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挡车架的智能斑马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4818发布日期:2018-10-13 02:00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交通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挡车架的智能斑马线。



背景技术:

常见的斑马线多由油漆喷刷制成,用于警示车辆驾驶人员,使其在行驶过程中,注意避让穿行马路的行人,但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油漆容易退色甚至剥落,从而降低了警示效果,即使定期维护,补喷油漆,为避免定期维护,现在出现了将LED屏作为斑马线的产品,即智能斑马线。

但是通常情况下,由于各地交通管制情况不一,而且汽车司机在行车路过斑马线时,容易忽视斑马线的存在,特别是晚间开车,容易对斑马线上的行人造成危险,为防止汽车无视斑马线,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种在车道上设置挡车板的方案,该方案是在车道上设置一个用于容纳挡车板的槽体,挡车板可全部设置于槽体内,在车道指示灯为红灯时,可将所述挡车板从槽体内伸出,从而挡住车道上的汽车,但由于挡车板是从槽体内伸出,不易被司机察觉,在行驶过程中非常容易使汽车的底部与挡车板进行磕碰,导致汽车损坏,进而影响其他汽车的正常通行。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挡车架的智能斑马线,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挡车板不易被司机察觉,容易导致汽车损坏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挡车架的智能斑马线,所述带挡车架的智能斑马线包括:人行区域以及所述人行区域上方的斑马线条,所述斑马线条的侧边的行车方向设有挡车架;

所述挡车架包括滑动杆、驱动机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别固定于所述斑马线条的侧边的行车方向两端,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相对的侧面沿竖直方向设有滑槽,所述滑动杆在所述驱动机构的带动下沿着所述滑槽进行滑动。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为无杆气缸。

优选地,所述无杆气缸包括气缸主体和滑块;

所述气缸主体设于所述第一支架的滑槽内,所述滑块与所述滑动杆的第一端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架的滑槽的横截面呈T型,所述滑动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架的滑槽相适应。

优选地,所述滑动杆的两侧设有若干LED灯。

优选地,所述斑马线条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发光带、顶板、减振区和压电转换模块。

优选地,所述顶板下方设置有与压电转换模块活动接触的压力头。

优选地,所述压电转换模块下方设置有用于存储电量的电池组。

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斑马线条的侧边的行车方向设有挡车架,所述挡车架包括滑动杆、驱动机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别固定于所述斑马线条的侧边的行车方向两端,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相对的侧面沿竖直方向设有滑槽,所述滑动杆在所述驱动机构的带动下沿着所述滑槽进行滑动,由于滑动杆能够在滑槽内滑动,从而防止汽车闯红灯,并且所述滑动杆处于地面上,因此汽车司机容易观察到滑动杆的存在,避免对汽车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带挡车架的智能斑马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带挡车架的智能斑马线中滑动杆的截面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带挡车架的智能斑马线中无杆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带挡车架的智能斑马线中斑马线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挡车架的智能斑马线一实施例,如图1~3所示,所述带挡车架的智能斑马线包括:人行区域1以及所述人行区域1上方的斑马线条2,所述斑马线条2的侧边的行车方向设有挡车架;

所述挡车架包括滑动杆3、驱动机构、第一支架4和第二支架5,所述第一支架4和第二支架5分别固定于所述斑马线条2的侧边的行车方向两端,所述第一支架4和第二支架5相对的侧面沿竖直方向设有滑槽6,所述滑动杆3在所述驱动机构的带动下沿着所述滑槽6进行滑动。

为方便使所述滑动杆3在所述驱动机构的带动下沿着所述滑槽6进行滑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可采用无杆气缸7,当然,还可采用其他驱动机构,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

在具体实现中,所述无杆气缸7包括气缸主体7-1和滑块7-2;

所述气缸主体7-1设于所述第一支架4的滑槽6内,所述滑块7-2与所述滑动杆3的第一端3-1相连。

为防止所述滑动杆3的第二端3-2从滑槽内脱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5的滑槽6的横截面呈T型,所述滑动杆3的第二端3-2与所述第二支架5的滑槽6相适应。

为防止在夜间时司机不便于观察所述滑动杆3,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动杆3的两侧设有若干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灯(未示出)。

在交通路口,当人通行时,所述滑动杆3从上向下滑动,从而将车道上的汽车拦住,汽车必须停止前行,如此不会出现闯红灯现象,将违章遏制在发生之前,从而确保行人安全,当汽车通行时,所述滑动杆3从下向上滑动,从而便于汽车通行。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斑马线条的侧边的行车方向设有挡车架,所述挡车架包括滑动杆、驱动机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别固定于所述斑马线条的侧边的行车方向两端,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相对的侧面沿竖直方向设有滑槽,所述滑动杆在所述驱动机构的带动下沿着所述滑槽进行滑动,由于滑动杆能够在滑槽内滑动,从而防止汽车闯红灯,并且所述滑动杆处于地面上,因此汽车司机容易观察到滑动杆的存在,避免对汽车造成损坏。

参照图4,所述斑马线条2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发光带201、顶板202、减振区203和压电转换模块205。

在夜间或者光线较暗的天气情况下,斑马线条2上的发光灯带201点亮,而且发光灯带201的颜色可以设置为随着交通信号灯的改变而改变;比如可以设置为人行时显示为绿灯,意味绿色通道;人停止时为红灯,意味通道关闭。

优选地,所述顶板202下方设置有与压电转换模块205活动接触的压力头204。

优选地,所述压电转换模块205下方设置有用于存储电量的电池组206。

具体使用时,车辆、行人经过人行区域1上的斑马线条2,压力通过压电转换模块205发电,存储在电池组206内,以供设备使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