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度可调节装配式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2585发布日期:2018-08-31 20:32阅读:64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支架,属于桥梁施工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空现浇混凝土梁体施工中的模板支架体系。



背景技术:

传统的连续多跨现浇梁体模板钢立柱支架,钢立柱采用固定端头,平联与立柱间焊接,柱头顶部设置卸荷沙箱、主梁、分配梁等,使其上荷载传递给支架。在施工地形条件略微差异的区域,当前一跨的支架转移至下一跨重复利用时,由于地面标高、线型等因素影响,需要根据现场施工需求对钢管立柱进行补长截短,加垫钢板,或是调整支架安装基础高程,焊接的平联端头需要进行割除再焊接,这些处理方法易损伤材料的耐久性及强度,并且使得支架安装时间加长。对于大型的连续多跨梁施工项目,支架需求量大,重复使用率要求高,若采用传统的钢立柱支架进行施工,每施工一跨梁体均需要重新调整每一个支架的高度,平联焊接耗时长,资源投入大,材料耗费多,倒运频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度可调节装配式支架,克服现有支架长度调节及安装拆卸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可调节支架装置,使支架系统安装快捷、调节方便、资源使用率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这样一种高度可调节装配式支架,其包括钢立柱,所述钢立柱之间通过钢平联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立柱由多个立柱节段拼接而成;所述钢立柱的顶端设置有用于调整高度的柱顶活动端头;所述钢平联通过钢柱抱箍与所述钢立柱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柱顶活动端头包括同轴布置的固定底座和升降顶座;所述固定底座固接于钢立柱顶端;所述固定底座和所述升降顶座之间设置有液压千斤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固定底座和所述升降顶座之间设置有竖直导向组件;所述竖直导向组件包括活动调节柱和调节柱孔道;所述活动调节柱固接于所述升降顶座的下端;所述调节柱孔道设置于所述固定底座内部;所述活动调节柱滑动配合连接于所述调节柱孔道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活动调节柱有两个;所述两个活动调节柱相对于所述升降顶座的中心轴线对称布置;所述两个活动调节柱之间设置有高程调节插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固定底座为一个立柱节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钢柱抱箍包括多个形状相同的抱箍箍板,所述多个抱箍箍板首尾拼接形成一圆箍状;相邻抱箍箍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钢柱抱箍内圈设置有橡胶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立柱节段之间通过水平法兰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钢平联之间通过竖直法兰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钢平联安装高度可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支架安装速度快、周转方便,材料重复利用率高;采用新型可调节装配式支架,即通过对钢立柱合理分节,进行组装,并在钢立柱顶部设置活动端头,直接调节钢立柱的长度以适应场地的需要;钢立柱可调节端头承载力强,高度可调节行程大,调节方式简单且易于控制。通过钢柱抱箍型平联,根据设计要求,直接在需要的位置处进行平联安装,对钢管立柱进行稳定。平联位置可调,无需焊接,稳定性能高,安装便捷,能够大大提高施工效率,降低高空安装作业带来的安全风险。柱头和平联可调,使得施工过程中的精细化控制得以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高度可调节装配式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高度可调节装配式支架的柱顶活动端头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高度可调节装配式支架的钢柱抱箍平联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高度可调节装配式支架的A-A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高度可调节装配式支架的平联端头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立柱;2.柱顶活动端头;3.钢平联;4.钢柱抱箍;5.水平法兰;6.液压千斤顶;7.高程调节插销;8.竖直法兰;9.活动调节柱;10.活动端头中隔板;11.调节柱孔道;12.固定底座;13.升降顶座;14.柱顶加劲板;15.抱箍箍板;16.抱箍加劲肋;17.橡胶板;18.钢平联连接端头板;19.钢平联端头加劲板;20.混凝土基础;H1、地面标高,H2.钢立柱底标高,H3.第一节钢平联标高,H4.第二节钢平联标高,H5.活动端头顶标高,1.1-立柱节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由说明书附图所示的一种高度可调节装配式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钢立柱1,钢立柱1之间通过钢平联3连接;其特征在于:钢立柱1由多个立柱节段1.1拼接而成;钢立柱1的顶端设置有用于调整高度的柱顶活动端头2;钢平联3通过钢柱抱箍4与钢立柱1连接。柱顶活动端头2包括同轴布置的固定底座12和升降顶座13;固定底座12固接于钢立柱1顶端;固定底座12和升降顶座13之间设置有液压千斤顶6。固定底座12和升降顶座13之间设置有竖直导向组件;竖直导向组件包括活动调节柱9和调节柱孔道11;活动调节柱9固接于升降顶座13的下端;调节柱孔道11设置于固定底座12内部;活动调节柱9滑动配合连接于调节柱孔道11内。活动调节柱9有两个;两个活动调节柱9相对于升降顶座13的中心轴线对称布置;两个活动调节柱9之间设置有高程调节插销7。固定底座12为一个立柱节段1.1。钢柱抱箍4包括多个形状相同的抱箍箍板15,多个抱箍箍板15首尾拼接形成一圆箍状;相邻抱箍箍板15之间通过螺栓连接。钢柱抱箍4内圈设置有橡胶板17。立柱节段1.1之间通过水平法兰5连接。钢平联3之间通过竖直法兰8连接。钢平联3安装高度可调。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液压千斤顶6放置在固定底座12和升降顶座13之间,通过调节液压千斤顶6的工作调节升降顶座13的高度,使焊接在升降顶座13与待拆桥梁的梁底贴合紧密,当主横梁8顶起后,活动调节柱9会上升一定高度,然后在调节空腔中塞入高程调节插销7后即可撤下液压千斤顶6,完成升降顶座13的调节,每个升降顶座13利用两个液压千斤顶进行调节。

制造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步骤包括:

1、钢立柱、钢柱抱箍及平联设计加工;

根据梁体设计高程和现场测量数据,计算钢立柱和钢柱抱箍平联所需的几何尺寸,制作活动端头、抱箍及平联杆件,将钢立柱各节段通过法兰连接组合成整体。

2、钢立柱基础施工;

处理地基,确保地基承载力满足施工要求,通过测量放样确定地面标高及钢柱底标高,预埋地脚螺栓,施工混凝土基础。

3、钢立柱安装;

调节活动端头插销数量控制长度,在对应钢立柱上做好第一节钢平联标高和第二节钢平联标高标记,组合成型的钢立柱采用大型起重设备起吊下放到混凝土基础上,对准孔位后,用螺栓固定柱脚。

4、钢柱抱箍及平联安装;

用起吊设备将钢柱抱箍及平联起吊至对应钢立柱上高程标记位置,紧固高强螺栓将抱箍箍板及钢平联连接端头板进行连接加固。

6、支架系统转移使用;

当梁体施工完毕,移除钢立柱上的荷载后,拆除钢立柱地脚螺栓,将支架系统转移至下一个梁体施工段,然后再直接调节钢立柱活动端头控制高程,将移除的钢柱抱箍平联装上,完成支架安装后,进行下一跨梁体施工。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