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桥板浇筑的组合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66404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桥板浇筑的组合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工程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桥板浇筑的组合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铁路梁设计采用64m、40m标准跨铁路节段预制箱梁,其断面较大,其中心高5.5m,底宽6.4m,翼缘板宽12.2m,浇筑过程中端模采用大块整体式端模板。大块整体式端模板在安装时因其重量大,故需配置大型门吊,另外在端模板拆模时因预留钢筋较多,整体端模板脱模难度大,施工工期较长,而且在端模板拆模时容易损坏浇筑桥板边角的混凝土,严重影响桥板浇筑的外观质量。

通过公开专利检索,发现涉及桥梁工程建设施工模具的专利较多,下面给出与本申请相关的两篇公开专利文献,通过结构的比对可以充分体现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创造性:

一种节段梁端模板(CN200820049094.1)公开了一种节段梁端模板,包括模板以及剪力键,不同类型的剪力键以可拆卸更换的方式安装在模板预设的位置上与模板一起构成所需类型的节段梁端模板。由于采用可拆卸更换的方式将剪力键安装在模板上,可以根据每种型号节段梁的端面形式、剪力键的大小、布局不同来更换剪力键的大小和剪力键的位置,而且在更换时不会破坏剪力键或者模板,这样就可以实现不同类型端模板之间的相互转换,可以节省端模板投入,降低总的模具制造成本。

一种桥梁预制梁横隔板端模板结构(CN201520322792.4)公开了一种桥梁预制梁横隔板端模板结构,属于桥梁工程施工领域。该端模板根据预制梁板端部横截面尺寸确定横隔板端模板钢板的轮廓尺寸,并根据混凝土构件中上下排相邻钢筋最小间距在钢板上打多排预留钢筋预埋孔,并在钢板端部挖出一个螺栓滑动槽,制成横隔板端模板;根据设计图纸预埋钢筋位置安装预埋钢筋,然后进行横隔板端模板安装,横隔板端模板与侧模、底模采用螺栓孔、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拼装两块或多块模板来进行不同尺寸预制梁模板的安装,并且预埋钢筋孔的位置是根据上下两排钢筋的最小间距确定,可以适用于各种设计钢筋间距的情况,不仅可以节约钢材,实现模板的循环利用,且可以减少模板制作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综上,上述对比文献与本实用新型申请在端模板的拼装结构、连接方式、拆模方式等方面均不相同,由此可以验证本实用新型的新颖性及创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桥板浇筑的组合模具,采用拼装式端模板替代原有技术中大块整体式端模板,解决了安装重量大,工期长的问题,另外设置盲孔与定位销连接以及挡条与密封条的两种密封固定,提高了拼装端模板的径向以及轴向的稳定性,且有效防止漏浆及端模板拼装结构变形的情况发生。

解决了常规施工托架因连续梁结构的特点以及施工作业条件带来的局限性等问题。

一种用于桥板浇筑的组合模具,包括内模板、外模板及端模板,其中外模板套装在内模板外部,外模板及内模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端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模板为拼装结构,该端模板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顶板、上部腹板、下部腹板及底板,且上述四板相互连接处均径向制有多个盲孔,盲孔内插装定位销,上述四板相互连接处以及上述四板的拼装体与内、外模板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体。

而且,所述密封体包括挡条及凹形密封带,其中挡条设置在顶板、上部腹板、下部腹板及底板的四周,且相邻两板的挡条通过凹形密封带夹装,该挡条与凹形密封带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而且,所述密封体包括密封带安装槽及凸形密封带,其中密封带安装槽设置在顶板、上部腹板、下部腹板及底板的四周,该凸形密封带的凸棱安装在相邻两板密封带安装槽内,且图型密封带与相邻两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而且,所述顶板、上部腹板、下部腹板及底板上均轴向制有多个钢筋预留孔。

而且,所述下部腹板及底板上均轴向制有多个预应力管道预留孔。

而且,所述顶板顶部固定安装有吊耳及护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经济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采用拼装结构的端模板,有效地解决了原有技术中采用大块整体式端模板而导致的装拆过程繁琐、施工时间延长、外观质量差等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拼装端模板采用了双重稳定性强化的连接方式,即:

A,顶板、上部腹板、下部腹板及底板的相互连接处均径向制有多个盲孔,盲孔内插装定位销,增强了拼装端模板的轴向承受力,防止连接间隙处受力过大或重复使用而导致的板边变形,进而导致浇筑桥板断面不平整甚至难以拆模的情况发生。

B,顶板、上部腹板、下部腹板及底板的相互连接处,以及上述四板与内、外模板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机构,该密封机构可对拼装间隙进行有效封堵,同时对形成对连接间隙进行径向加固,防止连接间隙开裂。

3、本实用新型的拼装端模板上设置有多个钢筋预留孔及预应力管道预留孔,可在浇筑施工前预先铺设钢筋及预应力管道,浇筑加工出的桥板满足作业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施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顶板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部腹板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部腹板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底板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密封带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形式密封带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护栏;2-吊耳;3-顶板;4-上部腹板;5-下部腹板;6-底板;7-钢筋预留孔;8-预应力管道预留孔;9-径向紧固螺栓;10-密封带吊耳;11-凹形密封带;12-挡条;13-定位销;14-盲孔;15-凸形密封带;16-轴向紧固螺栓;17-密封带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由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用于桥板浇筑的组合模具,包括内模板、外模板及端模板,其中外模板套装在内模板外部,外模板及内模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端模板,所述端模板为拼装结构,该端模板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顶板3、上部腹板4、下部腹板5及底板6,且上述四板相互连接处均径向制有多个盲孔14,盲孔内插装定位销13,上述四板相互连接处以及上述四板的拼装体与内、外模板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体。

而且,所述密封体包括挡条12及凹形密封带11,其中挡条设置在顶板、上部腹板、下部腹板及底板的四周,且相邻两板的挡条通过凹形密封带夹装,该挡条与凹形密封带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而且,所述密封体还可以为以下形式:包括密封带安装槽17及凸形密封带15,其中密封带安装槽设置在顶板、上部腹板、下部腹板及底板的四周,该凸形密封带的凸棱安装在相邻两板密封带安装槽内,且图型密封带与相邻两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而且,所述顶板、上部腹板、下部腹板及底板上均轴向制有多个钢筋预留孔7。

而且,所述下部腹板及底板上均轴向制有多个预应力管道预留孔8。

而且,所述顶板顶部固定安装有吊耳2及护栏1。

本实用新型采用密封条对拼装端模板内间隙及拼装端模板与内、外模板的连接处进行密封连接,该密封结构可以为多种形式,下面具体列出两种优选的方案:

方案1:如图6所示,顶板、上部腹板、下部腹板及底板的四周均设置有挡条,挡条上设置有多个螺栓安装孔,密封带为凹形结构,该凹形密封带内部夹装两相邻板的挡条,同时密封带两侧设置有多个与挡条上螺栓安装孔相适配的螺栓连接孔,最后由径向紧固螺栓9穿过上述螺栓孔,实现密封带对两挡条之 间间隙进行夹装封堵,同时对相邻两板接缝处所进行径向加固,防止缝隙开裂造成的漏浆情况发生。

方案2:如图7所示,顶板、上部腹板、下部腹板及底板的四周均设置有密封带安装槽,密封带为凸形结构,该凸形密封带的凸形部位安装到两相邻板紧密连接后的密封带安装槽内,同时密封带上设置有多个轴向的螺栓连接孔,相邻两板上均设置有多个轴向的螺栓安装孔,最后由轴向紧固螺栓16穿过上述螺栓孔,同样可实现密封带对两挡条之间间隙进行夹装封堵,同时对相邻两板接缝处所进行径向加固,防止缝隙开裂造成的漏浆情况发生。

上述两方案的密封带上均设置有密封带吊耳10,方便对密封带及拼装端模板进行组装及拆模作业。

上述两方案均可保证相邻两板之间的径向加固,防止间隙开裂、漏浆,而本实用新型在顶板、上部腹板、下部腹板及底板的相互连接处还设置有多组盲孔及定位销,该设置的目的是对两板之间的间隙进行轴向加固,防止因间隙受力过大而造成的板片变形,长期使用时废件率高,以及浇筑加工端面不平整,甚至漏浆等情况发生。

为更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及功能,下面提供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工艺:

1、吊装内、外模板到相应安装位置后在内、外模板两端面安装拼装式端模板,并通过定位销及密封带将拼装好的端模板进行紧固并密封;

2、拼装好端模板后,在两端模板之间通过对应的预留孔安装钢筋及预应力管道;

3、在组装好的模具内部进行浇筑作业;

4、浇筑作业完毕,混凝土固化且达到应力要求后拆除依次拆除拼装式端模板的顶板、上部腹板、下部腹板及底板,拆除端模板时应首先拆除密封带;

5、拆除内、外模,完成整体浇筑作业。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