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隔震球固定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2755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震隔震球固定支座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震隔震球固定支座,包括下支座板、上支座板、锚栓和套筒,还包括有导向板和剪力螺栓,在所述下支座板与上支座板之间从下而上还依次设置有减震橡胶板、球凹衬板、球面滑板、球冠衬板和减震滑板,减震滑板和球面滑板分别附着在球冠衬板上下两面;所述导向板和剪力螺栓为四套,导向板经剪力螺栓固定在上支座板的前、后、左、右四端上。本发明在下支座板上设置减震橡胶板,将地震时桥梁竖向的动能转化为自身的势能和热能,降低了支座部件间的硬冲击;用剪力螺栓将导向板固在上支座板上,若剪力螺栓被剪断只需更换剪力螺栓且将导向板复位即能将支座恢复到正常使用状态。
【专利说明】一种减震隔震球固定支座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桥梁、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震效果良好的减震隔震球 固定支座。

【背景技术】
[0002] 地震是因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强烈的地面 振动,会直接和间接造成桥梁、建筑物的倒塌及破坏,成为灾害。
[0003] 20世纪以来,大量学者投入于地震的科学研究,直到上世纪50年代基本建立了 "地震工程理论体系",正确意义上认识地震的成因、机理。70年代以后,抗震理论得到迅速 发展,特别是减、隔震技术提出,对结构工程抗震设计起到革命性的作用。减、隔震技术采用 了以柔克刚,突破了传统的"肥梁胖柱"硬抗的理念,提升了结构工程整体抗震能力的同时 大大降低工程造价。
[0004] 1973年新西兰建成第一座隔震桥梁,1987年3月发生烈度为9度的地震,只是 个别支座产生较大的位移,震后很快得以修复;1992年4月美国加州大地震(峰值加速度 0.55g),Eel River Bridge采用减、隔震设计,震后桥梁完好无损。至今,已有成千上万的 工程采用减、隔震设计理念。
[0005] FDSB钟摆式隔震支座是根据单摆的原理研发用于桥梁工程、建筑工程的隔震支 座;传统的桥梁或建筑结构的自振周期是取决于结构的刚度、质量,若其自振周期与地震波 特征周期一致时将会发生结构共振导致结构地震损坏;为避免这一现象,通过在桥梁与桥 墩之间设置钟摆式隔震支座(替代常规桥梁支座),调整桥梁结构系统自振周期来降低桥梁 结构地震响应。此类隔震支座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工程上应用,现已成为欧美发达地 区主要选用的减、隔震产品。
[0006] 钟摆式减震支座有两个滑动面,中间是球冠衬板,通过球冠衬板与两个滑动面的 摩擦滑动来提供所需要的位移。钟摆式减震支座通过耐高温、高摩擦系数、高耐磨特性的材 料将地震的一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和通过钟摆式结构将地震的一部分能量转化为势能,同 时钟摆式结构可实现自我恢复,不用震后调整。 抗震盆式橡胶支座,利用橡胶的弹性,减少地震对桥梁的伤害。上市时间较早,应用比 较广泛。
[0007] 抗震型球支座,上、下支座板能相对转动,能沿设计限定方向滑动。在相对运动的 过程中,利用耐温、高摩擦系数、高耐磨特性的材料将地震能量转化为热能,以达到减震效 果。而现有的钟摆式减震支座只能减弱水平方向的动能,不能吸收或减弱坚直方向的动能。 抗震盆式橡胶支座不能吸收或减弱坚直方向的动能,也不能自我恢复。对于抗震型球支座, 在设计不允许有相对滑动方向的地震能量,只能靠支座自身承受,一旦破坏就是永久性破 坏,不能修复。


【发明内容】

[0008]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如何提供一种减震隔震球固定支座,其旨 在解决现有的减震隔震支座只能减弱水平方向的动能,不能吸收或减弱坚直方向的动能以 及不能自我恢复和不能修复的技术问题。
[0009]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减震隔震球固定支座,包括下支座板、上支座板、锚栓和套筒,其特征在于,还包 括有导向板和剪力螺栓,在所述下支座板与上支座板之间从下而上还依次设置有减震橡胶 板、球凹衬板、球面滑板、球冠衬板和减震滑板,减震滑板和球面滑板分别附着在球冠衬板 上下两面;所述导向板和剪力螺栓为四套,导向板经剪力螺栓固定在上支座板的前、后、左、 右四端上。
[0010] 在本发明中,所述球面滑板、减震滑板与减震橡胶板构成组合减震结构。
[0011] 在本发明中,所述减震橡胶板由天然橡胶制成,起减震作用。
[0012] 本发明的设计原理为: 一、利用钟摆式结构将地震水平方向的能量转化为势能,地震过后,又将势能转换动 能;在动能与势能相互转换的过程中,上支座板与球冠衬板,球冠衬板与球凹衬板产生相互 滑动,滑动面上的耐高温、高摩擦系数、高耐磨特性的材料能将地震能量转化为热能。
[0013] 二、利用橡胶的弹性吸收地震时桥梁坚向的动能,将其转化为自身的势能和热能。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本发明在下支座板上设置减震橡胶板,利用橡胶的弹性吸收地震时桥梁坚向的动 能,将其转化为自身的势能和热能,该减震橡胶板根据坚向承载力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压 缩变形量,降低了支座部件间的硬冲击。
[0015] 二、在导向板的限制作用下,球冠衬板相对上支座板和球凹衬板做钟摆运动,减震 滑板附着在球冠衬板上,与上支座板发生滑动摩擦,吸收支座的动能,并向空气中散发热 量,这样大大提高了支座的减震效果。
[0016] 三、用剪力螺栓将导向板固在上支座板上,地震超过一定强度时,上、下支座板的 相对滑移距离大大增加,甚至大力撞击至使导向板剪断剪力螺栓,地震过后,只需更换剪力 螺栓,将导向板复位,就能将支座恢复到正常使用状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右视图; 附图标记为:1为下支座板、2为减震橡胶板、3为球凹衬板、4为球面滑板、5为球冠 衬板、6为减震滑板、7为上支座板、8为锚栓、9为套筒、10为剪力螺栓、11为导向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0019] 一种减震隔震球固定支座,包括下支座板、上支座板、锚栓和套筒,其特征在于,还 包括有导向板和剪力螺栓,在所述下支座板与上支座板之间从下而上还依次设置有减震橡 胶板、球凹衬板、球面滑板、球冠衬板和减震滑板,减震滑板和球面滑板分别附着在球冠衬 板上下两面;所述导向板和剪力螺栓为四套,导向板经剪力螺栓固定在上支座板的前、后、 左、右四端上。
[0020] 实施例一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通过预埋锚栓8和套筒9,将上支座板7固定在桥梁上,将 下支座板件1固定在桥墩上。
[0021] 正常工作状态,或地震未达到一定强度时,在导向板的限制作用下,支座的上、下 支座板沿主位移方向发生相对滑动。此时,支座发生如下动作:减震橡胶板2根据坚向承 载力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压缩变形量,降低支座部件间的硬冲击;球冠衬板5相对上支座 板7做钟摆运动,减震滑板6附着在球冠衬板上,与上支座板发生滑动摩擦,吸收支座的动 能,并向空气中散发热量;球冠衬板5相对球凹衬板3发生转动,球面滑板4镶嵌在球凹衬 板内,与球冠衬板发生滑动摩擦,吸收支座的动能,并向空气中散发热量。
[0022] 地震超过一定强度时,上、下支座板的相对滑移距离大大增加,甚至大力撞击导向 板11,使之剪断剪力螺栓10。可以通过设计上支座板的不同球面半径,达到不同的隔震时 间需求。地震过后,只需更换剪力螺栓,将导向板复位,就能将支座恢复到正常使用状态。
[0023] 实施例二 固定支座的上、下支座板不能相对滑动,只能相对转动。当地震将剪力螺栓11剪断后, 单向支座、双向支座和固定支座的上、下支座板均可沿水平方向做钟摆运功。
【权利要求】
1. 一种减震隔震球固定支座,包括下支座板、上支座板、锚栓和套筒,其特征在于,还包 括有导向板和剪力螺栓,在所述下支座板与上支座板之间从下而上还依次设置有减震橡胶 板、球凹衬板、球面滑板、球冠衬板和减震滑板,减震滑板和球面滑板分别附着在球冠衬板 上下两面;所述导向板和剪力螺栓为四套,导向板经剪力螺栓固定在上支座板的前、后、左、 右四端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隔震球固定支座,其特征于,所述球面滑板、减震滑板与 减震橡胶板构成组合减震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隔震球固定支座,其特征于,所述减震橡胶板由天然橡 胶制成。
【文档编号】E01D19/04GK104088222SQ201410254618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0日
【发明者】马长华, 曾世明, 陈圩净, 陈华, 王小龙 申请人:成都新筑展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