回油筒31的一端抵靠在支撑固定壳体7的小直径圆筒的支撑幅板32上,另一端抵靠在支 撑固定壳体7的大直径圆筒的第一支撑幅板321上或者抵靠在固定壳体7的大直径圆筒与 小直径圆筒相邻的筒壁上;所述的固定壳体7的大直径圆筒和小直径圆筒以及活动壳体观 的筒壁上均设置有供润滑油流通的过油孔,所述的回油筒31围成的区域与固定壳体7的大 直径圆筒上的过油孔相连通,大直径圆筒上的过油孔与储油区相连通。所述的每个偏心块均由偏心部件和中空状的固定轴构成,偏心部件套设固定在固 定轴上,所述的固定轴的两端与固设在激振器壳体内部的振动轴承构成转动配合;所述的 第一花键轴19和第二花键轴9穿设于各个偏心块的固定轴组成的管路中,且所述的固定轴上设置有连通固定轴内外的油孔。所述的轮体2的内壁、固定壳体7的大直径圆筒的筒壁、设置在固定壳体7的大直 径圆筒周侧的第一支撑幅板321、设置在所述端座23外圈的转动轴承25处的第二支撑幅板 322围成储油区;所述菌油装置沈、浇油漏斗27均设置在第二支撑幅板322的朝向第一支 撑幅板321的侧面上;润滑油自储油区依次经菌油装置沈、浇油漏斗27、端座23内侧围成 的储油腔体、第一花键轴19的内腔、第二花键轴9的内腔进入激振器内部润滑各个振动轴 承和传动机构,并经固定壳体7的大直径圆筒和小直径圆筒以及活动壳体观的筒壁上的过 油孔返回储油区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所述的靠近浇油漏斗27处的第一支撑幅板321上设置有便于拆卸的可视镜34。下面结合图1对本发明的运行过程做进一步说明当压路机运行后,轮体2内的润滑油通过4个舀油装置沈自储油区内把润滑油带 起至浇油漏斗27的上部,菌油装置沈内的润滑油浇到浇油漏斗27内,润滑油通过浇油漏 斗27流到浇油漏斗27下侧的出油口,并通过端座23上的孔流进储油腔体内;经短暂时间后,润滑油积存至第一花键轴19所在的位置处,润滑油进入第一花键 轴19的中空的轴孔中,并沿第一花键轴19的延伸方向流至第一花键轴19的第一处的两个 壁孔以润滑活动壳体观内的振动轴承18,然后继续流至第一花键轴19的第二处的两个壁 孔处,经偏心块固定轴17上的油孔润滑振动轴承15 ;第一花键轴19内的其他润滑油继而 流进第二花键轴9的轴孔中,第二花键轴9的内壁设置了 8个用于透油的壁孔,使得第二花 键轴9内的一部分润滑油流进偏心块固定轴12的内腔中,经偏心块固定轴12上的油孔来 润滑振动轴承14、振动轴承13和振动轴承11,同时第二花键轴9的内腔内的另一部分润滑 油通过第二花键轴9的轴孔流向偏心块固定轴5的内腔中,流至偏心块固定轴5的第一处 的油孔润滑振动轴承8和振动轴承6,流至偏心块固定轴5远端处的油孔也即偏心块固定轴 5的第二处油孔润滑振动轴承4,所有润滑过振动轴承的润滑油回流到固定壳体7内,再通 过固定壳体7内壁上设置的多处过油孔回流到小直径圆筒外侧的回油筒31中,再通过固定 壳体7的大直径圆筒上的过油孔回流到第一支撑幅板321和第二支撑幅板322之间的储油 区;端座23围成的储油腔体内的润滑油继续积存至其顶部,通过上顶部内壁的孔润 滑转动轴承25 ;偏心块固定轴12和偏心块固定轴17的内腔中的润滑油通过各自内壁上的 圆孔和两偏心块固定轴12、17之间的缝隙进入活动壳体观内的放置同步反向机构30的齿 轮箱中来润滑各齿轮,由于齿轮箱左右两边的振动轴承的轴承座上也设置了一定高度的油 位孔,因此当其齿轮箱内的润滑油积存到油位孔位置,便自动通过其油位孔流入两边偏心 块的运动腔内,再通过固定壳体7的大直径圆筒和活动壳体观上的过油孔回流到第一支撑 幅板321和第二支撑幅板322之间的储油区。可视镜34的功能有两个,其一便于查看轮体内部的油位,其二由于其便于拆卸, 因此有利于更换过滤网33。
权利要求
1.一种振动压路机激振器油斗式自润滑系统,包括轮体( 和设置在轮体O)中的激 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体O)中激振器的一侧设置有振动马达(22),振动马达02) 的输出轴与驱动激振器动作的第一花键轴(19)相连;所述的轮体( 的内壁上还固设有环 状的支撑幅板(32),轮体O)的内壁、激振器的壳体外壁以及支撑幅板(3 之间围成储油 区,所述的轮体⑵内沿轮体⑵的径向固设有当舀油装置06),舀油装置06)随轮体⑵ 的转动而在高位和低位之间做位置变换,处于低位时的菌油装置的进油口位置低于储油区 内的油液面,处于高位时的舀油装置06)的出油口朝向所述的第一花键轴(19)和/或激 振器的壳体,第一花键轴(19)内沿轴向设有中空状的轴孔,且第一花键轴(19)的轴壁上沿 其轴向设置有连通第一花键轴(19)内外的壁孔,激振器的壳体上设置有连通激振器内外 的油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压路机激振器油斗式自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激振器的靠近振动马达0 的一侧设置有封闭的筒状端座(23),所述的端座与设置 在轮体( 外侧的机架相连,端座的外圈处设有转动轴承0 与设置在第二支撑幅 板(32 上的轴承座04)构成转动配合;所述的端座的位于舀油装置06)的一侧固 设有浇油漏斗(27),浇油漏斗(XT)的上侧设有用于接收自舀油装置06)来的润滑油的进 油口,浇油漏斗(XT)下侧的出油口通过端座03)上的孔与端座03)内侧围成的储油腔体 连通;所述的第一花键轴(19)穿过端座与振动马达0 的输出轴相连,第一花键轴 (19)的位于端座内侧和激振器内侧的部分均设置有连通第一花键轴(19)内外的壁 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振动压路机激振器油斗式自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激振器壳体内部设有固定在振动轴承上的偏心块,激振器壳体包括与轮体( 连接为 一体的固定壳体(7)和与轮体( 构成转动配合的活动壳体(观),两壳体内的偏心块之 间通过设置在活动壳体08)上的传动机构相联接,所述的振动马达0 通过第一花键轴 (19)驱动激振器壳体内的偏心块转动;所述的活动壳体08)设置在固定壳体(7)和振动 马达0 之间,且所述的激振器壳体内部的偏心块的回转轴线互相重合;所述的活动壳体 (28)通过调节活动壳体08)位置的定位轴00)与端座固连;所述浇油漏斗(XT)上 侧的进油口处罩设有过滤网(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压路机激振器油斗式自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固定壳体(7)为具有大小直径段的两节式阶梯状的圆筒,所述的活动壳体08)与固定壳体 (7)同轴设置,且活动壳体08)设置在固定壳体(7)的大直径圆筒的内部并与此大直径圆 筒构成转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动压路机激振器油斗式自自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固定壳体(7)的小直径圆筒中沿其中轴线设置有远离活动壳体的第一偏心块Gl)和靠 近活动壳体的第二偏心块(42),活动壳体08)中设置有第四偏心块(44),固定壳体(7)的 小直径圆筒与活动壳体08)之间设置有第三偏心块(43),所述的传动机构设置在第三偏 心块^幻和第四偏心块G4)之间;所述的第一花键轴(19) 一方面驱动第四偏心块G4) 转动,另一方面通过中空状的第二花键轴(9)分别穿过第三偏心块和第二偏心块02) 的轴心驱动第一偏心块Gl)同步转动;所述的第四偏心块G4)通过传动机构也即同步反 向传动机构驱动第三偏心块^幻和第二偏心块0 同步反向转动;所述的第一花键轴(19)、第二花键轴(9)以及各个偏心块的回转轴线均互相重合,第二花键轴(9)的轴壁上沿 其轴向设置有连通第二花键轴(9)内外的壁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振动压路机激振器油斗式自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润滑油 自端座内侧围成的储油腔体依次进入第一花键轴(19)、第二花键轴(9)的内腔,并通 过第一花键轴(19)、第二花键轴(9)上的壁孔和各个偏心块上的键空孔上的油孔润滑激振 器内部的各个振动轴承和传动机构;所述的端座的筒壁上设有通向转动轴承05)的 油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振动压路机激振器油斗式自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第一偏心块(41)、第二偏心块(42)、第三偏心块以及第四偏心块G4)的质量均相同; 所述的第一偏心块Gl)和第四偏心块G4)关于轮体O)的重心所处的径向平面对称分 布;第二偏心块0 和第三偏心块关于轮体O)的重心所处的径向平面对称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振动压路机激振器油斗式自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固定壳体(7)的小直径圆筒的外侧套设有封闭状的回油筒(31),回油筒(31)的一端抵靠在 支撑固定壳体(7)的小直径圆筒的支撑幅板(3 上,另一端抵靠在支撑固定壳体(7)的大 直径圆筒的第一支撑幅板(321)上或者抵靠在固定壳体(7)的大直径圆筒与小直径圆筒相 邻的筒壁上;所述的固定壳体(7)的大直径圆筒和小直径圆筒以及活动壳体08)的筒壁上 均设置有供润滑油流通的过油孔,所述的回油筒(31)围成的区域与固定壳体(7)的大直径 圆筒上的过油孔相连通,大直径圆筒上的过油孔与储油区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5 8所述的振动压路机激振器油斗式自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每个偏心块均由偏心部件和中空状的固定轴构成,偏心部件套设固定在固定轴上,所 述的固定轴的两端与固设在激振器壳体内部的振动轴承构成转动配合;所述的第一花键轴 (19)和第二花键轴(9)穿设于各个偏心块的固定轴组成的管路中,且所述的固定轴上设置 有连通固定轴内外的油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振动压路机激振器油斗式自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轮体( 的内壁、固定壳体(7)的大直径圆筒的筒壁、设置在固定壳体(7)的大直径圆筒周 侧的第一支撑幅板(321)、设置在所述端座外圈的转动轴承0 处的第二支撑幅板 (322)围成储油区;所述舀油装置( )、浇油漏斗(XT)均设置在第二支撑幅板(322)的朝 向第一支撑幅板(321)的侧面上;润滑油自储油区依次经舀油装置( )、浇油漏斗(27)、 Jlffi (23)内侧围成的储油腔体、第一花键轴(19)的内腔、第二花键轴(9)的内腔进入激振 器内部润滑各个振动轴承和传动机构,并经固定壳体(7)的大直径圆筒和小直径圆筒以及 活动壳体08)的筒壁上的过油孔返回储油区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振动压路机激振器油斗式自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靠近浇油漏斗以力处的第一支撑幅板(321)上设置有便于拆卸的可视镜(34)。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压路机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振动压路机激振器油斗式自润滑系统。本发明在压路机轮体内沿轮体的径向固设有舀油装置,舀油装置随轮体的转动而在高位和低位之间做位置变换,处于低位时的舀油装置的进油口位置低于储油区内的油液面,处于高位时的舀油装置的出油口朝向所述的第一花键轴和/或激振器的壳体,第一花键轴内沿轴向设有中空状的轴孔,且第一花键轴的轴壁上沿其轴向设置有连通第一花键轴内外的壁孔,激振器的壳体上设置有连通激振器内外的油孔。本发明能够充分且有效地对振动压路激振器内的各个轴承进行润滑,润滑效果好且结构简单。
文档编号E01C19/28GK102127894SQ20111008225
公开日2011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日
发明者屠卫东 申请人:屠卫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