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立交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7129阅读:1931来源:国知局
微型立交桥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交桥,尤其涉及一种微型立交桥。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资源及劳动力涌向城市,促进城市发展同时,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是一些大城市的交通状况更为严重,交通拥堵现象不仅造成了城市投资成本增加,浪费了大量能源,还会增加环境污染,损害人们身体健康,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城市交通拥堵主要集中城市道路十字路口,城市道路十字路口的红绿灯以停让时间换取空间的通行方式已不适应社会发展,停让致车辆启动和刹车损耗增大,多次停让造成社会劳动时间被截停,人民宝贵的生命时间被空耗在车里,被截流在街道上发动着的车辆的尾气污染严重,街道限速致车辆行驶缓慢造成堵塞严重,车辆占道致容车量不足。

立交桥是解决交叉路口交通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但是现有立交桥层次多,占地面积大,一般为四至六层,需要征用土体,拆迁路边建筑物,工期长,造价高,大多只能在城郊修建,无法解决城市内的交通拥堵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造价低、建造快的微型立交桥。可以使城市主要交叉路口无需设置红绿灯,减少车辆通过交叉路口的时间,大幅度提高道路运输能力,实现车走车道、人走人道、地面无停车、路面无行人的高效交通。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微型立交桥,由下沉式路面、拱形桥、圆环八通桥、空中停车场、地下过街列车以及地下通道构成;所述下沉式路面为立交桥的第一层,位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车道的交汇处,所述拱形桥为立交桥的第二层,位于下沉式路面的正上方,所述圆环八通桥为立交桥的第三层,位于拱形桥的正上方,桥面为圆环形,东西南北各设两条相互平行的上桥通道;所述空中停车场位于两条相互平行的上桥通道之间,地下过街列车以及地下通道位于东西南北车道的下方。

所述下沉式路面由缓坡与底坑两部分构成,底坑相对于地面深度为0.6M。所述拱形桥为等腰梯形,下桥面距离地面高1M。所述圆环八通桥下桥面距离地面高1.4M。所述空中停车场,相对于地面高4.5M,车辆均停在空中停车场内,地面无停车,空中停车场内设有代步独轮车。所述地下通道深1.5M,由拱形隧道、钢板、以及水泥柱构成,钢板位于拱形隧道上方,通过水泥柱以及混凝土钢结构支撑。所述高度1.6M以下的小型车辆通过路面与拱形桥横穿车道,高度1.6M以上的大型车辆由圆环八通桥横穿车道,行人通过乘坐地下过街列车由地下通道横穿车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微型立交桥仅为3层,最高层下桥面距离地面仅为1.4米,占地面积小,造价低,工期短,无需征用土地,无需拆迁路边建筑物;

2)设有地下过街列车以及地下通道,行人通过乘坐地下过街列车由地下通道过街,人车分流,既保障了主干道的通行顺畅、又保证了行人的人身安全;

3)设有空中停车场,车辆均停在空中停车场内,地面无停车,车辆不在占用地面车道,大幅度的提高了车道的容车量,保证了道路的畅通;而且空中停车场收取的停车费用可以用于地下过街列车以及地下通道的日常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拱形桥及圆环八通桥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A向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空中停车场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地下过街列车及地下通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地下通道结构示意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路面及拱形桥车流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圆环八通桥测流示意图。

图中:1-下沉式路面 2-拱形桥 3-圆环八通桥 4-空中停车场 5-地下过街列车 6-地下通道 7-东向车道 8-西向车道 9-南向车道 10-北向车道 11-圆环八通桥桥面12-上桥通道 13-缓坡 14-底坑 15-独轮车 16-地面 17-拱形隧道 18-钢板 19-水泥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7所示,一种微型立交桥,由下沉式路面1、拱形桥2、圆环八通桥3、空中停车场4、地下过街列车5以及地下通道6构成。

下沉式路面1为立交桥的第一层,位于东向车道7、西向车道8、南向车道9、北向车道10的交汇处,下沉式路面1可为东西方向,也可为南北方向。下沉式路面1的宽度为15M,下沉式路面1由缓坡13与底坑14构成,底坑14深0.6M、宽15M、长30M,缓坡13长18M、宽15M、坡度为2度。

拱形桥2是立交桥的第二层,位于下沉式路面1的正上方,与下沉式路面1垂直,下沉式路面1为东西向,拱形桥2为南北向,下沉式路面1为南北向,拱形桥为东西向。拱形桥2为等腰梯形,顶边长20M,底边长30M,下桥面相对于地面16高1M。拱形桥2宽10M。

圆环八通桥3为立交桥的第三层,位于拱形桥2的正上方,桥面为圆环形,圆环外径为45M,内径为30M。东西南北各设两条相互平行的上桥通道12,上桥通道12宽10M。圆环八通桥3下桥面距离地面16高1.4M。

空中停车场4位于两条相互平行的上桥通道12之间,空中停车场4相对于地面16高4.5M,空中停车场4内设有代步独轮车15,车主在空中停车场4内停放好车辆后,可通过使用代步独轮车15到达地面16,也可使用代步独轮车15从地面16到达空中停车场4取车,无需步行,省时省力。

地下通道6位于位于东向车道7、西向车道8、南向车道9、北向车道10的下方。地下通道6深1.5M,由拱形隧道17、钢板18、以及水泥柱19构成,拱形隧道17为拱形钢结构管道。钢板18厚50MM,位于拱形隧道17上方,通过水泥柱19以及混凝土钢结构支撑。地下通道6结构简单、造价低、建造工期短。

地下过街列车5可采用高度在1M以下的电动旅游观光车,成本低而且低碳环保。行人通过乘坐地下过街列车5由地下通道6横穿车道。

微型立交桥仅为3层,最高层下桥面距离地面小于2米,占地面积小,造价低,工期短,无需征用土地,无需拆迁路边建筑物;设有地下过街列车5以及地下通道6,行人通过乘坐地下过街列车5从地下通道6横穿车道,人车分流,既保障了主干道的通行顺畅、又保证了行人的人身安全;设有空中停车场4,车辆均停在空中停车场4内,地面16无停车,车辆不在占用地面16车道,大幅度的提高了车道的容车量,保证了道路的畅通;而且空中停车场4收取的停车费用可以用于地下过街列车5以及地下通道6的日常维护。本实用新型造价低、建造快,可以使城市主要交叉路口无需设置红绿灯,减少车辆通过交叉路口的时间,大幅度提高道路运输能力。本实用新型实现车走车道、人走人道、地面无停车、路面无行人,是真正的21世纪高效交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上述实施例中所用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