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用便携式施工路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4929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公路用便携式施工路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路用便携式施工路障。



背景技术:

在公路临时施工或抢修过程中,为了提高施工速率,同时保障施工安全,需要对施工现场四周架设警示路障,来警示过往车辆,并引导施工车辆进入施工区域。目前市场上的施工路障,在施工现场架设时,架设过程繁琐,固定不够稳定,并且设计不合理,无法有效警示引导车辆;在运输和储藏过程中占地面积大,并且拆装不够便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公路用便携式施工路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公路用便捷式施工路障,其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的警示柱2以及两端分别与警示柱2和底座1上端相连的三个斜向拉簧3;

底座1包括两个扣合在一起的分座体,所述分座体中部设置有半球型槽12,分座体下端设置有连接板14,连接板14上设置有螺孔,两个分座体通过分别设置在分座体两侧的扣合连接板15相连;所述螺孔内设置有定位柱16;

底座1上部设置有太阳能板4以及光敏开关11,太阳能板4与设置在分座体内部的蓄电池13相连;

警示柱2上部设置有圆柱体22,警示柱2下部设置有半球体21,两个半球型槽12相扣合形成与半球体21相匹配的固定槽,半球体21可在所述固定槽内转动,当警示柱2受到外力后可以以半球体21为重心摆动;

警示柱2外壁上设置有警示灯,警示灯与蓄电池13相连,光敏开关与警示灯相连。

优选的,斜向拉簧3相对于水平面倾斜30°。

通过两个分座体扣合固定警示柱2的方式可随时对路障进行安装和拆卸,其安装便捷,并且运输和储存占用空间小;底座1通过定位柱16固定在施工场地中,受到外力推动时路障不会移位,防止因路障意外移位造成的安全事故发生;当遇到大风扬尘天气时,风吹动警示柱2,警示柱2以半球体21为重心摆动,起到增强警示效果;通过自身的太阳能板4给蓄电池13充电,并通过光敏开关11控制警示灯在光线昏暗时开启,无需人工切换,可实现相对自动化的控制,节省人工,并且提高安全指数。

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快捷有效的架设和拆卸,并且安装牢靠稳定,适应性强,有效的起到警示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1底座、11光敏开关、12半球型槽、13蓄电池、14连接板、15扣合连接板、16定位柱、2警示柱、21半球体、22圆柱体、3斜向拉簧、4太阳能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2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公路用便捷式施工路障,其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的警示柱2以及两端分别与警示柱2和底座1上端相连的三个斜向拉簧3;

进一步,底座1包括两个扣合在一起的分座体,所述分座体中部设置有半球型槽12,分座体下端设置有连接板14,连接板14上设置有螺孔,两个分座体通过分别设置在分座体两侧的扣合连接板15相连;所述螺孔内设置有定位柱16;

进一步,底座1上部设置有太阳能板4以及光敏开关11,太阳能板4与设置在分座体内部的蓄电池13相连;

进一步,警示柱2上部设置有圆柱体22,警示柱2下部设置有半球体21,两个半球型槽12相扣合形成与半球体21相匹配的固定槽,半球体21可在所述固定槽内转动,当警示柱2受到外力后可以以半球体21为重心摆动;

警示柱2外壁上设置有警示灯,警示灯与蓄电池13相连,光敏开关与警示灯相连。

优选的,斜向拉簧3相对于水平面倾斜30°。

通过两个分座体扣合固定警示柱2的方式可随时对路障进行安装和拆卸,其安装便捷,并且运输和储存占用空间小;底座1通过定位柱16固定在施工场地中,受到外力推动时路障不会移位,防止因路障意外移位造成的安全事故发生;当遇到大风扬尘天气时,风吹动警示柱2,警示柱2以半球体21为重心摆动,起到增强警示效果;通过自身的太阳能板4给蓄电池13充电,并通过光敏开关11控制警示灯在光线昏暗时开启,无需人工切换,可实现相对自动化的控制,节省人工,并且提高安全指数。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