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环保透水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1414阅读:6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环保透水砖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公共设施建筑材料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态环保透水砖。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建设中自然土壤植被不断被建筑物及各种不透水地面所覆盖,使地表降水无法渗入土地并隔绝水汽热能交换,导致城市内涝、水资源匮乏及热岛效应时有发生。现有技术中,用于缓解上述现象的途径之一为大量铺装透水砖,而仅依靠透水砖相邻本体之间的空隙透水或砖体空隙透水,使得风沙天气形成的灰尘、路面污染形成的有机物、油污等极易堵塞透水空隙,使得透水砖的透水性能下降,甚至丧失透水功能;不仅如此,透水砖本体空隙内的地表降水反复冻融和风化,使得透水砖砖体强度下降,导致砖体表面破裂,进而缩短其使用寿命。

为此,亟需研发一种新型透水砖,该透水砖能够快速过滤地表降水,并将过滤后的地表降水渗透到土壤中或透水基层中,用于缓解城市内涝、水资源匮乏及热岛效应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绵城市”高强生态可控孔透水砖,解决现有透水砖抗折与抗压强度低,以及耐磨性差和透水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态环保透水砖,包括形状为长方体的砖块本体,所述砖块本体四角设有圆倒角,所述砖块本体侧面设有竖向条形凸起;

所述砖块本体1上表面设有沿对角线和中轴线设置的直线凹槽、以及以对角线交点为圆心的圆形凹槽;

所述直线凹槽和所述圆形凹槽内设有贯通砖块本体上下的锥形孔,所述锥形孔设置在直线凹槽和圆形凹槽交汇处,锥形孔上孔径小于下孔径。

进一步,所述圆倒角的半径为20mm。

进一步,所述直线凹槽和所述圆形凹槽的截面为半径为3-5mm的半圆形。

更进一步,所述锥形孔为圆形,上孔径为4mm,下孔径为6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透水性能好。通过在砖体内部及周边设置圆倒角、条形凸起、透水孔,增大砖体透水面积;砖块本体表面设置有凹槽,一方面具有引流的作用,另一方面在雨水较大,透水孔不能及时快速的将雨水排入地下时,凹槽可滞留一部分雨水,达到减小地面径流的作用,同时,凹槽还可以增大砖体表面摩擦力,减小雨天路面反光。

2、本发明提供的透水砖的透水孔直接利用人工打孔的方式形成通孔,大大缩短了渗透路径,提高透水速率,可有效避免以往透水砖渗水路径过长、使用中容易产生涂抹和淤堵的现象。

3、本发明与现有普通透水砖相比抗压、抗折强度更高,可充分利用建筑垃圾、尾矿料、石材加工尾料和废料以及石粉、垃圾焚烧料等,节能环保生态,成本较低,有利于大面积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铺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生态环保透水砖,利用建筑垃圾、尾矿料、石材加工尾料和废料以及石粉、垃圾焚烧料等加工而成,包括形状为长方体的砖块本体1,所述砖块本体1四角是半径为20mm的圆倒角2;所述砖块本体1侧面设有竖向条形凸起3;

所述砖块本体1上表面设有沿对角线和中轴线设置的直线凹槽4,以及以对角线交点为圆心的同心圆圆形凹槽5,所述凹槽的截面是半径为3-5mm的半圆形;

所述直线凹槽4和所述圆形凹槽5交汇处设有贯通砖块本体1上下的锥形孔6,所述锥形孔6为圆形,上孔径为4mm,下孔径为6mm。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透水砖上表面的直线凹槽4和圆形凹槽5形成连通透水孔6和圆倒角2的透水通道,可以将地面的水通过直线凹槽4和圆形凹槽5引导到透水孔6内或圆倒角2处,并将水排至地层。所述透水砖透水效率高,选材节能环保,更换成本低,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