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转体施工用大吨位转体球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8568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桥梁转体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桥梁转体施工用大吨位转体球铰。



背景技术:

大吨位转体球铰是转体桥梁施工的核心部件,通过的结构是:下球铰与下拉杆连接,但是,在施工中,安装要求下球铰定位的对中必须保证符合设计要求,由于下球铰的重量大,体积大,不便于移动进行定位及对中的调整,因此,安装难度大,精度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解决安装时的定位及对中难的桥梁转体施工用大吨位转体球铰。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桥梁转体施工用大吨位转体球铰,包括下拉杆、下拉杆螺母、上拉杆螺母、上拉杆,下球铰、上球铰,下拉杆的支撑面支撑有下球铰定位环,所述下球铰定位环的上表面支撑下球铰;所述下拉杆的螺栓端穿过下球铰定位环的安装孔和下球铰的安装孔后,用下拉杆螺母将下拉杆、下球铰定位环、下球铰紧固为一体。

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下球铰中心突出的转轴外套接有四氟套管;所述上球铰中心与下球铰配合的沉孔直径大于四氟套管的外径,使得上球铰的沉孔与四氟套管形成间隙配合,在形成的间隙内填充锂基润滑脂。

进一步的:上球铰的球弧面喷涂二硫化钼。

进一步的:下球铰的球弧面设计聚四氟乙烯滑板

本发明的优点是由于采用先对定位环进行定位及对中后,再将下球铰放置于定位环上进行安装,只需对定位环进行定位及对中调整,因定位环的重量轻,体积小,因此,可方便地进行定位及对中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下拉杆1、下球铰定位环2、下拉杆螺母3、上拉杆螺母4、上拉杆5、下球铰6、上球铰7、四氟套管8、剪力钉9。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下拉杆1、下拉杆螺母3、上拉杆螺母4、上拉杆5,下球铰6、上球铰7,下拉杆1的支撑面支撑有下球铰定位环2,所述下球铰定位环2的上表面支撑下球铰(6);所述下拉杆1的螺栓端穿过下球铰定位环2的安装孔和下球铰6的安装孔后,用下拉杆螺母(3)将下拉杆1、下球铰定位环2、下球铰6紧固为一体。

所述下球铰6中心突出的转轴外套接有四氟套管8;所述上球铰7中心与下球铰配合的沉孔直径大于四氟套管8的外径,使得上球铰7的沉孔与四氟套管8形成间隙配合,在形成的间隙内填充锂基润滑脂。

下球铰6靠近外缘位置加工呈圆周分布的沉台,通过下拉杆1与下拉杆螺母3将下球铰紧紧锚固于下球铰定位环2上。

上球铰7的球弧面喷涂二硫化钼,下球铰6的球弧面设计聚四氟乙烯滑板。

上球铰7的上表面及下球铰6的下表面设置有剪力钉9。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桥梁转体施工用大吨位转体球铰,包括下拉杆、下拉杆螺母、上拉杆螺母、上拉杆,下球铰、上球铰,下拉杆的支撑面支撑有下球铰定位环,所述下球铰定位环的上表面支撑下球铰;所述下拉杆的螺栓端穿过下球铰定位环的安装孔和下球铰的安装孔后,用下拉杆螺母将下拉杆、下球铰定位环、下球铰紧固为一体。其优点是由于采用先对定位环进行定位及对中后,再将下球铰放置于定位环上进行安装,只需对定位环进行定位及对中调整,因定位环的重量轻,体积小,因此,可方便地进行定位及对中调整。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强;杨帆;郑忠明;贺建阳;黄艺年;邓国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柳州泰姆预应力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08
技术公布日:2017.10.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