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纱管大头直落的落管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4928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防纱管大头直落的落管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机械的一个部件,尤其是一种新型防纱管大头直落的落管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老式细纱机上的自动落纱装置(自动落纱机)上的自动落管机构大部分采用螺旋排管结构,由于纱管大头重量较大在螺旋滑道中下落速度比纱管小头下落速度快,易发生卡管的问题从而导致落管不及时,从而影响生产效率,不能减轻人工劳动强度及用工数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防纱管大头直落的落管机构,它避免了落管过程中纱管大头先落时易出现的卡管、落管不畅的问题,提高了落纱效率,其采用的技术:

一种新型防纱管大头直落的落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入管部框架、带有一螺旋通道的螺旋落管部、第一皮轮和第二皮轮,位于螺旋通道入口处的一段通道由上导板和下导板组成,所述第一皮轮和第二皮轮转动连接于入管部框架上,所述第一皮轮靠近上导板,所述第二皮轮靠近下导板,所述螺旋通道入口处一侧为纱管大头输入侧,另一侧为纱管小头输入侧;所述下导板具有纱管大头止挡面,当纱管大头先落时,所述纱管大头落于下导板的纱管大头止挡面上形成第一受力点,纱管的小头落于第二皮轮的辊面上形成第二受力点,纱管中间一段管体的某一点与上导板的内壁面顶紧形成第三受力点,所述第一受力点、第二受力点和第三受力点共同作用使得在第二受力点未下移的情况下,第一受力点无法下移,第二受力点下移后,第一受力点才可下移。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下导板由上段的陡面部和下段的缓面部一体构成,所述陡面部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缓面部与水平面的夹角,所述缓面部的上表面即为纱管大头止挡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陡面部构成下导板的纱管小头输入侧,所述陡面部和缓面部共同构成下导板的纱管大头输入侧。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避免了落管过程中纱管大头先落时易出现的卡管、落管不畅的问题,提高了落纱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带有纱管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纱管大头先落状态下);

图4:图2中下导板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图4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方位词左、右均是以图2所示的视图为基准定义的,应当理解的是,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所请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5所示,一种新型防纱管大头直落的落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入管部框架1、带有一螺旋通道20的螺旋落管部2、第一皮轮10和第二皮轮11,位于螺旋通道20入口处的一段通道由上导板21和下导板22组成,所述第一皮轮10和第二皮轮11转动连接于入管部框架1上,所述第一皮轮10靠近上导板21,所述第二皮轮11靠近下导板22,所述螺旋通道20入口处一侧为纱管大头输入侧20a,另一侧为纱管小头输入侧20b;所述下导板22具有纱管大头止挡面220,当纱管大头先落时,所述纱管大头落于下导板22的纱管大头止挡面220上形成第一受力点A1(如图3所示,第一受力点A1位于纱管的下方,以图3为参照是指纸里的方向),纱管的小头落于第二皮轮11的辊面上形成第二受力点A2,纱管中间一段管体的某一点与上导板21的内壁面顶紧形成第三受力点A3,所述第一受力点A1、第二受力点A2和第三受力点A3共同作用使得在第二受力点A2未下移的情况下,第一受力点A1无法下移,第二受力点A2下移后,第一受力点A1才可下移。即当纱管大头先下落时,纱管会先卡于纱管大头止挡面220、上导板21的内壁面和第二皮轮11的辊面之间,这是因为第一受力点A1给纱管提供一斜向前的力,第二受力点A2也给纱管提供一斜向前的力,而第三受力点A3给纱管提供一向后的力,于是纱管被别住,随着第二皮轮11的转动第二受力点A2可下移,此时第一受力点A1不动,第三受力点A3左移,直到纱管小头与纱管大头基本平齐时,此时新的第一受力点A1(因为位置发生了变化)、新的第二受力点A2(因为位置发生了变化)和原第三受力点A3(因为位置还未发生变化)所构成的对纱管的力的结构不足使纱管继续卡于目前位置处(此时纱管小头与纱管大头已基本平齐),此时纱管沿螺旋通道20下滚,纱管的大头和小头同时下落,避免了纱管大头先落时易出现的卡管、落管不畅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下导板22由上段的陡面部22a和下段的缓面部22b一体构成,所述陡面部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缓面部与水平面的夹角,所述缓面部22b的上表面即为纱管大头止挡面220。

进一步,所述陡面部22a构成下导板22的纱管小头输入侧20b,所述陡面部22a和缓面部22b共同构成下导板22的纱管大头输入侧20a。

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