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改良的交通标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2346阅读:6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结构改良的交通标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国家交通法规,在道路的路面上用油漆或涂料标明的用于安全性、警示性的各种道路路面标志线,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结构改良的交通标线。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道路路面上的各种交通标线,如人行横道线、道路隔离线、车辆调头线、车辆行驶标线等交通标线,都是采用油漆按交通标线板进行涂刷或喷涂而成,交通标线的线体表面都是密实的油漆覆盖着的,但这种交通标线并不具有排水功能,因此在雨天时,雨水便容易淤积于所述交通标线上,当车辆行经所述交通标线时,会因为所述交通标线的水份而产生浮水效应,降低车辆轮胎与所述交通标线之间的摩擦力,已造成不少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等在转弯或采取紧急制动时而发生交通事故。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0910050816.4)披露了一种更安全的交通标线,用于制作交通标线的标线制板上预制许多圆形或椭圆形等遮漆体,在用油漆或涂料按标线制板制作标线时,标线体上会有许多带有形状的道路路面。以上交通标线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增加摩擦力,当需要较大的人力成本,而且雨天时交通标线扔不具备排水功能,依然会产生浮水效应,仍然存在较大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改良的交通标线,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交通标线无法排水,雨天容易导致车辆失控的缺陷。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结构改良的交通标线,一般绘制在一路面的某一几何区域中,包括复数个凸起条以及一导水空隙,所述凸起条披覆在所述路面上,所述导水空隙为所述标线间的留白部位。

优选地,所述凸起条彼此间有作为所述导水空隙的一间隙。

优选地,所述间隙宽度最大为0.2cm。

优选地,所述凸起条为沿一纵向连续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凸起条以矩阵型态分布在所述标线上,用于增加所述标线上的所述导水空隙与所述间隙分布的数量。

优选地,所述凸起条以斜向型态分布在所述标线上,节省制作所述标线所花费的时间。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通过在交通标线内设置一导水空隙,雨水可从导水空隙往外排,既避免水份淤积,也增加了车辆的摩擦力,降低打滑的可能性,而且导水空隙的间隙宽度最大为0.2cm,在视觉感受上与一般交通标线并无差异,可避免司机产生信号误读,应用上也不需要添加其他材料,成本相对低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一种结构改良的交通标线2,所述标线2一般绘制在所述路面a的某一几何区域中,其结构包括复数个凸起条22以及一导水空隙21,所述凸起条22披覆在所述路面a上,所述导水空隙21为所述标线2间的留白部位,所述凸起条22彼此间有作为所述导水空隙21的一间隙211,所述间隙211宽度最大为0.2cm。

所述标线2由于设有导水空隙21,因此可通过所述导水空隙21将水分往外排出,避免水份淤积在所述标线2上,降低行经车辆打滑的可能性,而且所述标线2不需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任何物质,其能减少制作上的成本投入。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在雨天时,车辆在道路上移动行驶,无论行驶车辆的轮胎压在停止线的所述标线2A上、指示方向的所述标线2B上,标示车道线的所述标线2C上或行人使用的斑马线的所述标线2D上,都能通过所述导水空隙21将水份往外排出,避免雨水的水份淤积在所述标线2A、2B、2C、2D上,而产生浮水效应,进而影响交通安全,因所述凸起条22彼此间存在一间隙211,能使车辆与所述标线间能保持一定的摩擦力,防止出现打滑或者失控的情况。所述间隙211的宽度最大为0.2cm,在一般道路中,车辆驾驶者在视觉感受上,所述标线2A仍为停止线、所述标线2B仍为指示方向的方向指示线、所述标线2C仍为标示车道的车道线、所述标线2D仍为行人使用的斑马线,所述标线与一般交通标线并无显著差异,因此可避免对交通标线信号的判断产生不良影响。

实施例二

参照图5。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与实施例一大体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凸起条22E以矩阵型态分布在所述标线2E上,用于增加所述标线2E上的所述导水空隙21E与所述间隙211E分布的数量,使得所述标线2E具有更好的导水性,避免水份淤积在所述标线2E上,降低行经车辆打滑的可能性。

实施例三

参照图6。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与实施例一大体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凸起条22F以斜向型态分布在所述标线2F上,使得制作所述标线2F时,能在特定区域以斜向型态涂布在所述标线2F上,既然节省制作所述标线2F所花费的时间,也能使所述特定区域具有良好的导水性,不仅能节省制作时间,还能根据特定区域量身制作所述标线。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其优点在于,通过在交通标线内设置一导水空隙,雨水可从导水空隙往外排,既避免水份淤积,也增加了车辆的摩擦力,降低打滑的可能性,而且导水空隙的间隙宽度最大为0.2cm,在视觉感受上与一般交通标线并无差异,可避免司机产生信号误读,应用上也不需要添加其他材料,成本相对低廉。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结构改良的交通标线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