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减震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40863发布日期:2018-11-14 03:07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桥梁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桥梁减震支座。

背景技术

桥梁支座架设于墩台上,顶面支承桥梁上部结构的装置。其功能为将上部结构固定于墩台,承受作用在上部结构的各种力,并将它可靠地传给墩台;在荷载、温度、混凝土收缩和徐变作用下,支座能适应上部结构的转角和位移,使上部结构可自由变形而不产生额外的附加内力。现有的桥梁支座主要为板式橡胶支座,该种类型的支座有足够的竖向刚度以承受垂直荷载但是无法实现减震效果,不适合大、中跨径的桥梁使用。

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具有减震效果的桥梁支座,适用于大、中跨径的桥梁。使桥梁支座在承担载荷的同时减少桥梁的震动,并且可以适应上部结构的转角和位移,令上部结构可自由变形而不产生额外的附加内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减震效果的桥梁支座,在承担载荷的同时减少桥梁的震动,并且可以适应上部结构的转角和位移,使上部结构可自由变形而不产生额外的附加内力,用于大、中跨径的桥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桥梁减震支座,包括:

下支撑板,所述下支撑板的顶面上设有导柱、支撑弹簧、凸台、环形槽、挡板,所述导柱设置于下支撑板四周,所述支撑弹簧套在导柱上,所述凸台位于下支撑板中心处,凸台顶端设有环形槽,所述挡板设置于环形槽外侧;

上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上设有导柱孔、凹槽、连接板,所述导柱孔与所述导柱配合,所述凹槽位于上支撑板底面,所述连接板位于上支撑板顶面;

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位于上、下支撑板之间,包括下安装座,缸体、黏滞流体、活塞、上安装座,所述下安装座与凸台固定连接,由环形槽定位,所述缸体安装于下安装坐上,缸体中装有黏滞流体,所述活塞中设有密闭空间,开孔朝向活塞底部,所述活塞密封缸体,所述上安装座安装于上支撑板的凹槽中,所述活塞与上安装座固定连接;

数据传感器,所述数据传感器包括上支座、上弹性触头、下弹性触头、下支座,所述上支座一端连接于所述上支撑板另一端连接所述上弹性触头,所述下支座一端连接于所述下支撑板另一端连接所述下弹性触头,所述上弹性触头与所述下弹性触头相接触,用于记录桥梁减震支座受压变形次数及桥梁减震支座往复行程。

优选地,所述活塞侧表面设有多个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中设有密封胶圈。

优选地,所述导柱顶端设有止挡部,用于防止上支撑板滑出。

优选地,所述支撑弹簧的两端与支撑板之间设有垫片。

优选地,所述减震支座外侧设有挡尘板。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与上支撑板通过单个螺栓连接,在外力作用下所述连接板与上支撑板可发生相对转动。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与上支撑板之间设有高分子耐磨垫片。

优选地,所述活塞中的密闭空间与缸体通过开孔联通。

优选地,所述上下支撑板上分别设有多连接螺栓,用于连接桥墩与上部结构。

优选地,所述导柱孔直径较导柱直径大1-2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减震支座设有多个导柱与支撑弹簧能承受垂直荷载;具有减震效果:活塞中设有密闭空间,并通过开孔与密封缸体内空间连接,当支座承担的载荷突然增加时,上支撑板向下运动,带动活塞向下运动,使缸体中的滞黏流体通过开孔进入活塞的密闭空间中,支撑弹簧受压收缩,实现慢速收缩,载荷变小时,支撑弹簧回弹,给上支撑板一个向上的力,带动活塞向上运动,密闭空间中的滞黏流体受气压差的作用流回缸体,实现弹簧慢速回弹;上支撑板上设置连接板可适应上部结构的转角和位移,令上部结构可自由变形而不产生额外的附加内力;设置数据传感器用于反馈桥梁减震支座的使用状况、桥梁的使用状况,当减震支座达到使用的疲劳极限时立即更换支座,保障桥梁行车安全。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结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下支撑板;2、导柱;3、支撑弹簧;4、凸台;5、环形槽;6、挡板;7、上支撑板;8、导柱孔;9、凹槽;10、连接板;11、下安装座;12、缸体;13、黏滞流体;14、活塞;15、上安装座;16、密闭空间;17、开孔;18、上支座;19、上弹性触头;20、下弹性触头;21、下支座;22、密封槽;23、密封胶圈;24、止挡部;25、垫片;26、挡尘板;27、高分子耐磨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发明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桥梁减震支座,包括:

下支撑板,下支撑板的顶面上设有导柱、支撑弹簧、凸台、环形槽、挡板,导柱设置于下支撑板四周,支撑弹簧套在导柱上,凸台位于下支撑板中心处,凸台顶端设有环形槽,挡板设置于环形槽外侧;

上支撑板,上支撑板上设有导柱孔、凹槽、连接板,导柱孔与导柱配合,凹槽位于上支撑板底面,连接板位于上支撑板顶面;

减震装置,减震装置位于上、下支撑板之间,包括下安装座,缸体、黏滞流体、活塞、上安装座,下安装座与凸台固定连接,由环形槽定位,缸体安装于下安装坐上,缸体中装有黏滞流体,活塞中设有密闭空间,开孔朝向活塞底部,活塞密封缸体,上安装座安装于上支撑板的凹槽中,活塞与上安装座固定连接;

数据传感器,数据传感器包括上支座、上弹性触头、下弹性触头、下支座,上支座一端连接于上支撑板另一端连接上弹性触头,下支座一端连接于下支撑板另一端连接下弹性触头,上弹性触头与下弹性触头相接触,用于记录桥梁减震支座受压变形次数及桥梁减震支座往复行程。

具体地,减震支座设有多个导柱与支撑弹簧能承受垂直荷载;具有减震效果:活塞中设有密闭空间,并通过开孔与密封缸体内空间连接,当支座承担的载荷突然增加时,上支撑板向下运动,带动活塞向下运动,使缸体中的滞黏流体通过开孔进入活塞的密闭空间中,支撑弹簧受压收缩,实现慢速收缩,载荷变小时,支撑弹簧回弹,给上支撑板一个向上的力,带动活塞向上运动,密闭空间中的滞黏流体受气压差的作用流回缸体,实现弹簧慢速回弹;设置数据传感器用于反馈桥梁减震支座的使用状况、桥梁的使用状况,当减震支座达到使用的疲劳极限时立即更换支座,保障桥梁行车安全。

作为优选方案,活塞侧表面设有多个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中设有密封胶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柱顶端设有止挡部,用于防止上支撑板滑出。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弹簧的两端与支撑板之间设有垫片。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减震支座外侧设有挡尘板。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板与上支撑板通过单个螺栓连接,在外力作用下所述连接板与上支撑板可发生相对转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板与上支撑板之间设有高分子耐磨垫片。

具体地,上支撑板上设置连接板可适应上部结构的转角和位移,令上部结构可自由变形而不产生额外的附加内力。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活塞中的密闭空间与缸体通过开孔联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下支撑板上分别设有多连接螺栓,用于连接桥墩与上部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柱孔直径较导柱直径大1-2cm。

具体地,导柱孔直径较导柱直径大1-2cm,便于维修时拆卸导柱。

实施例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结构剖视图。

如图1所示,该桥梁减震支座,包括:

下支撑板1,下支撑板1的顶面上设有导柱2、支撑弹簧3、凸台4、环形槽5、挡板6,导柱2设置于下支撑板1四周,支撑弹簧3套在导柱3上,凸台4位于下支撑板1中心处,凸台4顶端设有环形槽5,挡板6设置于环形槽5外侧;

上支撑板7,上支撑板7上设有导柱孔8、凹槽9、连接板10,导柱孔8与导柱8配合,凹槽9位于上支撑板7底面,连接板10位于上支撑板7顶面;

减震装置,减震装置位于上、下支撑板之间,包括下安装座11、缸体12、黏滞流体13、活塞14、上安装座15,下安装座11与凸台4固定连接,由环形槽5定位,缸体12安装于下安装坐11上,缸体12中装有黏滞流体13,活塞14中设有密闭空间16,开孔17朝向活塞14底部,活塞14密封缸体12,上安装座15安装于上支撑板7的凹槽9中,活塞14与上安装座15固定连接;

数据传感器,数据传感器包括上支座18、上弹性触头19、下弹性触头20、下支座21,上支座18一端连接于上支撑板7另一端连接上弹性触头19,下支座21一端连接于下支撑板1另一端连接下弹性触头20,上弹性触头19与下弹性触头20相接触,用于记录桥梁减震支座受压变形次数及桥梁减震支座往复行程。

其中,活塞侧表面设有多个密封槽22,所述密封槽中设有密封胶圈23。

其中,所述导柱顶端设有止挡部24,用于防止上支撑板7滑出。

其中,所述支撑弹簧3的两端与支撑板之间设有垫片25。

其中,所述减震支座外侧设有挡尘板26。

其中,所述连接板与上支撑板通过单个螺栓连接,在外力作用下所述连接板与上支撑板可发生相对转动。

其中,所述连接板与上支撑板之间设有高分子耐磨垫片27。

其中,所述活塞14中的密闭空间16与缸体12通过开孔17联通。

其中,所述上下支撑板上分别设有多连接螺栓,用于连接桥墩与上部结构。

其中,所述导柱孔直径较导柱直径大1.5cm。

减震原理:活塞中设有密闭空间,并通过开孔与密封缸体内空间连接,当支座承担的载荷突然增加时,上支撑板向下运动,带动活塞向下运动,使缸体中的滞黏流体通过开孔进入活塞的密闭空间中,支撑弹簧受压收缩,实现慢速收缩,载荷变小时,支撑弹簧回弹,给上支撑板一个向上的力,带动活塞向上运动,密闭空间中的滞黏流体受气压差的作用流回缸体,实现弹簧慢速回弹。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