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透水砖。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大多数透水砖都是以天然碎石为主要资源,主要通过胶凝材料、碎石和外加剂相互作用,组成的无砂混凝土透水砖,现有技术中的透水砖最底层为细骨料,且最顶层为粗骨料,现有技术中的透水砖抗压强度普遍偏低,透水性在第一年变化不大,但是在雨雪天气,遇到泥水时,由于泥水中的泥浆会阻塞透水砖内部的缝隙,透水性在第2~3年会下降50%,大大降低透水性能。
在工程建设中,要求透水砖具有高强度、高透水性并且能够吸收热量和噪音、不积水、不打滑,能够快速补充地下水资源,减少城市水资源的浪费,并能减缓城市下水道的排水压力。国家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将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因此设计生产环保生态的透水砖,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随着各城市海绵城市的建设,透水砖将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水砖,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具有透水性能稳定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透水砖,包括透水表层和透水结构层,所述透水表层固定连接在所述透水结构层的上方,所述透水表层包括若干的表层颗粒,所述表层颗粒的粒径在1mm至4mm之间,包括1mm和4mm,所述透水结构层包括若干的结构颗粒,所述结构颗粒的粒径在5mm至10mm之间,包括5mm和10mm,所述各表层颗粒和各结构颗粒分别包含若干的透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透水表层和透水结构层叠加后的总厚度在6cm至12cm之间,包括6cm和12cm。
进一步地,所述透水表层与透水结构层的厚度比为1:2。
进一步地,所述透水表层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包括若干的耐磨颗粒,所述耐磨颗粒的粒径在0.22mm至0.38mm之间,包括0.22mm和0.38mm。
进一步地,所述透水表层、透水结构层和耐磨层叠加后的总厚度在6cm至12cm之间,包括6cm和12cm。
进一步地,所述耐磨层的厚度为0.5-1cm,所述透水表层和透水结构层的厚度比为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透水砖,优点在于,透水表层固定连接在所述透水结构层的上方,透水表层包括若干的表层颗粒,表层颗粒的粒径在1mm至4mm之间,包括1mm和4mm,透水结构层包括若干的结构颗粒,结构颗粒4的粒径在5mm至10mm之间,包括5mm和10mm,各表层颗粒和各结构颗粒分别包含若干的透水孔,透水表层可以对雨水进行初步地过滤,避免颗粒较大的泥土进入到本实用新型的内部,在保证高透水率的同时也可以提高透水性能的稳定,在二至三年透水性下降仅为5%至10%。
2、总厚度在6cm至12cm之间既可以保证本实用新型的强度又可以保证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透水性。
3、透水表层与透水结构层的厚度比为1:2,这不仅可以保证本实用新型的强度,而且可以使透水表层的过滤效果处于最佳状态,可以进一步保证本实用新型的透水性的稳定。
4、所述透水表层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包括若干的耐磨颗粒,所述耐磨颗粒的粒径在0.22mm至0.38mm之间,包括0.22mm和0.38mm,耐磨层可以提高本实用新型表面的耐磨程度,同时还可以保证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透水性。
5、透水表层、透水结构层和耐磨层叠加后的总厚度在6cm至12cm之间,既可以保证本实用新型各层的强度,也可以保证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透水性。
6、耐磨层的厚度为0.5-1cm,透水表层与透水结构层的厚度比为1:2,这在保证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强度的基础上使本实用新型的透水性处于最佳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的B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中:1透水表层,2透水结构层,3表层颗粒,4结构层颗粒,5耐磨层,6耐磨层颗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和“下”指的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的各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即将本实用新型铺设在地面后的各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如图1所示,透水表层1固定连接在透水结构层2的上方。如图2和图4所示,透水表层1包括若干的表层颗粒3,表层颗粒3的粒径在1mm至4mm之间,包括1mm和4mm。透水结构层2包括若干的结构颗粒4,结构颗粒4的粒径在5mm至10mm之间,包括5mm和10mm,各表层颗粒和各结构颗粒分别包含若干的透水孔,在制作的过程中,表层颗粒3和结构颗粒4选用黏土陶粒、粉煤灰陶粒或煤矸石陶粒中的一种或几种,密度350-450kg/m3,筒压强度≥1.5MPa,所述的几种陶粒的内部都具有封闭的孔,这些孔就作为透水孔。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结构,透水表层1和透水结构层2叠加后的总厚度在6cm至12cm之间,包括6cm和12cm。作为进一步的优化结构,透水表层1与透水结构层2的厚度比为1:2。
如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透水表层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耐磨层5,耐磨层5包括若干的耐磨颗粒6,耐磨颗粒6的粒径在0.22mm至0.38mm之间,包括0.22mm和0.38mm,耐磨颗粒优选石英砂颗粒,并采用透水水泥进行固定连接。
如图2所示,作为一种优化结构,透水表层1、透水结构层2和耐磨层5叠加后的总厚度在6cm至12cm之间,包括6cm和12cm。作为一种进一步优化结构,耐磨层5的厚度为0.5-1cm,透水表层1与透水结构层2的厚度比为1:2。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透水表层1固定连接在所述透水结构层2的上方,透水表层1包括若干的表层颗粒3,表层颗粒3的粒径在1mm至4mm之间,包括1mm和4mm,透水结构层2包括若干的结构颗粒4,结构颗粒4的粒径在5mm至10mm之间,包括5mm和10mm,各表层颗粒和各结构颗粒分别包含若干的透水孔,透水表层1可以对雨水进行初步地过滤,避免颗粒较大的泥土进入到本实用新型的内部,在保证高透水率的同时也可以提高透水性能的稳定,在二至三年透水性下降仅为5%至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