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水车及其水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87722阅读:1858来源:国知局
洒水车及其水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浇灌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洒水车及其水箱。



背景技术:

洒水车适合于各种路面的冲洗,或给公路两侧树木、绿化带、草坪等喷水。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2644457U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带吸尘扫把的洒水车,其包括洒水车架和位于洒水车架上方的水箱,水箱通过管件设置有洒水口。当工作时,首先向水箱内注满水,然后将洒水车驾驶到需要洒水的公路或绿化带处,通过水阀将洒水口打开,洒水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同时对路面或绿化带冲洗。

但是,洒水车行驶在不平整的路面上时,由于惯性作用,水箱内的水会向水箱前端或后端侧壁方向流动,导致水箱内的水短时间内集中位于水箱长度方向的一端,由于水箱内的水较重,且水箱在长度方向较长,造成水箱重心不稳定的现象,容易造成水箱的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提高重心稳定性的洒水车用水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洒水车用水箱,包括水箱本体和设置在水箱本体下方的洒水孔,所述水箱本体内侧壁呈立方体状结构,所述水箱本体内侧壁沿上下方向滑移设置有稳定板,所述稳定板四周侧壁分别与水箱本体内侧壁相贴合,所述稳定板内部设置有若干个上浮空腔,所述水箱本体位于稳定板上方的内侧壁设置有通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浮空腔将稳定板浮在水箱本体水面上,通气孔以防止稳定板与水箱本体顶壁之间形成负压,使稳定板能够随水位一起移动,由于水箱本体的晃动,当水箱本体一端的水位欲提升时,另一端水位欲下降,且与稳定板之间产生负压,以阻止稳定板上升,由于稳定板的抵挡,从而有效防止一端水位的上升,使水位趋于平稳,达到有效提高水箱本体重心稳定性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本体沿上下方向的两个内侧壁之间连接有若干个导向杆,所述稳定板贯穿设置有若干个分别与若干个导向杆一一对应的导向孔,每一所述导向杆分别插设在相对应的导向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位向下逐渐移动时,导向杆对稳定板上导向孔进行导向,使稳定板平稳向下滑动。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导向孔内侧壁均设置有滑移管,每一所述滑移管内侧壁均与相对应的导向杆外侧壁相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管的设置能够有效提高导向孔内侧壁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滑移管内侧壁均嵌设有若干个同时与相对应的导向杆外侧壁相抵的滚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管内侧壁通过若干个滚珠与导向杆相抵,大大减小滑移管与导向杆之间的摩擦。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导向杆分别套设有用于防止稳定板歪斜的弹簧,所述弹簧均位于水箱本体顶壁与稳定板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稳定板产生倾斜时,导向孔内侧壁与导向杆外侧壁之间相抵,此时在弹簧推动力作用下,弹簧及时将稳定板恢复水平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通气孔内侧壁塞设有海绵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稳定板上的水从海绵塞处将要溅出时,还海绵块吸纳,从而有效防止其溅出。

进一步地,所述海绵塞的外侧壁设置有金属网壳,所述金属网壳的外侧壁与通气孔内侧壁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海绵塞吸水后,具有向稳定板方向掉落的趋势,此时,海绵塞位于金属网壳内,从而有效防止其掉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提高洒水车用水箱重心稳定性的洒水车。

一种洒水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上设置有上述的洒水车用水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车架在行驶的过程中,稳定板能够有效稳定水箱本体两端的水位差,达到提高水箱本体稳定性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当水箱本体内的水晃动时,较低的水位面与稳定板之间产生负压,以阻止稳定板向上移动,欲向上晃动的水被稳定板阻挡,使水箱本体内的水区域平稳,达到有效提高水箱本体重心稳定性的效果;

2、若干个弹簧同时与稳定板相抵,当稳定板产生倾斜时,及时将稳定板推至水平状态,从而减小导向孔内侧壁对导向杆外侧壁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图2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箱本体;11、洒水孔;12、洒水管;13、通气孔;2、金属网壳;21、海绵塞;3、导向杆;31、弹簧;4、稳定板;41、上浮空腔;42、导向孔;5、滑移管;51、滚珠;6、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

一种洒水车用水箱,参照图1,其包括水箱本体1和洒水孔11,洒水孔11位于水箱本体1的下方,以供水箱本体1内的水流出,洒水孔11内侧壁连接有洒水管12,洒水管12向水箱本体1外部方向延伸,用于将水引导至所需的位置。

参照图1,水箱本体1内侧壁呈立方体状结构,水箱本体1内侧壁沿上下方向滑移设置有稳定板4;稳定板4由塑胶注塑成型;稳定板4的四周侧壁分别与水箱本体1内侧壁相贴合,稳定板4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上浮空腔41,以使稳定板4浮在水箱本体1内水面上。

参照图1、图2和图3,水箱本体1沿上下方向的两个内侧壁之间连接有若干个导向杆3,即水箱本体1的顶壁与底壁之间连接有若干个导向杆3,稳定板4贯穿设置有若干个导向孔42,若干个导向孔42分别与若干个导向杆3一一对应,每一导向杆3分别插设在相对应的导向孔42内;以对上下移动的稳定板4进行导向。

参照图2和图3,每一导向孔42内侧壁均设置有滑移管5,每一滑移管5内侧壁均与相对应的导向杆3外侧壁相贴合,从而精确对稳定板4上下滑移时进行导向,且滑移管5能够有效提高导向孔42内侧壁的耐磨性。每一滑移管5内侧壁均设置有若干个滚珠51,每一滑移管5内侧壁上的若干个滚珠51同时与相对应的导向杆3外侧壁相抵,以减小导向杆3与滑移管5内侧壁之间的摩擦。

参照图1和图2,每一导向杆3分别套设有弹簧31,弹簧31均位于水箱本体1顶壁与稳定板4之间,若干个弹簧31同时与稳定板4相抵,从而有效稳定板4歪斜。

参照图1和图4,水箱本体1位于稳定板4上方的内侧壁设置有通气孔13,以防止水箱本体1位于稳定板4的上方产生负压。通气孔13内侧壁塞设有海绵塞21,以防止水箱本体1内的水从通气孔13溅出。海绵塞21外侧壁设置有金属网壳2,金属网壳2外侧壁与通气孔13内侧壁螺纹连接,从而防止海绵塞21吸水后掉落在稳定板4上。

工作原理如下:当水箱本体1晃动时,水箱本体1内的水具有向水箱本体1一端移动的趋势,使水箱本体1内的水一端水位高,另一端水位低;当水位高的一端欲将稳定板4向上顶起的同时,水位低的一端水面与稳定板4之间产生负压,负压对稳定板4向上移动产生较大的阻力,使水箱本体1内的水面趋于平稳,达到有效提高水箱本体1重心的稳定性的效果。

实施例2:

一种洒水车,参照图5,包括车架6,车架6上设置有实施例1中的洒水车用水箱,水箱本体1位于车架6上;车架6在行驶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水箱本体1重心的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